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提问的几个方式
(1)填空式。这是教学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操作简便,有经验的教师用这种方法来复习旧的知识。如be good_;help sb_sth;The opposite of near is_等。学生对这种方式津津乐道,无须动多大脑筋,无须花费太多时间,教师可以大面积提问,知识点密集,回答人次密集。
(2)回答式。这是讲授新课时课堂过渡的一种手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当然已不再是填一个词了,而要根据句型特点、时态、人称等做出简单或详细的回答。如,
问:Are they workers or soldier?答: They are workers.
问: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teacher?答:They are helpful and friendly……
这相对来说稍微复杂了点,检查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3)归纳式。这是复习旧知识时常用的方式,属于较高层次的提问,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熟、多,归纳得要准、全,于问题的本质之外,甚至离题万里,这有两种可能,要么问题过于容易,不能引起注意,要么过于困难,启发不到位。此时,教师应当顺其自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与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问题,把握住提问的内容难易,恰到好处,有的放矢提出问题,这就能使得思维逐渐明朗。
(4)探究式。这是富有挑战性的一种方法,使学生不只停留在理解和掌握的层面上,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要求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取果子,这样的理解较为深刻,尤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学生能饶有兴趣地参与,有时不能游刃有余。可以用看得到、用得着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突发奇想。这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排除理解上的障碍,为新的语言知识学习创造条件。
二、影响提问以及提问效果的几个因素
(1)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可小视。身体语言,包括眼神、说话的语气、手势等对提问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种信任的语气,一个烘托状的手势,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时,不妨鼓励一下“Don’t be afraid. I believe you can.”学生答非所问时,不妨“Would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教师不经意的言行却给了学生莫大的动力和信心。
(2)提问的火候。提问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把握分寸,更要看准时机。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随意发问,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上。出现了一般现在时,假如教师只是出示一两个例句,紧接着提问,让学生说出它的结构与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为时尚早。倘若分门别类不同人称、不同动词举上几例,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启发,引导学生尝试归纳,就有可能奏效,不致让应当很成功的问答夭折在萌芽之中。
(3)提问的内容与角度。由于职业中学学生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学习过程中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或枝节问题所纠缠,过于肤浅,以致使问题始终游离于表面,不能深入其里。所以英语教师应从问题的内容和角度进行多侧面的引入,采用诱导、捕捉、提高等方式提问,把枝节、表面现象点破,最大限度提高实践效益。
三、提高提问质量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适时创设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发言的情境,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创设情境应具有丰富的信息,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愿望。比如,出示三张图片,问“Which is the most beautiful. The first one, the second one or the third one?”等,用身边的例子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从而达到效果。
(2)给予思考时间。从问题的提出到回答,应该有让学生考虑的机会,从初步猜测到深思熟虑的这么一个过程,一言才出,便迫不及待地要求结果,很是不妥。因此,确保学生有一个思考问题的时间、经过,使学生不致不假思索,信口开河,甚至机械地照搬某个答案,不做深层的考虑。“学而不思则罔”,不考虑,答案就是粗浅的、毛糙的、交差事式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思考方式,影响思考质量,做什么都显得毫无意义。
(3)善于把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探索解决的问题。如: Sum up the changes of the comparison and superlative of adjectives.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possessive pronouns.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了技巧,一定会给课堂增添精彩。
一、提问的几个方式
(1)填空式。这是教学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操作简便,有经验的教师用这种方法来复习旧的知识。如be good_;help sb_sth;The opposite of near is_等。学生对这种方式津津乐道,无须动多大脑筋,无须花费太多时间,教师可以大面积提问,知识点密集,回答人次密集。
(2)回答式。这是讲授新课时课堂过渡的一种手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当然已不再是填一个词了,而要根据句型特点、时态、人称等做出简单或详细的回答。如,
问:Are they workers or soldier?答: They are workers.
问: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teacher?答:They are helpful and friendly……
这相对来说稍微复杂了点,检查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3)归纳式。这是复习旧知识时常用的方式,属于较高层次的提问,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熟、多,归纳得要准、全,于问题的本质之外,甚至离题万里,这有两种可能,要么问题过于容易,不能引起注意,要么过于困难,启发不到位。此时,教师应当顺其自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与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问题,把握住提问的内容难易,恰到好处,有的放矢提出问题,这就能使得思维逐渐明朗。
(4)探究式。这是富有挑战性的一种方法,使学生不只停留在理解和掌握的层面上,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要求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取果子,这样的理解较为深刻,尤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学生能饶有兴趣地参与,有时不能游刃有余。可以用看得到、用得着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突发奇想。这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排除理解上的障碍,为新的语言知识学习创造条件。
二、影响提问以及提问效果的几个因素
(1)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可小视。身体语言,包括眼神、说话的语气、手势等对提问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种信任的语气,一个烘托状的手势,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时,不妨鼓励一下“Don’t be afraid. I believe you can.”学生答非所问时,不妨“Would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教师不经意的言行却给了学生莫大的动力和信心。
(2)提问的火候。提问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把握分寸,更要看准时机。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随意发问,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上。出现了一般现在时,假如教师只是出示一两个例句,紧接着提问,让学生说出它的结构与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为时尚早。倘若分门别类不同人称、不同动词举上几例,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启发,引导学生尝试归纳,就有可能奏效,不致让应当很成功的问答夭折在萌芽之中。
(3)提问的内容与角度。由于职业中学学生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学习过程中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或枝节问题所纠缠,过于肤浅,以致使问题始终游离于表面,不能深入其里。所以英语教师应从问题的内容和角度进行多侧面的引入,采用诱导、捕捉、提高等方式提问,把枝节、表面现象点破,最大限度提高实践效益。
三、提高提问质量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适时创设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和发言的情境,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创设情境应具有丰富的信息,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愿望。比如,出示三张图片,问“Which is the most beautiful. The first one, the second one or the third one?”等,用身边的例子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从而达到效果。
(2)给予思考时间。从问题的提出到回答,应该有让学生考虑的机会,从初步猜测到深思熟虑的这么一个过程,一言才出,便迫不及待地要求结果,很是不妥。因此,确保学生有一个思考问题的时间、经过,使学生不致不假思索,信口开河,甚至机械地照搬某个答案,不做深层的考虑。“学而不思则罔”,不考虑,答案就是粗浅的、毛糙的、交差事式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思考方式,影响思考质量,做什么都显得毫无意义。
(3)善于把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探索解决的问题。如: Sum up the changes of the comparison and superlative of adjectives.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possessive pronouns.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了技巧,一定会给课堂增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