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中的五味情感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塞诗”顾名思义,就是以边塞生活为内容的诗。自古以来,长期的边塞征战的客观实际为诗歌创造了极为广阔的题材范畴。由于古代边陲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之间分分合合,战战停停,戍边生活早就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边塞诗了。
  但是细细品味每一首边塞诗,分析其中所渗透着的复杂的情感,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首先,保卫疆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激励着侠肝义胆的不惜为国牺牲的英雄们。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置生死于不顾。希望在伟大的戍边战争中实现自己一生建功立业的宏愿。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慷慨赴敌,不顾生死,其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中一盏最亮的灯,是极其高贵、圣洁的,正因为这种高贵,才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另外,戍守边塞的生活是很苦的,这种苦不只表现在自然条件上。分析起来,大致有:(一)揭露军中苦乐悬殊的事实,抨击将帅的腐败无能,不恤士卒。如高适的《燕歌行》中:“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里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国难当头,边烽吃紧,将士奉命出征。诗人用对比手法摆出事实,虽未下褒贬断语,但强烈的艺术效果已使人感到沉痛、悲愤,士兵在战斗中出生入死,而将军帐中却歌舞升平,极尽声色之娱。两相对比,是多么不公平。因而诗中回荡着一股苍凉悲愤。还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样的表现了对军中黑暗的不满。(二)对战争的厌恶。如汉乐府《战城南》中“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嚎!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战士命如草芥,即使阵亡也只能暴尸荒野。远离家乡,得不到家人的安送,唯一的愿望只是能夠求乌鸦叫嚎几声以作为自己驰骋一生为国牺牲后的“葬礼”,其凄惨已经到了字字血,声声泪的程度。对统治者、对战争的诅咒已经昭然于纸上了。(三)生活的奇苦。在北方,边塞天气恶劣,军中生活极为艰苦。战士们不仅要御敌,还要忍受大自然带来的苦难。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就写了轮台秋冬的天气状况:“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人天!轮台九月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士们走在这样的天气里,“风头如刀面如割”,而且,“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这正是戍边将士生活的写实,其艰苦程度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另外,将士们戍守边塞,久而不归,曾引起征人无限的乡愁和思妇苦苦的等待。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出征的士兵,多达三十万,在月光下行进,忽闯笛声,一齐回首。同时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牵曳着,走进心灵里最脆弱的区域,这种情绪再慢慢散开,氤氲于整个身体之中,越来越浓。不知不觉之中已然泪流满面了。其实,思念不只是征人的痛苦,同时也是思妇的痛苦。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思妇们痛苦的等待,战争有多长的历史,思念就有多长的煎熬。久戍不归,生死不明,但还心存希望,却又盼不到那人。如《诗经》中《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就写出了思妇对丈夫难以抑制的思念。
  还有就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从千千万万个悲惨的家庭遭遇中体现出来。汉乐府的《十五从军征》给了我们描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从军六十五年的老战士终于回家,面对他的是家破人亡,荒芜一片,不禁让他老泪纵横。多年的思念,多年的魂牵梦绕,在一瞬间被现实击得粉碎。其颓唐老迈之相将永久地刻在读者心中,更刻在历史的画卷上,鲜明地控诉了战争,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最后,由于边塞特殊的地理位置,是边塞诗中描绘了其特有的风光和风俗、风物,给读者带来新鲜而奇异的世界,一些诗写了边塞的风光,如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描绘了北国草原壮阔的景色,雄浑的气象。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北国异域的奇瑰雪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北方奇特壮美的景象。还有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写的是诗人北游燕蓟时极目所见的营州少年的尚武风貌。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
期刊
新课程标准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之配套的新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识字教学编排体系,把我们带进了识字教学的新天地。    一、拓宽识字渠道,倡导生活识字    學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倡导在生活
期刊
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一、发散处——讓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
期刊
不少小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笔者对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现状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目的都应该是让学生喜欢作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
期刊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要达到“自能”,必须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而质疑是主动探究的第一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
期刊
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将“美育”正式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美育可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生活的教科书”,教材中反映
期刊
感悟语文是学习语文的基石,快乐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趣味,成功语文是学习语文的体验,享受语文是学习语文的目标。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识字教学的快乐。《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啊,无论是在书声琅琅的课堂,还是在生龙活虎的课外,只要心中有快乐,快乐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汉字,享受识字教学的快乐呢?    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期刊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循循诱导,点拨促思    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要要求学生读课文。首先,在泛读的基础上,循循诱导让学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笔者作为中学语文课教师,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语文课尤其是作文教学上有新的教学思维导向。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如能根据地方特点,扬长避短,充分把握作文教学的契机,培养学生乡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关注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