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环境、教育和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一)基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決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由此可见,基因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正如篮球运动员要求一定的身高,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开启篮球生涯的希望会是一片渺茫。
众所周知,成人和孩童两者的智力程度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在孩子看来很困难的事情对于成人而言,只是小菜一碟,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程度。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这个生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因此,人的生理成熟程度也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够成为现实性,关键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从遗传素质到智慧才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遗传素质上的差异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后天成就的大小。一个遗传素质较差的儿童,未必终身无所作为。
在现实生活下,不同的条件、教育程度或教育专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实际的驱动机制产生着各种不相同的现实的人:文盲、工程师、艺术家,并直接导致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性质、领域等方面的种种差别。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环境,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这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与发育的物资基础,为人的生理及其机能的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在生产力水平固定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人的发展水平。
过去,我们比较忽视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实际上,自然环境对人的兴趣、性情、性格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知道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江南地区的女子多温柔如水,而北方的女孩多豪爽大方,这显然是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有江南多文人才子,也与江南美丽的风景有关系。
但对人的发展其决定性作用的还不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只能是基础性的,在环境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社会环境。首先,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第三,社会的精神文化也在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比如新时代下提倡着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精神引导着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教育、公共场所、社会风气、流行思潮和社会制度等。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社会观念下,人们的观念、意识很显然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不同。曾经是法宝的竞争意识,现在正被合作的意识所替代。曾经是法则的“适者生存”的观念,现在也正为“学会共同生活”的生态意识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所替代。时代的精神决定人的观念和意识。
生活、文化条件和教育条件,可能导致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处在不同水平。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也可能成为使发展受到影响,才能被埋没。因此,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不同。
(三)主观能动性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人不但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通过改造世界来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 那种认为环境决定人的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
环境因素没有既定的目标,不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影响人的发展。但是人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能绝对的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儿不在少数,奥巴马年轻时也打过架,吸过毒,但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后便毅然投身政坛,成为第一任黑人总统。
(四)教育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教育是特殊的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学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第三,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第四,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第五,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还应该附加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这样肯定地说。因为,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成为人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人发展的阻力。
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满足这些条件:第一,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必须具有可教育性和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从教育自身的影响条件看,教育必须是高质量的。低质和恶劣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并不是积极的影响,因此,教育的质量决定教育能否发挥主导作用。第三,任何教育都是社会的教育,它自身的发展首先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社会发展状况。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育不重视,也没有受教育的需要,教育也就无法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总之,基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自身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环境则给予人的发展的必要大环境,教育使人得到指引,明悟自己的前进方向,而主观能动性也是人的双脚,能有多远是脚决定的事!
(一)基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決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由此可见,基因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正如篮球运动员要求一定的身高,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开启篮球生涯的希望会是一片渺茫。
众所周知,成人和孩童两者的智力程度是不同的,很多时候在孩子看来很困难的事情对于成人而言,只是小菜一碟,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程度。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这个生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因此,人的生理成熟程度也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够成为现实性,关键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从遗传素质到智慧才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遗传素质上的差异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后天成就的大小。一个遗传素质较差的儿童,未必终身无所作为。
在现实生活下,不同的条件、教育程度或教育专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实际的驱动机制产生着各种不相同的现实的人:文盲、工程师、艺术家,并直接导致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性质、领域等方面的种种差别。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环境,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这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赖以生存与发育的物资基础,为人的生理及其机能的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在生产力水平固定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人的发展水平。
过去,我们比较忽视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实际上,自然环境对人的兴趣、性情、性格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知道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江南地区的女子多温柔如水,而北方的女孩多豪爽大方,这显然是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有江南多文人才子,也与江南美丽的风景有关系。
但对人的发展其决定性作用的还不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只能是基础性的,在环境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社会环境。首先,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第三,社会的精神文化也在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比如新时代下提倡着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精神引导着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教育、公共场所、社会风气、流行思潮和社会制度等。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社会观念下,人们的观念、意识很显然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不同。曾经是法宝的竞争意识,现在正被合作的意识所替代。曾经是法则的“适者生存”的观念,现在也正为“学会共同生活”的生态意识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所替代。时代的精神决定人的观念和意识。
生活、文化条件和教育条件,可能导致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处在不同水平。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也可能成为使发展受到影响,才能被埋没。因此,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不同。
(三)主观能动性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人不但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通过改造世界来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 那种认为环境决定人的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
环境因素没有既定的目标,不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影响人的发展。但是人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不能绝对的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儿不在少数,奥巴马年轻时也打过架,吸过毒,但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后便毅然投身政坛,成为第一任黑人总统。
(四)教育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教育是特殊的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学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第三,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第四,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第五,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还应该附加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这样肯定地说。因为,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成为人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人发展的阻力。
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满足这些条件:第一,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必须具有可教育性和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从教育自身的影响条件看,教育必须是高质量的。低质和恶劣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并不是积极的影响,因此,教育的质量决定教育能否发挥主导作用。第三,任何教育都是社会的教育,它自身的发展首先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社会发展状况。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育不重视,也没有受教育的需要,教育也就无法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总之,基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自身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环境则给予人的发展的必要大环境,教育使人得到指引,明悟自己的前进方向,而主观能动性也是人的双脚,能有多远是脚决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