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这正如作文选材。怎样选材?怎样选好材?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选好材 关注热点焦点 留意生活 选取独特 阅读积累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文学创作允许虚构,一般不是真人真事,但它要求艺术的真实,要反映生活的本质。作文的材料还要典型,应有代表性,要反映事物的特点,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窥一斑而知全豹”。真实性和典型性,是作文选材的共性要求。个性化作文在此基础上,特别注重选材的新颖性,即要选取已之所有、人之所无的材料,选取自己感悟最深刻、最动情的材料,选取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给人以新鲜的材料,选取对读者具有一定的魅力、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材料。
在作文写作中怎样选材,怎样选好材呢?
一、选材需“关注社会热点、焦点”。
这是时代活水,有不少考生都深知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放眼世界,关注社会,关爱人类的重要性,因此选材很注意与时俱进,作文更具现实意义。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作文的新鲜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新闻等,都是学生了解社会、获取写作素材的好途径。《中国青年报》辟有“冰点时评”、“教育时评”、“经济时评”、“求实篇”等多个栏目,这些栏目的文章往往紧扣当前发生的某些事情进行评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同时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常读常看,不仅能积累材料,对提高思想修养也大有裨益。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焦点出现,就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自己真善美的感情,同样也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材料。
二、选材需“非常留意日常生活”。
有不少学生留心观察、体验生活。的确,生活是选材的源头活水,如果考生虽然是写身边的小事,却很有味,很注情,有新意,且能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就一定能以真情打动人。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发掘新意。
例如学生习作《感动,就在我身边》:感冒咳嗽的爸爸怕传染给我和妈妈,就叫妈妈分盘盛菜的这一事件表现感动,小作者看着爸爸微笑的表情与桌上分开的菜,心里暖暖的。小作者从熟悉的生活中取材,可谓信手拈来,情韵悠长。由此观之,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典型的素材,只是我们发掘得不够,没有看出它的亮点。因此,请留心日常生活,从中获得最有价值的“金子”,为作文增光添彩。
三、选材需“独特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苏轼漫步于山脉宛转、峰峦重叠的庐山小径上,满目丘壑纵横,千姿百态。横向观看,是一片连绵的山岭;侧身仰望,只见窄窄一道矗立的山峰。随着诗人立足点的不同,观察点的移动,庐山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这两句诗启迪我们,个性化写作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独特的角度、超凡脱俗的角度。
从阅卷场上的反馈的信息看,考生作文选材陈旧的情况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所以,可能是没有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
善于把握独特角度,从中见大,平中见奇,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挖掘新鲜生动的材料。写《微笑》,可以选择父母看到新生儿出生时欣喜的微笑;农民在稻田里丰收时幸福的微笑;妈妈学会了电脑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参赛者在竞技场上负于对手也需要高雅的职业姿态的微笑。
又如“让座”是老掉牙的材料,有一考生角度独特,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小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四、选材“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
写作为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从两方面取材:课外与课内。课外的往往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课内的往往是从课文中撷取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材料入文,这样的选材如果用得好会一扫作文的稚嫩与单薄。考生徜徉于经典著作、文化名人、历史掌故之中,常常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如果用得不好,就会产生掉书袋、读死书的负面影响。至于虚拟材料,如写童话、写小说、写寓言、写剧本等都是采用嫁接法。严格选材之后,还得精心开掘,让自己的选材华光四射,就得讲究把材料用到刀刃上,既要积极健康的导向,又要形神兼备,以少胜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和智慧的启迪。下面就结合高考折桂之作来具体说说如何做到严格选材、精心开掘。
2010年河南卷优秀作文《天堂之辩》为“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精心开掘的奇文,全文巧妙采用跨越时空的构思,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来自于课内的,也有来自于课外的,以天堂书屋为背景,让各个历史名人有序出场,对信书、自信、他信等见仁见智之争,连缀成一个有理据又极富幽默感的思辨故事,虽都是“旧材料”,有常人熟知的名人名言,也有一些是鲜为人知的,但融入自己独到见解,选取新颖的材料则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读后余味不尽。
袁枚《随园诗话》云:“着意原资妙选材。”让我们认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认真读书,不断积累写作材料,学会提炼主题,写出意佳材妙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好作文。
关键词: 选好材 关注热点焦点 留意生活 选取独特 阅读积累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文学创作允许虚构,一般不是真人真事,但它要求艺术的真实,要反映生活的本质。作文的材料还要典型,应有代表性,要反映事物的特点,有助于使主题深化,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窥一斑而知全豹”。真实性和典型性,是作文选材的共性要求。个性化作文在此基础上,特别注重选材的新颖性,即要选取已之所有、人之所无的材料,选取自己感悟最深刻、最动情的材料,选取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给人以新鲜的材料,选取对读者具有一定的魅力、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材料。
在作文写作中怎样选材,怎样选好材呢?
