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注重运动技能的获得,从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而现代教育要求的“过程教学”和突出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还基本上没有形成。我国小学校体育改革必须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革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模式 以过程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c)-0254-02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注重运动技能的获得,从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仍是停留在以“结果”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而现代教育要求的“过程教学”和突出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还基本上没有形成。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式都注重的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结果。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就出现了今天的“费时低效”的现象。我国小学校体育改革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革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
1 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过程
1.1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小学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分层次教学。例如:在跳远教学过程中,把不同运动素质的学生,通过分层把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一组,采用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最后在同水平组中形成比赛竞争,也可以在不同组之间进行“让距”比赛竞争,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功的喜悦,进而自觉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活动中来。
1.2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尊严和价值。由于现在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遇事容易冲动,叛逆心理很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渴望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肯定。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参与学生的学练活动,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系与重视。即使学生犯错,教师也应诚心、热心、耐心的帮助,鼓励他们,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们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如此,体育课下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下学习进行体育活动,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2 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体育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实施程序是教学设计按时间顺序展开的逻辑次序,以及每一个单元的主要实施办法等。体育教学策略作为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对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合。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景而采用的具体有效措施、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参与、探究、感悟,形成良好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
2.1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教育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必须时刻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做好全方面的分析,针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决策、具体的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
第一,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燃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追求的热情,促进运动参与目标的达成。
第二,运用多样化的教材资源。体育教学内容不一定非要强调是教科书上限定的某些内容,要因势利导地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新兴体育项目,如:部分小学正推广的瑜伽、健美操、定向运动和轮滑运动等项目。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理性思考和选择教学内容,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
第三,侧重过程目标。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是除了通过教学成果之外,优良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等都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发展和体验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成功的运动体验,是教学成功的衡量标准。
2.2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公民意识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第一,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体育教学所戍达到的日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慎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不同内容的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差异与互补,通过合理选择体育教材内容,并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
第三,体育教学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要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具体教学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 构建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策略 当前很多小学把体育达标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显然,把体育达标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一切为了体育达标,势必限制教育内容的广度和导致教育过程的封闭;把体育达标作为教育的归宿,唯体育达标至上,其结果必然导致小学体育的工作中心和教育目标的偏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根据纲要精神,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改革以终结性评价体系,树立以过程评价的评价体系,打破单纯的技术评价和竞技运动达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从传统的反映身体素质水平的“达标率”等显性的近期效果,开始向体育文化素质、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隐性的远期效应方面转化。在教学形成过程中,过程评价更具有促进教学过程的功能,及时的评价、诊断、信息的反馈,对改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评价环节。
3.1 自我评价
在现实的小学校体育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很少有教师把学生应有的权力归还给学生,很少有教师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越来越重视自我评价已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中学篮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前要把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目标分为:(1)知识的掌握;(2)运动技术的掌握;(3)自己的心率、呼吸等指标;(4)情感体验;(5)社会适应力。评价前,教师把上述评价内容写在黑板上,下面大家对(1)、(2)、(4)、(5)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3)在每次课中都做过定量评价),最后做一个总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对于(1),可让学生进行定量评价,评价自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后,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掌握程度如何;(2)、(4)、(5)可用定性的方法逐条进行评价。最后要对自己进行总评,并做好记录。
3.2 评价者的评价
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教师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讨论、协商,对被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和充分讨论,归纳出被评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肯定优点,找出存在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希望、要求和改进的建议,直到达成一致的认识。
3.3 学生的评价
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也可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逐一对照,对于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掌握等项指标的评价还应采取相应的测量、测验手段。
3.4 综合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的结果进行归纳汇总评价的过程。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的定性描述,可以通过同学互评、家长反馈,结合一个学期收集的成长记录材料,进行自我评价,最后请教师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教师的评语力求简明扼要、具体,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在哪个面具有潜力,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打破过去的统一标准和统一的考核项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注重过程性评价。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过程评价,不断地修正、补充评价的结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教师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判断,这种判断也会对后续的评价产生影响,并又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
4 结语
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仍是停留在以“结果”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而现代教育要求的“过程教学”的体育教育模式还基本上没有形成。以过程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体育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隐性因素。我国小学校体育必须进行改革,体育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教育,要改变教学内容,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模式,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张德生.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2] 李耸.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 2005(2).
[3] 郑顺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2006(26).
[4] 费云生.体育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J].职教通讯,2006(7).
