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趣导图是组织和表征发散思维的一种图形技术,目前已经被利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本文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了解了小学低年龄段阅读情况,并分析了童趣导图在阅读活动中所占的优势,通过社团课辅导生学会思维导图绘制,并在阅读课堂中构建集体统一与小组协作两种模式,进而对童趣导图在阅读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利用童趣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阅读记忆。
【关键词】童趣导图;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68-02
一、利用童趣導图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提高思想的拓展,情感的熏陶,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阅读,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于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很多班级缺乏阅读氛围,学生对阅读兴趣较低,没有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导致最终阅读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难以理解题意,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表达不清等,如果不加强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从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将其利用于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枯燥的文字变为彩色的,容易记忆的,且具有一定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发展性思维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把握材料内容,进而提升阅读速度和能力。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结构,用于优化组织,储存信息的思维工具,在上世纪60年代,由托尼巴赞创造了一种笔记方法,它将思维导图概括为能够将焦点集中于中央图形上,主题的分干可以也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分支有一个关键的图形后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对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可以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并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的连接结构,可以说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就是树状结构的。
三、童趣导图运用于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实践策略
首先分析当前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识字量已经满足阅读量的需求,且年龄在十岁左右,刚步入少年期,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记忆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均能够满足阅读需求。在针对学生阅读情况展开调查时,我们挑选了三年级一班共计50名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采用小学生阅读兴趣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共涉及30道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低,有30%的学生阅读量不大,而有31%的学生表示相比起阅读书籍来说,更喜欢看电视。其次,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弱,有35%的学生表示很难记住文章内容,有28%的学生认为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在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检测时,我们采用阅读前测测试题进行测试,该测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从利用童趣导图在阅读活动中所占的优势来看,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应用于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能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来判断学习效果,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人的思维是放射性的,而思维导图就是能够将这种方程性思维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它能够从复杂事物中找到重点,并作为中心点,由中心点衍生多个分支。随着知识的拓展再进行分支扩散,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析文章思路。其次,能够促进阅读内容的记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中,可以将一个版块和主题进行有效联系,由于思维导图遵循着简单,易被接受的规则,具有发散的图形特征,以及丰富的色彩,因此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最后,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自己的思考,想法,并对思维导图进行随时梳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思考,并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先确定中心主题,通过阅读文章,找到文章的核心关键词,将主题写中间,并绘制一个图像代表目标,使用至少三种颜色能够刺激视觉流动,强化头脑中图像的印象。其次,需要找关键词确定主要分支,这些分支可以根据颜色不同,粗细不同进行区别,便于以后阅读。其次,需要整理分支,进行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的绘制。最后,要联想关键图和关键词,应当有相应的想象图像,可以是立体的,最好是三维图图像,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加强创新性思维。最后要进行上色,各种分支能够贯穿思维导图的始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思维导图的制作要点,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内容,该阶段材料结构层次比较少,注意较少。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等到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少量板书给予指导,降低思维导图制作难度,保持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兴趣。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增加文章的阅读难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善思维导图,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应当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发现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
四、实践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利用童趣导图能够有效提升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该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理清阅读思路,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和创造新思维,提高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从学生阅读兴趣来看,在学期末完成阅读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个别和集体交谈,通过交谈,发现有70%的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有着浓厚的兴趣,很乐意接受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但是多数的学生认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自己的图案颜色方式去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其次,从学生的阅读计水平上来看,通过对学生阅读之后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小结
总而言之,将童趣导图有效运用于小学低段阅读活动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曾茜茜.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8):13-17.
[2]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童趣导图;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68-02
一、利用童趣導图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提高思想的拓展,情感的熏陶,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阅读,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于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很多班级缺乏阅读氛围,学生对阅读兴趣较低,没有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导致最终阅读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难以理解题意,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表达不清等,如果不加强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从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将其利用于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枯燥的文字变为彩色的,容易记忆的,且具有一定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发展性思维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把握材料内容,进而提升阅读速度和能力。
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结构,用于优化组织,储存信息的思维工具,在上世纪60年代,由托尼巴赞创造了一种笔记方法,它将思维导图概括为能够将焦点集中于中央图形上,主题的分干可以也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分支有一个关键的图形后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对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可以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并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的连接结构,可以说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就是树状结构的。
三、童趣导图运用于小学低段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实践策略
首先分析当前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识字量已经满足阅读量的需求,且年龄在十岁左右,刚步入少年期,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记忆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均能够满足阅读需求。在针对学生阅读情况展开调查时,我们挑选了三年级一班共计50名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采用小学生阅读兴趣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共涉及30道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低,有30%的学生阅读量不大,而有31%的学生表示相比起阅读书籍来说,更喜欢看电视。其次,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弱,有35%的学生表示很难记住文章内容,有28%的学生认为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在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检测时,我们采用阅读前测测试题进行测试,该测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从利用童趣导图在阅读活动中所占的优势来看,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应用于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能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来判断学习效果,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人的思维是放射性的,而思维导图就是能够将这种方程性思维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它能够从复杂事物中找到重点,并作为中心点,由中心点衍生多个分支。随着知识的拓展再进行分支扩散,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分析文章思路。其次,能够促进阅读内容的记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中,可以将一个版块和主题进行有效联系,由于思维导图遵循着简单,易被接受的规则,具有发散的图形特征,以及丰富的色彩,因此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最后,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自己的思考,想法,并对思维导图进行随时梳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思考,并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先确定中心主题,通过阅读文章,找到文章的核心关键词,将主题写中间,并绘制一个图像代表目标,使用至少三种颜色能够刺激视觉流动,强化头脑中图像的印象。其次,需要找关键词确定主要分支,这些分支可以根据颜色不同,粗细不同进行区别,便于以后阅读。其次,需要整理分支,进行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的绘制。最后,要联想关键图和关键词,应当有相应的想象图像,可以是立体的,最好是三维图图像,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加强创新性思维。最后要进行上色,各种分支能够贯穿思维导图的始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思维导图的制作要点,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内容,该阶段材料结构层次比较少,注意较少。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等到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少量板书给予指导,降低思维导图制作难度,保持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兴趣。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增加文章的阅读难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善思维导图,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应当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发现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
四、实践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利用童趣导图能够有效提升低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该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理清阅读思路,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和创造新思维,提高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从学生阅读兴趣来看,在学期末完成阅读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个别和集体交谈,通过交谈,发现有70%的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有着浓厚的兴趣,很乐意接受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但是多数的学生认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自己的图案颜色方式去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其次,从学生的阅读计水平上来看,通过对学生阅读之后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小结
总而言之,将童趣导图有效运用于小学低段阅读活动中,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曾茜茜.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8):13-17.
[2]边会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