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 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内科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内科疗法(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TC、HbAlc、TG、FBG以及PBG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不及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内科疗法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内科疗法;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1]。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为35-67岁,病程为2个月-11年不等;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为34-68岁,病程为2个月-12年不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层次、疾病类型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2020955)治疗,药物剂量为500mg/次,2次/d,连用3个月。给予观察组内科疗法治疗,药物为吡格列酮(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234901J0),药物剂量为30mg/次,1次/d,连用3个月,期间密切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并做好记录。
1.3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患者入院时与第3个月的TC、HbAlc、TG、FBG,PBG;(2)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取显效与有效纳入治疗总有效率计算。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若尿检与血检结果均恢复至正常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若尿检与血检结果显著好转,且患者血糖水平维持在8.0mmol/L之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视为无效[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以(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较之于治疗前,两组的TC、HbAlc、TG、FBG以及PBG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经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TC、HbAlc、TG、FBG以及PBG情況明显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都可帮助患者在空腹与餐后状态下较短时间内降低血糖水平。就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降糖机制而言,二甲双胍可增强机体糖无氧酵解能力,对肝糖异生反应起到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肝糖的实际输出量,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形成的敏感性;就糖尿病的内科治疗而言,采用吡格列酮治疗后,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还有利于改善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但吡格列酮在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上的效果明显优于行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内科疗法(吡格列酮)治疗后,对照组TC、HbAlc、TG、FBG以及PBG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不及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充分说明糖尿病患者行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行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3]。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行内科疗法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C、HbAlc、TG、FBG以及PBG等生化指标水平,且可提高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故而认为糖尿病患者行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洋波,吴乐屏. 分析探讨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2(08):82+84.
[2]王彬彬. 内科疗法在治疗糖尿病上的临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3(11):118-119.
[3]崔悦,芦霞.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5(12):513-51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内科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内科疗法(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TC、HbAlc、TG、FBG以及PBG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不及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内科疗法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内科疗法;吡格列酮;二甲双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1]。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为35-67岁,病程为2个月-11年不等;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为34-68岁,病程为2个月-12年不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层次、疾病类型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2020955)治疗,药物剂量为500mg/次,2次/d,连用3个月。给予观察组内科疗法治疗,药物为吡格列酮(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234901J0),药物剂量为30mg/次,1次/d,连用3个月,期间密切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并做好记录。
1.3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患者入院时与第3个月的TC、HbAlc、TG、FBG,PBG;(2)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取显效与有效纳入治疗总有效率计算。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若尿检与血检结果均恢复至正常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若尿检与血检结果显著好转,且患者血糖水平维持在8.0mmol/L之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视为无效[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以(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组间对比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较之于治疗前,两组的TC、HbAlc、TG、FBG以及PBG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经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TC、HbAlc、TG、FBG以及PBG情況明显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都可帮助患者在空腹与餐后状态下较短时间内降低血糖水平。就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降糖机制而言,二甲双胍可增强机体糖无氧酵解能力,对肝糖异生反应起到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肝糖的实际输出量,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形成的敏感性;就糖尿病的内科治疗而言,采用吡格列酮治疗后,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还有利于改善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但吡格列酮在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水平上的效果明显优于行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内科疗法(吡格列酮)治疗后,对照组TC、HbAlc、TG、FBG以及PBG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不及观察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充分说明糖尿病患者行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行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3]。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行内科疗法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C、HbAlc、TG、FBG以及PBG等生化指标水平,且可提高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故而认为糖尿病患者行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洋波,吴乐屏. 分析探讨中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2(08):82+84.
[2]王彬彬. 内科疗法在治疗糖尿病上的临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3(11):118-119.
[3]崔悦,芦霞. 西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5(12):5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