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模拟酒店是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中的一次应用探索。本文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10班《宾馆英语》“建设模拟酒店”为核心线索的体验式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定量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进一步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成效。
关键词:建设模拟酒店;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0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28
1 . 前言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酒店行业急需人才的市场背景下,高职高专行业英语课程《宾馆英语》设置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酒店工作情境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场地实习和酒店工作岗位准备好可输出人才。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课堂交际情境对酒店工作场景的真实再现,笔者在商务英语10班《宾馆英语》教学中以模拟酒店建设任务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师生合作、具体经历、共同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本文以10班《宾馆英语》“建设模拟酒店”的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反思、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效果。
2 . 研究背景
随着2002年《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贾国栋,2002)系列教材的出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笔者于2013年2月22日在中国期刊网上以题名“体验英语”搜索到156篇研究文章,以“体验式英语教学”为题名搜索到45篇论文,这些论文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可是对于高职高专语境下的体验式教学应用研究不足十篇。陈小睿介绍了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及其应用策略(陈小睿,2009),郑茂娇(2009)探讨了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原则以及具体实施策略但并没有将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分开考察。胥冰(2007)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等职业学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学校为例》较系统地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兴安盟农牧学校实施的背景和详情。实际上,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其行业英语课程和现实工作岗位联系紧密,与体验式教学理念尤为契合。因此,在行业英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思路,不仅值得尝试,更值得认真研究。
3 .《宾馆英语》体验式教学——建设模拟酒店
3 . 1 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宏观上,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一个基于体验的不断延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以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处理“主体与客体、具体体验与抽象概念等矛盾统一体之间的关系”(王海啸,2010),创造知识、培养适应现实世界的应用能力。体验式学习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者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课堂交际情境对校外社会现实的再现”(王海啸,2010)。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成为“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的体验活动(胥冰,2007)。
微观上,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属于外语教学法中的自觉实践法。自觉实践法主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和自觉性原则,把外语思维和外语交际既作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又作为基本手段,是一种兼取各家之长的综合法和折衷法。本研究中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通过一个动态的建设“模拟酒店”的过程,以酒店工作情境下外语交际为目的和手段,师生共同交流、协作、参与具体体验,创造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形式。
3 . 2 课程设计
立足于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10班《宾馆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围绕“建设模拟酒店”这一核心任务线索展开。“建设模拟酒店”是以全班参与、相互协作的形式,通过视、听材料,用语言、图像、视频等手段共同构建出一家虚拟酒店,模拟现实酒店的运营状态,用英语处理酒店日常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宾馆英语》的教学就是用英语语言模拟建构出酒店的日常运行过程。本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大纲、一成不变的书本,而是在师生共同建造的酒店里,进行工作体验,语言交流,反思总结,能力提升的过程。
“建设模拟酒店”贯穿于课程始终,伴随酒店基础知识的呈现,由教师引导,学生则是主要参与者,是语言活动和情感体验的主体,主要分为四大步骤:
(1)酒店初步设计和包装:酒店名称,级别,位置,特色,标志,外观,内在结构等基本框架的确立。
(2)管理团队及员工招聘:确定酒店管理人员和每个部门主要工作人员,由人事部负责制订好员工名单公示。
(3)酒店日常事物处理和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模拟演练。
(4)酒店工作汇演和年度总结。
3 . 3 实施策略
基于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如下图所示),在模拟酒店建设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酒店英语使用的“具体体验”后“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归纳总结”,内化习得知识结构和技能,最终实现在现实酒店中相应岗位上英语的“主动运用”(Kolb, 1984)。
3.3.1 以现实为蓝本,以影视为参照,师生共同设计模拟酒店 模拟酒店并非凭空而造,需要建立在对现实酒店外在和内在清晰认知的基础上。首先,在实施本课程教学前,教师在本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轮岗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前,带学生分组去酒店进行了观摩。师生对星级酒店的具体结构和日常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习报告与学生分享,并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分组合作完成一份星级酒店调查报告。此外,教师节选英剧《巴比伦饭店》里的相关介绍和工作场景与学生一起观摩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的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师通过介绍知识点和设置任务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其中,10班师生共同完成了酒店的初步建设任务,酒店名称为Sulivan(苏利文),四星级商务酒店,出于英语交流和情境创设的需要,参考现实酒店部门设置,确立苏利文酒店的5个部门实体,即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体部和人事部,每个部门工作人员配置完毕,并用英语作为会议语言召开了第一次工作晨会。
