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脓毒血症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acafa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血症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零七医院接受CBP治疗的80例ICU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采用的抗凝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研究组给予无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转归、肾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对2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Ⅲ评分预测死亡率,治疗前、后及2组间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治疗后2组患者28 d存活率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2组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

①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Ⅲ评分预测的死亡率分别为(89.6±14.8)%和(90.1±13.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脓毒血症患者28 d存活率为40.0%,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脓毒血症患者的尿素氮水平为(12.8±1.7)mmol/L,血肌酐水平为(162.5±21.7)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2.7±3.8)mmol/L、(276.4±35.8)μ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27、9.102,P=0.002、0.000);对照组脓毒血症患者的尿素氮水平为(10.7±2.9)mmol/L,血肌酐水平为(142.4±37.0)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6.1±3.1)mmol/L、(322.3±38.9)μ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82、8.992,P=0.006、0.000);治疗后2组脓毒血症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67.9±18.7)×109/L,PT为(19.6±6.7)s,APTT为(28.7±6.1)s,TT为(3.0±1.1)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17.5±26.8)×109/L、(28.6±7.9)s、(61.9±15.7)s、(24.2±6.9)s,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3、7.527、6.232、7.426,P=0.012、0.011、0.037、0.007);对照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2.7±16.9)×109/L,PT为(18.6±6.8)s,APTT为(31.9±7.1)s,TT为(3.0±1.1)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9.7±25.7)×109/L、(25.8±6.9)s、(56.7±14.9)s、(24.3±6.9)s,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25、6.728、6.426、7.529,P=0.000、0.029、0.031、0.006);治疗后2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T、APTT、TT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CU脓毒血症患者采用无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抗凝CBP治疗,均较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更具有改善其临床症状以及肾功能指标的临床疗效。并且无肝素抗凝CBP并不会导致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亦不会提高血小板消耗,具有较高安全性。

其他文献
门脉系统血栓(PVST)是开腹或腹腔镜下脾切除或联合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危害术后患者的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后PVST的形成和发展受很
目的建立测定狼疮性肾炎(LN)患儿血浆中环磷酰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30∶7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195 nm,进样量为20 μl。以异环磷酰胺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取上清液进样检测。结果血浆中环磷酰胺的质量浓度在0.5~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输液器材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安全型留置针是近年来设计出的一种保护医护人员免受针刺的新型静脉留置针,其钢针从刺伤的发生.我是科职业暴露危险性很大的科室,一旦发生针刺伤就很易被感染上疾病.我们自2005年9月起应用安全型留置针,现汇报如下。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CRIM1)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步探讨CRIM1表达水平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
肝脏外科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当前21世纪肝脏外科已由传统粗旷模式逐渐发展为至今的精准模式.精准肝脏外科,甚至精准医学的时代已经到来.在精准理念指导下,肝脏所有疾病,特别是
目的鼻咽癌(NPC)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简称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需勾画一定数量剂量限制结构(DLSs),传统的常规方法只能逐一单个处理,极大浪费了物理师的有效工作时间。本研究利用MIM(V6.5)软件编译工作流,根据NPC计划优化需求,自动生成DLSs,观察、对比其与常规方法在不同分期NPC计划DLSs勾画上的时间差异,探讨其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不同TNM分期的NPC患者,
目的 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1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液科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研究的方法学,是认识医学现象数量特征的重要工具.它是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医学科研设计与资料搜集整理、分析与判断的过程,以此来帮助人们分析占有的信息,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目的 探讨Notch1高表达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发病中,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及靶向药物干预效价.方法 选择Notch1高表达的T-ALL细胞株(A3、MOLT-4、Jurkat细胞株)和来源于2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的标准方法.近十年来,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术逐渐成熟,现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