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8日武汉“解封”了,接下来3个月的“疫后消化期”,对企业来说困难更大。
杭州的武林路上有很多餐饮店、服装店都开了,但店面门可罗雀。关店的时候能跟房东申请减点房租,现在开店了,减免房租希望渺茫,同时还要增加人力成本,运营成本会比往常多。
那么在复苏期,企业应该找到哪些着力点慢慢恢复体能呢?
有人说: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因为危机给了我们一次正视现状的机会,同时也给我们改变自己的机会。过去将近70天里,中国的产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学习使用企业服务软件。多年后回首2020年,我或许会把这一年定义为“中国企业服务软件元年”。企业线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早就具备了,只是疫情暴发后,企业和员工对信息化工具、在线学习模式的理解和认知,以及每一个人的数字化学习能力,都提前了3到5年。
第二,是企业与消费者关系重构。比如一家门店的店长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直播社交的方式与消费者连接。线上直播互动可以有效地增加潜在用户,除此以外,利用大数据,在品牌的CRM系统里调出参加过直播的用户数据,然后通过商家渠道告诉消费者:有一款新产品,你愿不愿意成为我们的第一批试用者?
以前这种行为模式只有通过广告和店面销售的方式才能完成,但是如今通过互联网和直播平台,企业与消费者新的交互方式产生了。
再者,我们发现成功都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如果企业原本没有建立这套CRM系统和ERP系統,没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是无法发动一个大规模的线上营销活动的;如果一家Ai企业没有提前做好Ai智适应产品及线上线下双栖的OMO模式,它也无法快速完成线上线下的融合。这次疫情也警醒了一些企业:如果你没有进行数字化系统建设,那你可能会来不及变化。
中小企业也可以学习数字化营销,利用这些工具、方式来管理企业。第三方的企业服务工具并不神秘。对于个人而言,这一次是对中国消费者群体的多方位“教育”。疫情暴发后,人们重新思考财富、家庭、健康……消费者观念变化,生产者也要跟上。
消费者或许会更谨慎消费。虽然他还是会去旅游、买车、买家具,但他会想想,自己在过去三个月都没赚到什么钱,企业也没怎么开张,选东西就会更谨慎一些。
当他更谨慎的时候,也就会更偏向优质消费。倒闭潮后,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会越来越好。
消费者还会越来越注重体验。比如门店,不仅仅是卖产品的店,而且把商品代表的生活品质短暂地复原在门店中,让消费者看到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一个商品,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
我们常说,一块石头崩裂了,有人很绝望,有人看见了缝隙中透出的光,我们要成为看到光的人,不要浪费了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