[5] 桂海荣.体育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模式 以过程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c)-0254-02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注重运动技能的获得,从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仍是停留在以“结果”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而现代教育要求的“过程教学”和突出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的体育教育模式还基本上没有形成。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式都注重的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结果。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就出现了今天的“费时低效”的现象。我国小学校体育改革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革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
1 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过程
1.1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小学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分层次教学。例如:在跳远教学过程中,把不同运动素质的学生,通过分层把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一组,采用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最后在同水平组中形成比赛竞争,也可以在不同组之间进行“让距”比赛竞争,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功的喜悦,进而自觉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活动中来。
1.2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尊严和价值。由于现在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遇事容易冲动,叛逆心理很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渴望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肯定。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参与学生的学练活动,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系与重视。即使学生犯错,教师也应诚心、热心、耐心的帮助,鼓励他们,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们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如此,体育课下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下学习进行体育活动,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2 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体育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实施程序是教学设计按时间顺序展开的逻辑次序,以及每一个单元的主要实施办法等。体育教学策略作为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对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合。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景而采用的具体有效措施、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参与、探究、感悟,形成良好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
2.1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教育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必须时刻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做好全方面的分析,针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决策、具体的计划、安排学习条件、提供教学信息、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及传输手段方法,评估体育教学过程。
第一,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能燃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追求的热情,促进运动参与目标的达成。
第二,运用多样化的教材资源。体育教学内容不一定非要强调是教科书上限定的某些内容,要因势利导地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新兴体育项目,如:部分小学正推广的瑜伽、健美操、定向运动和轮滑运动等项目。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理性思考和选择教学内容,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
第三,侧重过程目标。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是除了通过教学成果之外,优良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等都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发展和体验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成功的运动体验,是教学成功的衡量标准。
2.2 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学校教育目标、全部教学设计均指向学生,落实在学生身上。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公民意识作用下,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第一,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体育教学所戍达到的日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慎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不同内容的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差异与互补,通过合理选择体育教材内容,并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
第三,体育教学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要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具体教学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 构建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策略 当前很多小学把体育达标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显然,把体育达标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一切为了体育达标,势必限制教育内容的广度和导致教育过程的封闭;把体育达标作为教育的归宿,唯体育达标至上,其结果必然导致小学体育的工作中心和教育目标的偏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根据纲要精神,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改革以终结性评价体系,树立以过程评价的评价体系,打破单纯的技术评价和竞技运动达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从传统的反映身体素质水平的“达标率”等显性的近期效果,开始向体育文化素质、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隐性的远期效应方面转化。在教学形成过程中,过程评价更具有促进教学过程的功能,及时的评价、诊断、信息的反馈,对改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评价环节。
3.1 自我评价
在现实的小学校体育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很少有教师把学生应有的权力归还给学生,很少有教师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越来越重视自我评价已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中学篮球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前要把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目标分为:(1)知识的掌握;(2)运动技术的掌握;(3)自己的心率、呼吸等指标;(4)情感体验;(5)社会适应力。评价前,教师把上述评价内容写在黑板上,下面大家对(1)、(2)、(4)、(5)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3)在每次课中都做过定量评价),最后做一个总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对于(1),可让学生进行定量评价,评价自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后,掌握了多少知识点,掌握程度如何;(2)、(4)、(5)可用定性的方法逐条进行评价。最后要对自己进行总评,并做好记录。
3.2 评价者的评价
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教师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讨论、协商,对被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和充分讨论,归纳出被评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肯定优点,找出存在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希望、要求和改进的建议,直到达成一致的认识。
3.3 学生的评价
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也可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逐一对照,对于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掌握等项指标的评价还应采取相应的测量、测验手段。
3.4 综合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将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的结果进行归纳汇总评价的过程。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的定性描述,可以通过同学互评、家长反馈,结合一个学期收集的成长记录材料,进行自我评价,最后请教师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教师的评语力求简明扼要、具体,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在哪个面具有潜力,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打破过去的统一标准和统一的考核项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注重过程性评价。伴随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过程评价,不断地修正、补充评价的结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教师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判断,这种判断也会对后续的评价产生影响,并又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
4 结语
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仍是停留在以“结果”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而现代教育要求的“过程教学”的体育教育模式还基本上没有形成。以过程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体育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隐性因素。我国小学校体育必须进行改革,体育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教育,要改变教学内容,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模式,从以结果为中心向以过程为中心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张德生.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2] 李耸.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 2005(2).
[3] 郑顺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2006(26).
[4] 费云生.体育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J].职教通讯,2006(7).
[5] 桂海荣.体育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