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课程理念解放了教师的思想,解放了孩子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语文课以其独特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然而,改革的进程总是伴随着遗憾。虽然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我总是觉得:在我所上的每一堂语文课里,总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的思维开放了,但因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是较弱,感悟得总是较浅、不全面,对于我的一些重点问题的回答,大多只涉及皮毛,虽然是七嘴八舌,但精彩的回答总是属于那么几个同学,这对于全班整体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无形中还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对文本的掌握。本学期开学后,我针对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精读课文,以点带面
我主张简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因为如果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接受太多的形式和内容,搭太多的教学模块,学生在每一块内容上的理解就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我反对把一篇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分解得面目全非,而是喜欢让一到二个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和思,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这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可以创造出更生动地画面,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感悟是丰富的、深入的,能够使学生品出文章中的味道,同时领略文学大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考究。
二、拓展阅读,延伸内涵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不应该是独立的,不管是人物还是时间,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课前寻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了解,对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内涵是很有帮助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旦问题提出,看到有学生举手,他(她)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让这个学生回答,甚至还洋洋得意地夸奖起这个学生。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时间极短,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此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其他学生看到已经有同学举手并且老师已经叫其回答了,就会懒得去思考,转而等着“捡”别人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哪怕是多等上一秒、两秒,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因此,我布置同学们每次预习课文前,都试着查找本文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在课前或课上交流。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对文章的兴趣更浓,把握也更加到位。当然,不要求人人都查,而是每次几个,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共享资源。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实在查不到的,可以由教师来提供,但基本上还是以学生的查为主。记得上《变色龙》一课时,一个学生有声有色地读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其它同学听得格外认真,上课也就更投入了。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未定点,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未定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三、佳文赏读,情感互动
在我的语文课上,常常会开辟一段佳文诵读的时间,随时随地,不作规定——只要达到了情感上的需要,只要在心灵彼此寻找共鸣,就可以拿来读给学生。我常给学生读《读者》上的一些文章,因为我经常会在上面看到一些让我感动的文章——或让人深思,或给人启迪,或使人心动。那时,我急切地要与人分享,因此把它带到课堂上。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用我的声音和情感去感染他们。同学们似乎也特别喜欢我给他们读文章,在我朗读之时,他们或是发出会心的微笑,或是涌出同情的泪珠,或是陷入深思,进行对人性的拷问,听得异常投入。我读过让人流泪的叙述母子情深、挑战命运的《两地书》,读过充满了温馨的《两只兔子》,读过直逼生命本真的《亚马逊蝌蚪》……在静静的教室,在同学们的眼神里,我分明地感受到了流动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的理解,一种瞬间的共鸣,一种情感的升华。我喜欢这样的时光,它让我经常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这是在学习课文时所感受不到的。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解读文字的时候,就应该在学生容易忽视之处、不能很好地体会文本中隐藏的感情之时,敏感地把握、挖掘生活中情景,唤起学生的回忆、想象,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文本,体会情感。
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也不能复制,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收获的。原因次,必须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
然而,改革的进程总是伴随着遗憾。虽然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我总是觉得:在我所上的每一堂语文课里,总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学生的思维开放了,但因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终是较弱,感悟得总是较浅、不全面,对于我的一些重点问题的回答,大多只涉及皮毛,虽然是七嘴八舌,但精彩的回答总是属于那么几个同学,这对于全班整体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无形中还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对文本的掌握。本学期开学后,我针对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精读课文,以点带面
我主张简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因为如果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接受太多的形式和内容,搭太多的教学模块,学生在每一块内容上的理解就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我反对把一篇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分解得面目全非,而是喜欢让一到二个问题统领全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和思,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这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可以创造出更生动地画面,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感悟是丰富的、深入的,能够使学生品出文章中的味道,同时领略文学大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考究。
二、拓展阅读,延伸内涵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不应该是独立的,不管是人物还是时间,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课前寻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了解,对学生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内涵是很有帮助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旦问题提出,看到有学生举手,他(她)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让这个学生回答,甚至还洋洋得意地夸奖起这个学生。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时间极短,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此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其他学生看到已经有同学举手并且老师已经叫其回答了,就会懒得去思考,转而等着“捡”别人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哪怕是多等上一秒、两秒,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因此,我布置同学们每次预习课文前,都试着查找本文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在课前或课上交流。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对文章的兴趣更浓,把握也更加到位。当然,不要求人人都查,而是每次几个,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共享资源。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实在查不到的,可以由教师来提供,但基本上还是以学生的查为主。记得上《变色龙》一课时,一个学生有声有色地读了有关变色龙的资料,其它同学听得格外认真,上课也就更投入了。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未定点,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未定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三、佳文赏读,情感互动
在我的语文课上,常常会开辟一段佳文诵读的时间,随时随地,不作规定——只要达到了情感上的需要,只要在心灵彼此寻找共鸣,就可以拿来读给学生。我常给学生读《读者》上的一些文章,因为我经常会在上面看到一些让我感动的文章——或让人深思,或给人启迪,或使人心动。那时,我急切地要与人分享,因此把它带到课堂上。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用我的声音和情感去感染他们。同学们似乎也特别喜欢我给他们读文章,在我朗读之时,他们或是发出会心的微笑,或是涌出同情的泪珠,或是陷入深思,进行对人性的拷问,听得异常投入。我读过让人流泪的叙述母子情深、挑战命运的《两地书》,读过充满了温馨的《两只兔子》,读过直逼生命本真的《亚马逊蝌蚪》……在静静的教室,在同学们的眼神里,我分明地感受到了流动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的理解,一种瞬间的共鸣,一种情感的升华。我喜欢这样的时光,它让我经常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这是在学习课文时所感受不到的。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解读文字的时候,就应该在学生容易忽视之处、不能很好地体会文本中隐藏的感情之时,敏感地把握、挖掘生活中情景,唤起学生的回忆、想象,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文本,体会情感。
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也不能复制,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收获的。原因次,必须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