一、选材需“关注社会热点、焦点”。
这是时代活水,有不少考生都深知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放眼世界,关注社会,关爱人类的重要性,因此选材很注意与时俱进,作文更具现实意义。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作文的新鲜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新闻等,都是学生了解社会、获取写作素材的好途径。《中国青年报》辟有“冰点时评”、“教育时评”、“经济时评”、“求实篇”等多个栏目,这些栏目的文章往往紧扣当前发生的某些事情进行评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同时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常读常看,不仅能积累材料,对提高思想修养也大有裨益。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焦点出现,就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自己真善美的感情,同样也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材料。
二、选材需“非常留意日常生活”。
有不少学生留心观察、体验生活。的确,生活是选材的源头活水,如果考生虽然是写身边的小事,却很有味,很注情,有新意,且能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就一定能以真情打动人。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发掘新意。
例如学生习作《感动,就在我身边》:感冒咳嗽的爸爸怕传染给我和妈妈,就叫妈妈分盘盛菜的这一事件表现感动,小作者看着爸爸微笑的表情与桌上分开的菜,心里暖暖的。小作者从熟悉的生活中取材,可谓信手拈来,情韵悠长。由此观之,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典型的素材,只是我们发掘得不够,没有看出它的亮点。因此,请留心日常生活,从中获得最有价值的“金子”,为作文增光添彩。
三、选材需“独特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苏轼漫步于山脉宛转、峰峦重叠的庐山小径上,满目丘壑纵横,千姿百态。横向观看,是一片连绵的山岭;侧身仰望,只见窄窄一道矗立的山峰。随着诗人立足点的不同,观察点的移动,庐山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这两句诗启迪我们,个性化写作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独特的角度、超凡脱俗的角度。
从阅卷场上的反馈的信息看,考生作文选材陈旧的情况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所以,可能是没有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
善于把握独特角度,从中见大,平中见奇,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挖掘新鲜生动的材料。写《微笑》,可以选择父母看到新生儿出生时欣喜的微笑;农民在稻田里丰收时幸福的微笑;妈妈学会了电脑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参赛者在竞技场上负于对手也需要高雅的职业姿态的微笑。
又如“让座”是老掉牙的材料,有一考生角度独特,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有一位中学生让座给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这位妇女教小孩“谢谢大哥哥”,借孩子之口表达感激之情,到站了,这位妇女让孩子再次说“大哥哥再见”,再一次借孩子之口表示谢意。小作者从中感悟,做了一点“好事”,得到的回报是一谢再谢。
四、选材“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
写作为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从两方面取材:课外与课内。课外的往往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课内的往往是从课文中撷取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材料入文,这样的选材如果用得好会一扫作文的稚嫩与单薄。考生徜徉于经典著作、文化名人、历史掌故之中,常常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如果用得不好,就会产生掉书袋、读死书的负面影响。至于虚拟材料,如写童话、写小说、写寓言、写剧本等都是采用嫁接法。严格选材之后,还得精心开掘,让自己的选材华光四射,就得讲究把材料用到刀刃上,既要积极健康的导向,又要形神兼备,以少胜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和智慧的启迪。下面就结合高考折桂之作来具体说说如何做到严格选材、精心开掘。
2010年河南卷优秀作文《天堂之辩》为“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精心开掘的奇文,全文巧妙采用跨越时空的构思,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来自于课内的,也有来自于课外的,以天堂书屋为背景,让各个历史名人有序出场,对信书、自信、他信等见仁见智之争,连缀成一个有理据又极富幽默感的思辨故事,虽都是“旧材料”,有常人熟知的名人名言,也有一些是鲜为人知的,但融入自己独到见解,选取新颖的材料则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读后余味不尽。
袁枚《随园诗话》云:“着意原资妙选材。”让我们认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认真读书,不断积累写作材料,学会提炼主题,写出意佳材妙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