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广阔舞台。初中生的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下面试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和谐环境,给学生以畅所欲言的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的“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围。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被激活,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在操作上教师力求做到:(1)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2)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才能,尊重学生师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不仅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把平等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创建和谐共进的教学关系。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文内容设计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忙图”几幅图片,让学生置身于春天的氛围中感受春景。在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春景的基础上,我和同学们共同给每一幅图片加一段描述文字,学生激情难以抑制,纷纷登台,展示自己描述的语句、语段。在描述的过程中,师生插评或插入自己的描述语句,在对话和交往中学生无拘无束,创建了和谐共进的教学关系。(3)民主评价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从课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课文的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阅读的韵味。教学时,可以从课题入手,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学习探究过程。
  教学一篇新课文,在揭示课题后,可先不让学生看书,而从课题入手,适时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验证猜想,比较发现。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让学生猜想:从文章的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的同学说文章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有的学生说文章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地方,有的学生说文章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活的一段经历……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而很快进入了“角色”,使学生在验证猜想、比较分析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挖掘创新潜能
  探究性学习一般要历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其中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发现后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研究问题。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则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经过收集和处理信息,经过判断、归纳,才能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每学一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问题,将发现的问题画上记号或写下来便于提出。探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它必须有目标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时,可以根据本单元或课后教学提示去发现问题,也可以将所有问题列举出来,然后进行筛选,选择哪些主要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发现问题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会到会、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刚开始可能是不分巨细的有疑必问,教师应予以肯定,并逐步引导学生抓重要的本质的东西。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明确探究目标,也是实现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必要条件。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宣传“勤学好问”、“不懂就问”,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应大力提倡,使学生由不问、羞于问到敢问,并最终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提问是教学目的,也是教学手段。课堂要把学生解决问题作为主要内容,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发展。真让学生解决问题,就要给足时间充分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展示问题过程,尊重学生的创造,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的批判,为解决问题提供设备帮助与智力支持。总之,语文教学以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教学开始。它期待着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探究的问题。它以课堂教学不断的解决问题和激发学生热情产生新问题为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和能力,形成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基于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教学把阅读当作学生阅读的台阶、攀登的扶手,把问题意识、批判精神的培养当作语文教学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智慧化的关键。这样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潜能得到了很好的挖掘。
  我的具体做法是:
  “读”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画”: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画出来。
  “查”: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标画出来后,自己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议”: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将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
  在上面几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自我探索,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认识归纳,并最终得到解决,这些都是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凸现。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行动自如,不受约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造能力逐步得以提高。
  四、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蕴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文字总是提供比真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学生的阅读过程不仅是吸收和积累的过程,也应该是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必须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教师不仅要放手让学生讨论,更要做一个“是非者”去挑起学生间的“矛盾冲突”。如《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有人把她定格为“爱国女英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不要先定论,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理解分析木兰的形象,学生分析结果有孝敬父母、爱劳动、纺织能手、爱国女英雄、巾帼英雄、女英雄等。当问起“爱国女英雄”和“女英雄”哪个更适合木兰时,学生开始讨论,讨论结果大家认为“女英雄”更适合木兰,理由是木兰参军是不情愿的,是被当时的苛酷兵役所逼迫的。学生的分析很有说服力,比那种“主题先行”更令人信服。如此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常常会迸发出智慧和创造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就会开阔。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是否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有效利用文章空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秦牧的散文《土地》在开头写到:“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在这样的设问下,写了一连串关于土地的联想,学生阅读后,要求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想象。然后添加一些关于土地的故事。诗歌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如不发挥想象,就无法体会到。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要让学生明白想象不是空想,它是在对社会生活观察、体验、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想象力,就具备了创造力,这是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六、课外延伸,拓展空间
  语文是开放的,容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语文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拓展空间,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丑小鸭》,让学生收集安徒生的其它童话,开展讲童话故事、编童话故事活动。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以上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当然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方法绝不仅仅以上几种,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不断的学习研究,让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作者单位:安徽省萧县祖楼中学)
其他文献
许多语文教师在谈到古文教学时,经常深有体会地说:古文易上,难教。之所以说“易”,是教学中多采用板鸭填食之法;说“难”,学生理解、感悟难;师生交融、共鸣难。鲁迅也曾对古文的教法提出质疑:“我们先前提出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老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懂的也多得很”。的确,古文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比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拍摄法,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提出用“水平速度转换垂直速度”的指标。同时提出起跳过程中的重心提升角度指标,并对这一指标的定义应用做出研究,为改善陈亚玲起跳技术指标,从而提高成绩。  【关键词】陈亚玲 跳远 起跳技术 评定指标    1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是我省田径女子跳远优秀运动员陈亚玲(全国冠军,个人最好成绩6.62米)。  1.2 研究方法 
【背景材料】最近听了一节思想品德观摩课,教师在讲授“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时,设计学生采访活动,然而在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课后交流中,执教者说“唉!怎么会这样呢?与我的预设有很大的差距呀!”。笔者对此作了一些不成熟的分析,与大家共享。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日益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化、教学案例兴趣化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在阅读教学各环节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将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伟大的艺术魅力。本文重点谈的就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在阅读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活用 技术 提高 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不仅能多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呼唤着新型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具备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丰富和谐的教学情感,以及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教师课程标准素质要求  实施创新教育每位语文教师都责无旁贷,可放眼我们身边的语文教学现状堪忧:创新教育虽是舆论中的热点,却是实际中的盲点。究其原因,教师思想僵化,方法陈旧,知识与能力结构滞后于现代的需要,以致于创新教育高挂于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于行动
[内容摘要]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英语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我认为发展性课堂教学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那么“发展性英语课堂教学”这一课程改革新名词究竟是什么呢?本文作者试图从基本原则和关系来分析。  [关键词]发展性课堂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分
我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的评改工作结束后,迫不及待地翻看我班学生的成绩时,吃惊地发现,班级里综合素质最优秀的男生作文仅得了15分(作文分为40分)。原因是他的作文与另外两位学生的作文属于雷同卷,都写了雨天与朋友同撑一把伞回家,在相互照顾,相互关爱中诠释了同学间真挚的友谊。  我很不服气,找阅作文卷的老师理论,认为这三篇作文只是素材类似,不能以抄袭作文论处。事后静心细想,自己“护犊子”的心理固然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文化涵养。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是近年来各地的必考项目,也是文学性最为突出的题型之一。  明确考纲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
众所周知,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作文无疑是他们的重头戏。“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这基本成了一个口头禅。所以老师们忙于让学生不停地写,孩子语文成绩差的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处找作文辅导班……到底如何有效地改善学生作文状况,真的需要老师花大量时间在作文课上,真的需要家长找所谓的作文名师吗?其实我认为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渗透作文教学,虽不专为作文但效果比那一味讲写法、技巧、念范文的作文课来的更有效、更可行
【内容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满堂讲弊大于利,精讲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惑,精讲不是缩讲、少讲,而是讲的精当,讲之有效,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提高针对性,精讲必须与学生多说有机结合,通过教材的精讲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讲之精当 讲之有效 说的训练 说的能力  语文教师是离不开讲的,但如何讲,确实大有必要研讨一番,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方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