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针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行观察联合过渡期护理模式(TCN)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nLoveR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中重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开展观察联合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观察联合TCN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8.11%,对照组18.92%,且P<0.05;两组入组时HAMA、HAMD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展观察联合TCN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率并改善心理状态。
  【关键词】颅脑损伤;过渡期护理模式;中重度;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3-0091-01
  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同时体温、脉搏及呼吸等均出现显著改变,此类患者除了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这也是降低其并发症风险以及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过渡期护理模式(TCN)属于具有保护性的科学护理模式,是指确保患者能够在良好的诊疗环境中维持病情的稳定,并促进其身心状态的逐步康复[1]。本文将着重探究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展观察联合TCN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方法
  1.1线性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院7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例,以其就诊顺序为标准分组,观察组(37例):性别比,男∶女=21∶16;就诊时年龄32~66岁,均值(47.5±0.3)岁。对照组(37例):性别比,男∶女=20∶17;就诊时年龄31~68岁,均值(46.9±0.6)岁。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异常情况处理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则开展观察联合TCN护理,措施如下:(1)首先,组建TCN护理服务小组,在开展TCN护理之前需要由院内神经外科医师和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等组成患者的护理干预小组。针对颅脑损伤以及TCN护理等相关知识开展组内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护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过渡期护理方案与病情观察表;(2)需要设立专门的过渡期护理人员,由三名接受过专业性培训的专科护士作为患者的过渡期护理护士,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护士的具体护理职责;(3)患者的过渡期通常为一周,在过渡期内需要结合患者转入至普通病房后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方案。主要内容应涵盖患者的病情监测、置管护理、气道管理、心理护理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等。同时还需要制定患者的科学随访方案,通常患者的随访时间可调整至患者出ICU后的七天,同时结合随访情况,针对性的提升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调整。
  1.3评估指标
  (1)统计两组住院期间的主要并发症;(2)分别以汉密尔顿的HAMA和HAMD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测评,得分与焦虑和抑郁程度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17.0分析,标准差以(±s)描述,行t、χ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發症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率8.11%,对照组18.92%,且P<0.05。
  2.2 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入组时HAMA、HAMD评分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
  3讨论
  对于中重度的颅脑损伤病人来说其病情更为严重,当病人由ICU科室转入至普通病房后,其死亡风险依然较高。同时容易出现颅脑出血、消化道溃疡、颅内感染、脑出血和中枢性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威胁,在此阶段内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健康及安全[2]-[3]。TCN护理模式是指为了保障患者在两个不同地点进行转移,或者在同一地点进行不同等级的护理服务时,能够获得具有连续性及时性和安全性的护理干预。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4],颅脑损伤病人由ICU科室转入到普通病房的过程中,通过开展TCN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其心理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确保其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并且能够帮助降低各类并发症风险,可更好的帮助其渡过危险状态,逐步的平稳过渡到健康安全期。与常规的护理方案相比,运用护TCN理模式更加符合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特点,能够结合其生理和心理状态提供具有过渡性和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采取了观察联合TCN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并以TCN护理模式为基础,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以及病情观察表,确保在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依然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确保其身心状态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从本次的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采取观察联合TCN护理模式后出现的颅内感染、呼吸衰竭以及脑水肿等并发症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同时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这也提示,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来说,开展观察结合TCN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更好地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展观察联合TCN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率并改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刘淑卿,张春华,李诗媛.17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舒适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36(33):74-76.
  [2]田碧艳,任亚芳,孙桂林, 等.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9,45(22):194.
  [3]袁慧,袁金仙.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家庭医药,2019,53(4):345-346.
  [4]方娟.护理风险干预管理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11):80-81.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急诊专科护理在突发创伤事件中的价值。方法:将118例突发创伤事件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入院)、研究组(后入院)。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急诊专科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情稳定时间、住院观察时间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突发创伤事件中采取急诊专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急诊专科护理;突发创伤事件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取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内瘘失功、内瘘感染、内瘘阻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做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保护动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我院所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6例。其中常规护理干预为参照组干预措施,保护动机护理干预为实验组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及骨折发生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自护技能、责任感、自护知识、自我概念等评分较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4月~2019年03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采用护理理念;比照组(36例):采用传统基础护理理念展开对应护理;实验组(36例):采用传统基础护理理念+综合护理干预理念展开对应护理;就组间护理效果差异展开比较。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SAQ西雅图心绞痛评分、QO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麻醉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室患者,根据麻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麻醉后不良反应、术后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术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不良反应率为3.64%(2/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44%(38/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改变排版模式,创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实施连续健康宣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后病区综合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后,加强护理质控工作、护理风险的管理和健康教育覆盖率,,与实施前比较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p<0.05)。.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我国血管/组织吻合器上市前后风险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血管/组织吻合器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归纳,总结我国血管/组织吻合器上市前临床评价、在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及上市后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 :目前我国血管/组织吻合器上市前临床评价及上市后的风险评估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使用环节缺少相应的质控规范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完成血液透析护理后对患者舒适度等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9年07月收治的114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探究各组血液透析护理方式;参照组(57例):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展开;实验组(57例):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心理护理方式展开;就组间焦虑、疼痛与睡眠质量低患者所占比例,总舒适率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疼痛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视力恢复和住院时长以及舒适度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优质护理后在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对所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67%,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