3.3.2 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情境体验
教学也是一种体验。作为教学体验的主体,教师应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体验中心,创设能再现真实工作情境的课堂交际情境,既能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又能锻炼个体之间的合作能力。根据现实中客人入住酒店的过程,从前厅部开始,每个部门进行1~2周的以任务为导向,以使用英语完成工作项目的具体体验和课堂演练。教师在每次演练前,设计规定性任务情境,在每次演练中,则和其他同学客串客人角色,考验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规定性任务情境与酒店日常工作场景相呼应,例如,前厅部接受电话预定,接待过路客,客房部提供盥洗服务等。而临时起意或蓄意挑刺的客串客人,则考验了酒店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口语水平和处理能力。这样,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模拟酒店框架的初步建设完毕,10班每位学习主体均在酒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酒店的日常工作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协同合作共同体验学习与交流的乐趣,同时带动了苏利文酒店的日常运转。
3.3.3 采用录像录音进行观摩总结,反思反馈
评价与反思始终贯穿于模拟酒店建设的全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观摩录像,相互评价总结,既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学过程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手段。每次课堂的情境演练,教师均有录像录音,课后师生观摩反思,并在第二次课上共同讨论总结得失,形成反馈意见。通过视频前后对比,笔者发现,前厅部和客房部第二周演练时,门童、行李生、接待员和客房服务员在处理日常工作时,自信心和口语流利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在最后的汇演中,前厅部的表现也最活跃,这不仅真实体现了前厅部作为苏利文酒店窗口的作用,更与现实酒店各部门的表现相契合。
4 . 课程教学评价
笔者在商务英语09班未实施模拟酒店建设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而是在讲授主体内容相同的前提下,采取了讲练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了客观地评价10班《宾馆英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以及成效,以09班为参照,采用了定量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4 . 1 定量对比分析
09班和10班的《宾馆英语》教学知识目标相同,教学主体内容相同,在期末同等试卷的检测下,卷面成绩归档如下:
如上表,09班和10班期末卷面成绩在分数段上看,有两个显著区别。其一,09班60分以下为2人,占班级总人数的5.26%,而10班无人不及格。其二,10班高分段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09班。
4 . 2 问卷调查
上述对比分析只能片面反映出静态的教学结果,不能合理评估教学过程。为弥补这一不足,笔者采用了问卷、访谈的方式,在过程中追踪建设模拟酒店的教学模式对10班《宾馆英语》教学的影响。
无记名问卷在期末进行,主要分为选择型和开放型两大类问题,内容涉及自评和他评。选择型问题采用四选一的形式,答案A、B、C、D分别代表从程度最高到程度最低的递减,如A为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22份有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如表二所示。
从选择题型的问卷统计来看,10班中有85%以上的同学认为已熟悉酒店工作流程,95%以上的同学树立起在酒店情景中使用英语的信心,100%的同学享受学习过程。这进一步印证了教师的教学观察记录,即随着模拟酒店建设的推进,学生的参与积极度,口语流利程度倍增,使得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愈发频繁愉快。
问卷调查中的开放型问题为:
Q7 你在模拟酒店建设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体验?
Q8 你认为自己从本课程中获得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Q9 给你印象最深的酒店员工/客人是哪一位?为什么?
Q10 如果你是这门课的教师,你会如何去做?
这四个问题相当于笔头访谈,目的在于进一步与学习主体沟通,获得一手的反馈资料。Q7从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出发,补充教师从试卷、课堂观察得到的反馈信息。Q8在于为学习主体提出反思的问题,该题的问卷结果与表二中Q2,Q6相呼应,即大部分都认同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在酒店情景中使用英语的信心,但有5位学生认为自己仍缺乏专业词汇,酒店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足。Q9的回答主要集中在酒店工作中担任前台接待,行李生以及比较会挑刺、口语流畅的一位住店客人三人之间。Q10目的在于从侧面获得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尤其是不足的客观评价。
5 . 结束语——在访谈中结束和开始
本研究以10班《宾馆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建设模拟酒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效果。由于教师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录影进行课堂观察,并使用定量分析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和问卷调查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尽量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由第四部分的综合评价可见,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在增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应用的自信心,增强应用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在10班《宾馆英语》教学结束后的第二学期,笔者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选择了10班5位同学作了访谈。这5位同学都是对问卷中Q7~Q10回答得很详细,其中还有一位是问题Q9中被评价的令全班印象最深刻的前台接待员Tony。在访谈中,其他四位同学和问卷调查中提及Tony的同学一样,对他的评价主要有,“口语流利”“思维敏捷”“礼仪周到”等,而Tony的自评是因为有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他口语表达的信心提高,并促使他在课内外积极补充词汇,而信心增强和词汇储备增加又增强了临场应变能力。针对Q10的问题,大家提出的补充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何确保“情境设置的仿真性”以及如何把握“教师干预和参与”的度等问题,这也让笔者进一步反思实践模式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这次访谈中既是该研究的结束,也是新的研究的开始。期待借此拙文,引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更有建树的研究。
参考文献
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4.
陈小睿.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贾国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王海啸.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原则[J].中国外语,2010(33).
胥冰.中等职业学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学校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7.
