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病房临终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64例临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明显减轻了患者心理、生理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有尊严、安详、舒适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患者家属精神得到了慰藉,最终坦然地接受患者死亡的现实。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病房;临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65-02
临终又称濒死,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1]。而临终护理则是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 的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2],是现代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现代医学整体护理模式: 即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心理、生理、社会的支持和照护。本研究对 32 例临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使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2月~2014年3月共收治临终患者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7~98岁,平均71岁。病种:肺癌18例,胃癌11例,肝癌 9例,脑梗死9例,糖尿病5例,脑出血4例,肝硬化4例,骨癌1例,胰腺癌 1例。其中慢性临终者61例,急性临终者5例。文化程度: 本科7例,高中12例,初中19例,小学15例,文盲11例。职业: 农民17 例,工人21 例,干部9 例,商人 7 例,失业人员 1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终护理方法护理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进行宣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 评估 患者入院就由1名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接待,首先做好自我介绍,同时向其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做到具体、全面,增加患者对住院环境的了解,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及归属感; 其次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环境、心理、生理、社会及家属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护理,改变了过去冰冷的床号称呼,听到的是“李大爷、周奶奶、郑阿姨等称呼”。另外责任护士每日早晨查房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连续、全程、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1.2.2 实施
1.2.2.1 首先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从职业道德观、对临终护理的认识、沟通交流技巧、实践操作技能4个方面进行培训。开展“五心”服务,即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和热心。举办各种临终护理的专题讲座、培训班,学习与临终护理相关的医学知识; 普及和宣传临终关怀意识。规范护士的语言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运用情景性教学培养护士对不同的对象、环境、时间应用不同的语言。同时学会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技术考核,每月举行1 次护理技术学术报告小讲座,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及操作技巧的护理骨干,给大家进行技术表演和经验交流,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外举行有关疼痛治疗方面的知识讲座,从而达到知识全面化,技术娴熟化。
1.2.2.2 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 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安静、舒适、优美的医疗环境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产生一种良性刺激。据调查,70%的临终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在希望亲人陪伴身边和需要舒适、安静的病房条件及渴望能治愈疾病等方面有突出的要求[3]。我们首先营造温馨的氛围,保持病房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床单元干净,有污渍及时更换; 病房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色调和谐,悬挂色调温馨的窗帘,床头可摆设一些鲜花、照片等,尊重患者的信仰;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鼓励家属探视,让病人喜爱的人陪伴,使病人多享受一份人间情谊,安详地度过余生[4]。
1.2.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及行为指导。正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是心理调适的关键
[5]。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心态、职业、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等,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承受力:①提供恰当的信息。 大多数临终患者都希望尽早知道真实情况,但告诉患者之前一般应先征求其家属的同意。与患者交谈时要态度诚恳,语气要平和,切忌行为轻率,三言两语了事。②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实施保护性医疗,告知各种治疗方案。③全面的心理支持。医务人员应给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6],护士在这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争取患者信任,增强安全感,调动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动员患者的社会支持,让亲人、朋友、恢复较好的病友给予心理支持[7],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观察,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只要患者意识清醒,就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做好对家属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平静度过最后时刻。
1.2.2.4 温馨祝福 将入院病人的生日做好记录。每逢病人生日,送上全区医务人员签名的祝福卡,使病人觉得有那么多的人陪伴着他,他并不孤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5 做好基础护理 设置护理巡视单,记录实施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内容[4]。每周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洗澡或床上擦浴、洗头1~2次。定时协助更换体位,维持良好、舒适的体位,加强皮肤护理,按需使用气垫床;对于二便失禁的患者,注意会阴、肛门皮肤的清洁,保持干燥,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在晨起、饭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对有吞咽困难的临终患者,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1.2.2.6 减轻躯体痛苦 在64例临终患者中以癌症患者的疼痛对其影响最大。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中最普遍、最重要、最痛苦的一种症状,它不仅局限于生理范畴,还涉及心理、社会及精神等领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是首要任务,我们采取如下止痛方法: (1) 非药物止痛。可采取安慰、同情、鼓励的方法与其沟通,以及听音乐、针刺止痛、热敷等方法,稳定其情绪,转移其注意力。(2) 药物止痛。采用WHO推荐三步阶梯法控制疼痛,采取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和药物阻滞,安置镇痛泵,持续给予镇痛药物,使疼痛降到最低程度。选择药物止痛者,在用药后1~2 h 及时评估,选择最好的药量,保证药效,降低副作用。
