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教材教学案例谈“模型思想”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n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倡导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一种基本建模培养模式。本文仅就新教材即《义务教育教科书》一、二年级数学中的教学案例谈这一思想的培养。
  【关键词】新教材 教学案例 模型思想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23-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其中有两个全新的数学思想,即:模型思想和数学思想。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意识,也是一个过程。《标准(2011)》中倡导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一种基本建模模式。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获得了大量的数学模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构建数学模型思想,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并要认真探究的课题。
  一、巧设情境,感知模型
  所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是要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典型而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地接触现实问题原型,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教学案例片段1:加法的认识
  师:(出示图片)我们的好朋友乐乐正笑眯眯地给大家出问题呢!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我知道!乐乐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手拿了2支铅笔,她想问大家:把两只手里的铅笔合起来,一共是几支铅笔?
  师:你说对了!那同学们知道一共有几支铅笔吗?
  师:好,我们像乐乐这样拿出铅笔来。一只手拿3支,一只手拿2支,准备好了吗?现在把两只手的铅笔合起来,数数看,一共有几支铅笔?
  生:5支。
  师:太好了!你们帮乐乐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3个小圆片放在桌面上,再拿出2个圆片,代表另一只手里的2支铅笔,现在,把圆片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片?
  生:5个!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还能用其他的学具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生1:我想摆出2个小方块,再摆出3个小方块,一共是5个小方块。
  师:刚才,我们用做一做、摆一摆的方法都知道了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起来是5支铅笔。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就是3+2=5。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些数学问题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算式表示。
  这是一个基于铅笔的问题情境,案例中,教师为了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情境,再次对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的教材图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气球图,改成铅笔图。我想,这样的设计更适合我们实际课堂的教学操作,让这一情境变成学生的实际情境,把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数学的构建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合并”的思维活动,形成了对加法运算的建构。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谈到数学思想方法略显得深奥了一点,但教师总结得到“我们解决的这些数学问题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算式表示”已经足够了。
  二、实践操作,建构模型
  学生已经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了,但还不够,还需从实践上进一步进行操作,进一步建构模型思想。
  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在计算教学方面作出的改进,在重视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过程的演示和表达,就这点对培养符号化的数学模型是极有帮助的!例如,在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相加、减法》单元,还无需用到竖式计算。教材通过小棒的实践操作,再到与小棒图相对应的计算步骤分解图(此前的旧教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没有这么明确的分解步骤),给学生呈现了生动的计算过程。具体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学时,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思考过程渗入到明确的计算步骤分解图中,显得格外有兴趣。
  教学案例片段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
  师:(出示教材图)创设情境,得出算式: 36-8。
  师:(板书)从之前的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引入,制造认知冲突。
  生1:因为6减8不够减,就用30-8等于22,22再加上6就等于28。
  师:在算30-8时,你们也是把3捆小棒全拆开后再减去8的吗?
  生2:不是,我是把30分成20和10,用10减8等于2,再用2加20再加6就等于28。
  师:很好,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必要把3捆小棒全部拆开,而是只要拆开1捆(10根)减去8就行了。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吗?
  生3:有。把36分成26和10,10减去8等于2,2再加26等于28。
  师:还有其它算法吗?
  生4:……
  生5:……
  首先,我们应该对这几种方法背后的思考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生1的方法算理上没什么问题,但教师适时从小棒的实际操作角度方面进行设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不会把36里面的3大捆小棒(30)全部拆开后再减8?从而引出之后的生2、生3的“破十减”的方法。最后,优化出生3、生4的两种方法。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在有的放矢中优化计算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逐步推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思考、发现、探究,构建了100以内减法“破十”的数学模型。
  三、解决问题,运用模型
  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后,建模并未结束,教师还要变换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此来深化模型的内涵,拓展模型的外延。
  1、变换问题情境,应用模型。
  教学案例片段3:加法的初步认识(紧承案例1)
  师:同学们,你们能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加法问题吗?
  师:同学们找到的加法问题真不少!下面,我们到淘气家里找一找,那里也有很多加法问题。
  正是在学生建立并理解了加法运算模型的基础上,教师又呈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淘气家里的各种物品的情境,这实际是一个蕴含了多种同类事物的数量关系,进而应用加法运算模型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情境。当学生面对这一情境时,就会通过认真观察,自觉地在复杂事物中对同类事物在不同的空间情境下进行分类,抽象出数量,并建立数量关系。这实际上恰恰是让学生经历了“应用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
  2、运用直观模型,解决问题。
  在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中,特别重视图示作为数学模型的表达载体,如二年级上册的《乘法》单元的解决问题和二年级下册的《除法》单元的解决问题,都注入了画图策略作为加法、乘法、除法数学模型的表达载体,这些形象的图示,可以看成是加法、乘法和除法的直观模型,让低年级的学生更轻松地“应用模型——求解验证”。
  因此,教师应在进行教学建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会用各种方式,对自己模型思想进行诠释。下面是本班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直观模型图来解决问题的情况:
  总之,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面对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想,不要惧怕,要勇敢面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
其他文献
【摘 要】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即教师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了解学生,弄懂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内容科学、办法适当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目的明确 内容科学 办法适当 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目的了解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IST支原体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剂盒,对58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以及
目的研究广东沿海地区冬季低温对当地中华按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2月份采集广东沿海某地吸饱血中华按蚊8只,分组分别在低温(冬季室温12~22℃)和控温(25±1)℃条件下产卵
产城融合是新城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目标,其内容涉及到居住、产业、生态、服务等四大空间新城内部、以及新老城之间的融合关系。对广东韶关市芙蓉新城的产城融合效应进行实证分
【摘 要】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根据现今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的目标要在培养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单纯的知识文化水平的上升扩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而现今各学科的教学之间的融合给教学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初中体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和身体素质和体育思想为主的一门实践性学科,在新的教育情形下,对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进行探究和分析,这将对初中体育今后的发展有着实质性的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美术学科的教育工作者的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改革的魅力,灵魂深处隐藏的对美的追求与执着被强
为解决农民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需求分析尤为重要,做好需求分析是提高农民培训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农民培训不同的需求主体及其不同的需求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
【摘 要】 pairwork的合理运用能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使教和学的关系更加和谐和优化“pairwork”,即:“对子活动”,也叫“伙伴活動”,是新教材的一个教学步骤。众所周知,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pairwork”运用起来并不那么简单,下面就我几年来的有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及看法:  【关键词】 教学步骤;积极性;交际能力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不能施行Ⅰ期根治术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研究组48例)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45例),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64例血透患者抗HGV和HGV-RNA,并同时检测抗HCV、HCV-RNA、HBsAg和抗HBc.结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