郑茂娇.职业技术院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J].科教论从,2009(24).
关键词:建设模拟酒店;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0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28
1 . 前言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酒店行业急需人才的市场背景下,高职高专行业英语课程《宾馆英语》设置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酒店工作情境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场地实习和酒店工作岗位准备好可输出人才。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课堂交际情境对酒店工作场景的真实再现,笔者在商务英语10班《宾馆英语》教学中以模拟酒店建设任务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师生合作、具体经历、共同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本文以10班《宾馆英语》“建设模拟酒店”的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反思、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效果。
2 . 研究背景
随着2002年《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贾国栋,2002)系列教材的出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笔者于2013年2月22日在中国期刊网上以题名“体验英语”搜索到156篇研究文章,以“体验式英语教学”为题名搜索到45篇论文,这些论文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可是对于高职高专语境下的体验式教学应用研究不足十篇。陈小睿介绍了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及其应用策略(陈小睿,2009),郑茂娇(2009)探讨了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原则以及具体实施策略但并没有将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分开考察。胥冰(2007)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等职业学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学校为例》较系统地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兴安盟农牧学校实施的背景和详情。实际上,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其行业英语课程和现实工作岗位联系紧密,与体验式教学理念尤为契合。因此,在行业英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思路,不仅值得尝试,更值得认真研究。
3 .《宾馆英语》体验式教学——建设模拟酒店
3 . 1 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宏观上,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一个基于体验的不断延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以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处理“主体与客体、具体体验与抽象概念等矛盾统一体之间的关系”(王海啸,2010),创造知识、培养适应现实世界的应用能力。体验式学习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者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课堂交际情境对校外社会现实的再现”(王海啸,2010)。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成为“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的体验活动(胥冰,2007)。
微观上,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属于外语教学法中的自觉实践法。自觉实践法主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和自觉性原则,把外语思维和外语交际既作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又作为基本手段,是一种兼取各家之长的综合法和折衷法。本研究中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通过一个动态的建设“模拟酒店”的过程,以酒店工作情境下外语交际为目的和手段,师生共同交流、协作、参与具体体验,创造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形式。
3 . 2 课程设计
立足于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10班《宾馆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围绕“建设模拟酒店”这一核心任务线索展开。“建设模拟酒店”是以全班参与、相互协作的形式,通过视、听材料,用语言、图像、视频等手段共同构建出一家虚拟酒店,模拟现实酒店的运营状态,用英语处理酒店日常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宾馆英语》的教学就是用英语语言模拟建构出酒店的日常运行过程。本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大纲、一成不变的书本,而是在师生共同建造的酒店里,进行工作体验,语言交流,反思总结,能力提升的过程。
“建设模拟酒店”贯穿于课程始终,伴随酒店基础知识的呈现,由教师引导,学生则是主要参与者,是语言活动和情感体验的主体,主要分为四大步骤:
(1)酒店初步设计和包装:酒店名称,级别,位置,特色,标志,外观,内在结构等基本框架的确立。
(2)管理团队及员工招聘:确定酒店管理人员和每个部门主要工作人员,由人事部负责制订好员工名单公示。
(3)酒店日常事物处理和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模拟演练。
(4)酒店工作汇演和年度总结。
3 . 3 实施策略
基于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如下图所示),在模拟酒店建设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酒店英语使用的“具体体验”后“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归纳总结”,内化习得知识结构和技能,最终实现在现实酒店中相应岗位上英语的“主动运用”(Kolb, 1984)。
3.3.1 以现实为蓝本,以影视为参照,师生共同设计模拟酒店 模拟酒店并非凭空而造,需要建立在对现实酒店外在和内在清晰认知的基础上。首先,在实施本课程教学前,教师在本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轮岗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前,带学生分组去酒店进行了观摩。师生对星级酒店的具体结构和日常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习报告与学生分享,并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分组合作完成一份星级酒店调查报告。此外,教师节选英剧《巴比伦饭店》里的相关介绍和工作场景与学生一起观摩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的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师通过介绍知识点和设置任务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其中,10班师生共同完成了酒店的初步建设任务,酒店名称为Sulivan(苏利文),四星级商务酒店,出于英语交流和情境创设的需要,参考现实酒店部门设置,确立苏利文酒店的5个部门实体,即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体部和人事部,每个部门工作人员配置完毕,并用英语作为会议语言召开了第一次工作晨会。
3.3.2 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情境体验