1.2.2.7对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 由于临终患者引起家庭平静生活的失衡、经济条件的改变、精神支柱的倒塌等一系列问题,使患者家属的心理处于应急状态,可表现为否认、逃避、愤怒、极度悲伤、内疚负罪感等[8]。护士是与家属接触最多的人,应对他们表示充分的同情和安慰,告诉家属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使其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情绪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同时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指导家属一些生活护理技能,使其在患者去世前充分尽到应尽的义务,减少遗憾,同时达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心理需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发放问卷形式,从住院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共发放问卷64份,均有效回收,有效收回率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及身体舒适情况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讨论
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使我们意识到做好临终患者的护理不仅是患者、家属的需要,更是新型护理模式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要正确对待本职工作,做到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其次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能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提高信任度、减少护患矛盾; 第三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能减轻患者躯体、心理的痛苦,还能给患者安全感、信任感,是维系护患关系、建立护患和谐的桥梁。优质的临终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护理”这一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内涵[4]。它不仅解除了患者的躯体痛苦,而且从心理上缓解其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使临终患者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临终患者安详、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同时通过对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料,减轻了家属悲伤的程度,使家属最终能够坦然地接受患者死亡的现实,帮助临终患者家属安全度过心理重创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率。临终护理是对临终患者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优质临终护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四赢: 患者赢—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善终; 家属赢—因生死两相安而顺利度过哀伤期; 医师、医院赢—达到医疗使命并且获得合理报酬; 国家赢—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及提升了精神文明的国家形象[9]。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社会对临终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对我们新时期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为临终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 基础护理学[M]. 第 4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6.
[2] 钟 华.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其发展探索[J]. 中国全科医药,2008,11( 4A) : 604-605.
[3] 罗灿辉,谢啸平,冯 梅,等.200 例住院临终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需求[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 12) : 736 -739.
[4] 王美英,臧宝华,,郑萍, 张丽莉。优质护理对临终患者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J],2012 ,9 (18):19
[5] 王玉梅,肖适崎,冯国和.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 3) : 180 -182.
[6] 王文生,邢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 药,2009,16(7):96-97.
[7] 张玲,王芳玉,秦英,等.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7(10):188-189.
[8] 刘明晨. 临终患者家属心理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 3) : 76 -77.
[9] 李宝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干部病房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 11) : 38 -39.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病房;临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65-02
临终又称濒死,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1]。而临终护理则是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 的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2],是现代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现代医学整体护理模式: 即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的心理、生理、社会的支持和照护。本研究对 32 例临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使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2月~2014年3月共收治临终患者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7~98岁,平均71岁。病种:肺癌18例,胃癌11例,肝癌 9例,脑梗死9例,糖尿病5例,脑出血4例,肝硬化4例,骨癌1例,胰腺癌 1例。其中慢性临终者61例,急性临终者5例。文化程度: 本科7例,高中12例,初中19例,小学15例,文盲11例。职业: 农民17 例,工人21 例,干部9 例,商人 7 例,失业人员 1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终护理方法护理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进行宣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 评估 患者入院就由1名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接待,首先做好自我介绍,同时向其介绍住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做到具体、全面,增加患者对住院环境的了解,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及归属感; 其次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环境、心理、生理、社会及家属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护理,改变了过去冰冷的床号称呼,听到的是“李大爷、周奶奶、郑阿姨等称呼”。另外责任护士每日早晨查房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连续、全程、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1.2.2 实施
1.2.2.1 首先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从职业道德观、对临终护理的认识、沟通交流技巧、实践操作技能4个方面进行培训。开展“五心”服务,即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和热心。举办各种临终护理的专题讲座、培训班,学习与临终护理相关的医学知识; 普及和宣传临终关怀意识。规范护士的语言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运用情景性教学培养护士对不同的对象、环境、时间应用不同的语言。同时学会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及技术考核,每月举行1 次护理技术学术报告小讲座,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及操作技巧的护理骨干,给大家进行技术表演和经验交流,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外举行有关疼痛治疗方面的知识讲座,从而达到知识全面化,技术娴熟化。
1.2.2.2 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 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安静、舒适、优美的医疗环境对临终患者的心理产生一种良性刺激。据调查,70%的临终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在希望亲人陪伴身边和需要舒适、安静的病房条件及渴望能治愈疾病等方面有突出的要求[3]。我们首先营造温馨的氛围,保持病房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床单元干净,有污渍及时更换; 病房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色调和谐,悬挂色调温馨的窗帘,床头可摆设一些鲜花、照片等,尊重患者的信仰;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鼓励家属探视,让病人喜爱的人陪伴,使病人多享受一份人间情谊,安详地度过余生[4]。
