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改变室内环境条件,使用主观问卷填写和生理参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温度水平下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对青年受试者环境感知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的综合作用影响.16名身体健康的青年受试者暴露于12种不同工况下,环境变量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结果显示,照明色温对受试者的热感觉投票和空气质量评价有明显影响.冷光使热感觉投票降低,空气质量评价提升.在22℃和28℃时,照明色温对感知空气质量投票有显著影响(p<0.05).在3个温度水平下,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的交互作用均对脉率的变化影响显
【机 构】
: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改变室内环境条件,使用主观问卷填写和生理参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温度水平下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对青年受试者环境感知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的综合作用影响.16名身体健康的青年受试者暴露于12种不同工况下,环境变量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结果显示,照明色温对受试者的热感觉投票和空气质量评价有明显影响.冷光使热感觉投票降低,空气质量评价提升.在22℃和28℃时,照明色温对感知空气质量投票有显著影响(p<0.05).在3个温度水平下,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的交互作用均对脉率的变化影响显著(p<0.05).仅在28℃时,发现照明色温对血氧饱和度产生显著影响(p<0.05).受试者出现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的比例与室内空气温度呈正相关.在18℃时,眼部不适症状的出现与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色温的交互作用显著相关(p<0.001).
其他文献
墨子是鲁阳人,担任过宋国的大夫,被子冉设计成为囚徒.作为墨子的朋友,公输班曾经两次让楚国攻打宋国,都被墨子制止.但墨不是他的姓氏,也与刑罚无关.
在《金瓶梅》的研究中,语言研究一直是个热点,原因之一与其强烈的口语化特征有关,另外一点是在传抄与刊刻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错讹,包括部分形误、音误(或音借)的字词,尤以形误为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近年语言学者杨琳先生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对这些问题加以考释,纠正了多种校本及词典中的相关错误,表现了一个训诂学者的深厚功力.但其研究结论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的则是明显的误读误释.笔者不揣谫陋,捡出若干条与杨琳先生切磋.
《金瓶梅》反映了堕落时代市民社会的面影.即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人们的生存状况和心态流变.小说中的各色人等都是用来表现人世间的种种荒悖、喧嚣和惨烈.从小说发展史上来观照,笑笑生过早地、敏感地触及了缙绅化过程中的资本动力,让人们闻到了充满血腥味的恶臭!
印度古人将南亚次大陆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中国古人对此表示认同,并按汉语汉字的表达习惯提出“五天竺”的概念.法显游学印度首次考察了“五天竺”的部分地区并写出记录.玄奘周游印度后将“五天竺”改为“五印度”,并详细记录了五印度的划分情况.
为探讨云南威灵仙锌、铜、锰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及评价其健康风险,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威灵仙水煎液中锌、铜、锰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威灵仙原药、水煎液和水溶态、醇溶态中锌、铜、锰的质量比,并对3种微量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威灵仙原药中锌、铜和锰元素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0.10 μg/g、21.44 μg/g和 372.74 μg/g,其中锰质量比约为锌质量比的37倍;水煎液锌、铜和锰元素平均质量比分别为3.27 μg/g、3.79 μg/g 和66.47 μg/g,
斯特拉霍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为莫逆之交,源自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斯特拉霍夫论《罪与罚》的文字中.批评家从虚无主义这一角度人手,剖析了拉斯科利尼科夫这一形象的本质,更在此基础上指出小说的意义在于通过苦难寻找救赎.虚无主义与生活、苦难与救赎是斯特拉霍夫评论的关键词,这一论述对此后的白银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产生了潜在而又巨大的影响,但因批评家所持的保守主义者身份,这一点通常为研究界所忽略.
为解决亚甲基蓝对水体污染问题,以海藻酸钠水凝胶为骨架,结合磁性Fe3O4,制备磁性海藻酸钙凝胶球,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pH值、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因素对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的效果影响,并通过经典的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磁性Fe3O4成功负载到海藻酸钙凝胶球上,制备了磁性强但孔径分布很窄的介孔材料;从吸附剂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可知,—OH和—COOH参与了对污染物的吸附.在pH=8时,以吸附剂投加量1.0 g/L吸附处理亚甲基蓝的质
文本阅读和书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实现自我建构、思想外化和主体互动的重要方式.在《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超人”学说以文本书写的形式呈现,暗蕴着对于拿破仑式英雄人物“摹仿的欲望”,导向更有深度的人际交往.共读《福音书》,对他和索尼娅的精神走向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本书写与阅读阐释的交缠叠合,使小说的情节线索缀合得更加精巧缜密,同时也体现了作家表现“思想的人”的创作意旨和整合多元文本的卓越才能.
体裁是诗学和文学史的交汇点,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俄罗斯文学中所特有的体裁“中篇小说”(повесть)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内涵.体裁是呈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思想的重要方式,他总是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清晰的体裁定位.在作家六部“中篇小说”的创作历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孜孜不倦地探索小说艺术,继承体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在叙事的深层结构、时空机制和作品结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中篇小说”诗学特色.他的创作历程成为这一体裁典范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五部长篇小说各有其形象体系,但分属于不同小说的某类人物却存有相似的精神内质,形成跨文本的互相映照的形象序列.同序列形象的精神特征在小说创作系统中逐步得到丰富与强化,既构成了五部小说关于自由主题的演进之基础,又使得后期五部小说在形象与主题方面具有整体联动性.动态式的形象与主题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书写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与文化选择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