教学也是一种体验。作为教学体验的主体,教师应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体验中心,创设能再现真实工作情境的课堂交际情境,既能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又能锻炼个体之间的合作能力。根据现实中客人入住酒店的过程,从前厅部开始,每个部门进行1~2周的以任务为导向,以使用英语完成工作项目的具体体验和课堂演练。教师在每次演练前,设计规定性任务情境,在每次演练中,则和其他同学客串客人角色,考验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规定性任务情境与酒店日常工作场景相呼应,例如,前厅部接受电话预定,接待过路客,客房部提供盥洗服务等。而临时起意或蓄意挑刺的客串客人,则考验了酒店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口语水平和处理能力。这样,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模拟酒店框架的初步建设完毕,10班每位学习主体均在酒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酒店的日常工作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协同合作共同体验学习与交流的乐趣,同时带动了苏利文酒店的日常运转。
3.3.3 采用录像录音进行观摩总结,反思反馈
评价与反思始终贯穿于模拟酒店建设的全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观摩录像,相互评价总结,既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学过程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手段。每次课堂的情境演练,教师均有录像录音,课后师生观摩反思,并在第二次课上共同讨论总结得失,形成反馈意见。通过视频前后对比,笔者发现,前厅部和客房部第二周演练时,门童、行李生、接待员和客房服务员在处理日常工作时,自信心和口语流利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在最后的汇演中,前厅部的表现也最活跃,这不仅真实体现了前厅部作为苏利文酒店窗口的作用,更与现实酒店各部门的表现相契合。
4 . 课程教学评价
笔者在商务英语09班未实施模拟酒店建设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而是在讲授主体内容相同的前提下,采取了讲练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了客观地评价10班《宾馆英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以及成效,以09班为参照,采用了定量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4 . 1 定量对比分析
09班和10班的《宾馆英语》教学知识目标相同,教学主体内容相同,在期末同等试卷的检测下,卷面成绩归档如下:
如上表,09班和10班期末卷面成绩在分数段上看,有两个显著区别。其一,09班60分以下为2人,占班级总人数的5.26%,而10班无人不及格。其二,10班高分段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09班。
4 . 2 问卷调查
上述对比分析只能片面反映出静态的教学结果,不能合理评估教学过程。为弥补这一不足,笔者采用了问卷、访谈的方式,在过程中追踪建设模拟酒店的教学模式对10班《宾馆英语》教学的影响。
无记名问卷在期末进行,主要分为选择型和开放型两大类问题,内容涉及自评和他评。选择型问题采用四选一的形式,答案A、B、C、D分别代表从程度最高到程度最低的递减,如A为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22份有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如表二所示。
从选择题型的问卷统计来看,10班中有85%以上的同学认为已熟悉酒店工作流程,95%以上的同学树立起在酒店情景中使用英语的信心,100%的同学享受学习过程。这进一步印证了教师的教学观察记录,即随着模拟酒店建设的推进,学生的参与积极度,口语流利程度倍增,使得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愈发频繁愉快。
问卷调查中的开放型问题为:
Q7 你在模拟酒店建设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体验?
Q8 你认为自己从本课程中获得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Q9 给你印象最深的酒店员工/客人是哪一位?为什么?
Q10 如果你是这门课的教师,你会如何去做?
这四个问题相当于笔头访谈,目的在于进一步与学习主体沟通,获得一手的反馈资料。Q7从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出发,补充教师从试卷、课堂观察得到的反馈信息。Q8在于为学习主体提出反思的问题,该题的问卷结果与表二中Q2,Q6相呼应,即大部分都认同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在酒店情景中使用英语的信心,但有5位学生认为自己仍缺乏专业词汇,酒店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足。Q9的回答主要集中在酒店工作中担任前台接待,行李生以及比较会挑刺、口语流畅的一位住店客人三人之间。Q10目的在于从侧面获得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尤其是不足的客观评价。
5 . 结束语——在访谈中结束和开始
本研究以10班《宾馆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建设模拟酒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效果。由于教师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录影进行课堂观察,并使用定量分析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和问卷调查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尽量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由第四部分的综合评价可见,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在增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应用的自信心,增强应用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在10班《宾馆英语》教学结束后的第二学期,笔者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选择了10班5位同学作了访谈。这5位同学都是对问卷中Q7~Q10回答得很详细,其中还有一位是问题Q9中被评价的令全班印象最深刻的前台接待员Tony。在访谈中,其他四位同学和问卷调查中提及Tony的同学一样,对他的评价主要有,“口语流利”“思维敏捷”“礼仪周到”等,而Tony的自评是因为有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他口语表达的信心提高,并促使他在课内外积极补充词汇,而信心增强和词汇储备增加又增强了临场应变能力。针对Q10的问题,大家提出的补充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何确保“情境设置的仿真性”以及如何把握“教师干预和参与”的度等问题,这也让笔者进一步反思实践模式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这次访谈中既是该研究的结束,也是新的研究的开始。期待借此拙文,引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更有建树的研究。
参考文献
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4.
陈小睿.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贾国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王海啸.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原则[J].中国外语,2010(33).
胥冰.中等职业学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学校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7.
郑茂娇.职业技术院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J].科教论从,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