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疆6.5级以上地震与16条活断层有关。查明主要活断层的活动率,与地震断距对比,可确定强震复现期。据实际资料总结的3个经验公式,对新疆及其毗邻地区29条活断层的强震复现期逐条作出估计。未来20年内,昆仑山山前活断层、帕米尔-喀喇昆仑活断层和霍尔果斯-吐谷鲁活断层是会发生6.9级以上地震的警戒断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6.5级以上地震与16条活断层有关。查明主要活断层的活动率,与地震断距对比,可确定强震复现期。据实际资料总结的3个经验公式,对新疆及其毗邻地区29条活断层的强震复现期逐条作出估计。未来20年内,昆仑山山前活断层、帕米尔-喀喇昆仑活断层和霍尔果斯-吐谷鲁活断层是会发生6.9级以上地震的警戒断层。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朝阳—北票断裂的特征、活动性和位于它附近的地震、矿震特征,最后探讨了该断裂和区域的构造应力场演化。
本文从观测事实出发,给出了1980年以来唐山四次中强余震前的余震分布特征,表明中强余震前震中附近存在余震空段和余震强度衰减现象。并对造成余震空段和强度衰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上述现象是由于中强余震前,震中区形成构造闭锁段引起的。因此,余震空段和余震强度减弱现象与中强余震的孕育、发生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作为前兆信息。
本文着重研究了则木河断裂的发育特征以及全新世以来的活动历史。根据作者在该断裂带首次发现的地震裂缝以及它们的力学性质和组合型式,提出则木河断裂系属一条南北向拉张性质的左旋走滑型地震断裂。强震主要发生在全新世以来断裂的最新和最强烈的活动段上。断裂活动方式,北段是以粘滑破裂运动为主;南段则以蠕滑运动为主。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地震学者开展了地震前电磁辐射现象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有价值的观测资料,初步取得一些预报效果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自一九八一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逐渐认识到这一手段用于短临预报是很有前途的。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广泛应用泊桑模型来描述地震的发生过程。尽管泊桑模型在数学上非常简单,但是它所特有的无记忆性与已知的强地震发生的弹性回跳理论是不一致的。为了克服泊桑模型的这种缺点,本文引进了一种地震间隔时间为Gamma分布的更新点过程模型,并给出了将这种模型用于一般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以燕山-渤海地震带为例,给出了两种模型数值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如果预报的时间较短,泊桑模型将会过高地估计大地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强震观测发展的历史,着重介绍我国强震观测台网和强震数据处理分析工作的现状,还简单地叙述了中国在强震观测领域中的国际合作问题。
鲜水河断裂带是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断裂带。本文通过研究发生在断裂带上强震的震源机制、震源过程、余震分布、地震迁移并结合宏观等震线、地震裂缝分布等资料,研究强震破裂过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的基本破裂方式是左旋走向滑动,强震的压应力主轴存在一致性较好的优势方向,即北东东-南西西方向,且均接近水平。2.用 P 波频谱及面波方向性函数等研究结果表明,除北西段及南东段几个
用超声脉冲法测量了完整岩石样品在三轴实验中不同加载途径下的波速,和拼合岩石样品在单轴实验中的波速。结果表明,应力途径和断层的存在是影响波速异常的两种可能因素。前者既与时间有关,又与空间有关;后者则只与空间有关。为了正确评价波速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阐明影响波速异常的各种因素。
本文介绍了1983年8月研制成功的3×3m 模拟地震振动台的性能和原理,它是采用强地震加速度讯号直接控制的,由二台12 t输出推力的激振器推动的电液伺服控制的单水平向振动台,负载15t,频带为0.5-30Hz.该装置设于机械工业部抗震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