1.2.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及行为指导。正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是心理调适的关键
[5]。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心态、职业、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等,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承受力:①提供恰当的信息。 大多数临终患者都希望尽早知道真实情况,但告诉患者之前一般应先征求其家属的同意。与患者交谈时要态度诚恳,语气要平和,切忌行为轻率,三言两语了事。②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实施保护性医疗,告知各种治疗方案。③全面的心理支持。医务人员应给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6],护士在这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争取患者信任,增强安全感,调动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动员患者的社会支持,让亲人、朋友、恢复较好的病友给予心理支持[7],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观察,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只要患者意识清醒,就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做好对家属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平静度过最后时刻。
1.2.2.4 温馨祝福 将入院病人的生日做好记录。每逢病人生日,送上全区医务人员签名的祝福卡,使病人觉得有那么多的人陪伴着他,他并不孤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5 做好基础护理 设置护理巡视单,记录实施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内容[4]。每周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洗澡或床上擦浴、洗头1~2次。定时协助更换体位,维持良好、舒适的体位,加强皮肤护理,按需使用气垫床;对于二便失禁的患者,注意会阴、肛门皮肤的清洁,保持干燥,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在晨起、饭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对有吞咽困难的临终患者,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1.2.2.6 减轻躯体痛苦 在64例临终患者中以癌症患者的疼痛对其影响最大。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中最普遍、最重要、最痛苦的一种症状,它不仅局限于生理范畴,还涉及心理、社会及精神等领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是首要任务,我们采取如下止痛方法: (1) 非药物止痛。可采取安慰、同情、鼓励的方法与其沟通,以及听音乐、针刺止痛、热敷等方法,稳定其情绪,转移其注意力。(2) 药物止痛。采用WHO推荐三步阶梯法控制疼痛,采取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和药物阻滞,安置镇痛泵,持续给予镇痛药物,使疼痛降到最低程度。选择药物止痛者,在用药后1~2 h 及时评估,选择最好的药量,保证药效,降低副作用。
1.2.2.7对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 由于临终患者引起家庭平静生活的失衡、经济条件的改变、精神支柱的倒塌等一系列问题,使患者家属的心理处于应急状态,可表现为否认、逃避、愤怒、极度悲伤、内疚负罪感等[8]。护士是与家属接触最多的人,应对他们表示充分的同情和安慰,告诉家属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使其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情绪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同时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指导家属一些生活护理技能,使其在患者去世前充分尽到应尽的义务,减少遗憾,同时达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心理需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发放问卷形式,从住院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共发放问卷64份,均有效回收,有效收回率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及身体舒适情况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讨论
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使我们意识到做好临终患者的护理不仅是患者、家属的需要,更是新型护理模式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要正确对待本职工作,做到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其次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能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提高信任度、减少护患矛盾; 第三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能减轻患者躯体、心理的痛苦,还能给患者安全感、信任感,是维系护患关系、建立护患和谐的桥梁。优质的临终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护理”这一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内涵[4]。它不仅解除了患者的躯体痛苦,而且从心理上缓解其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使临终患者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使临终患者安详、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同时通过对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料,减轻了家属悲伤的程度,使家属最终能够坦然地接受患者死亡的现实,帮助临终患者家属安全度过心理重创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率。临终护理是对临终患者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优质临终护理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四赢: 患者赢—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善终; 家属赢—因生死两相安而顺利度过哀伤期; 医师、医院赢—达到医疗使命并且获得合理报酬; 国家赢—节省了不必要的资源及提升了精神文明的国家形象[9]。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社会对临终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对我们新时期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为临终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 基础护理学[M]. 第 4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36.
[2] 钟 华.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其发展探索[J]. 中国全科医药,2008,11( 4A) : 604-605.
[3] 罗灿辉,谢啸平,冯 梅,等.200 例住院临终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需求[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 12) : 736 -739.
[4] 王美英,臧宝华,,郑萍, 张丽莉。优质护理对临终患者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J],2012 ,9 (18):19
[5] 王玉梅,肖适崎,冯国和.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23( 3) : 180 -182.
[6] 王文生,邢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 药,2009,16(7):96-97.
[7] 张玲,王芳玉,秦英,等.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7(10):188-189.
[8] 刘明晨. 临终患者家属心理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 3) : 76 -77.
[9] 李宝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干部病房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 11) :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