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无肝素抗凝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血症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零七医院接受CBP治疗的80例ICU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采用的抗凝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研究组给予无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转归、肾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等临床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对2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Ⅲ评分预测死亡率,治疗前、后及2组间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治疗后2组患者28 d存活率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2组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Ⅲ评分预测的死亡率分别为(89.6±14.8)%和(90.1±13.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脓毒血症患者28 d存活率为40.0%,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脓毒血症患者的尿素氮水平为(12.8±1.7)mmol/L,血肌酐水平为(162.5±21.7)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2.7±3.8)mmol/L、(276.4±35.8)μ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27、9.102,P=0.002、0.000);对照组脓毒血症患者的尿素氮水平为(10.7±2.9)mmol/L,血肌酐水平为(142.4±37.0)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6.1±3.1)mmol/L、(322.3±38.9)μ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82、8.992,P=0.006、0.000);治疗后2组脓毒血症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67.9±18.7)×109/L,PT为(19.6±6.7)s,APTT为(28.7±6.1)s,TT为(3.0±1.1)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17.5±26.8)×109/L、(28.6±7.9)s、(61.9±15.7)s、(24.2±6.9)s,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3、7.527、6.232、7.426,P=0.012、0.011、0.037、0.007);对照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2.7±16.9)×109/L,PT为(18.6±6.8)s,APTT为(31.9±7.1)s,TT为(3.0±1.1)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9.7±25.7)×109/L、(25.8±6.9)s、(56.7±14.9)s、(24.3±6.9)s,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25、6.728、6.426、7.529,P=0.000、0.029、0.031、0.006);治疗后2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T、APTT、TT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U脓毒血症患者采用无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抗凝CBP治疗,均较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更具有改善其临床症状以及肾功能指标的临床疗效。并且无肝素抗凝CBP并不会导致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亦不会提高血小板消耗,具有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