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肉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同学群里,有人发照片,晒我们洛宁老家的一种特色吃食——粉蒸肉,惹得很多吃不上的同学,口水直流。
  我不作声,眼睛盯着照片看。
  突入眼,是一团团又一根根细粉呈现在眼前,但它色泽太晶莹太剔透,带着弹性带着嚼劲儿,一下子就吸引了正空着的胃;接着看,就发现散在碗里的红肉块,裹在薄薄面层里,透着淡淡的粉,像是一个被初恋刚洗蒸了的小女子,你的一个眼神递过去,她的脸就回应你一个羞羞羞;不用看,我知道里面还有白肉块,但我却总视它不见,它大概也觉得委屈,想不通为什么总不招我待见。然而,我个人的好恶,并不影响那碗粉蒸肉整体散发出的诱惑感。
  于是,我也偷偷把口水往下咽了咽。
  平时虽不常吃,也是不缺这口的。
  前些年,是母亲做,姐姐做;而现在是婆婆做,小姑子做。在我这里或者我回到家里,她們总会抽出一晌,蒸一笼粉蒸肉。像天下所有人,给你做一顿好吃食,便是亲人间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体现。
  不过,童年里的粉蒸肉,却是一年里最最奢侈的美餐。
  记忆里,在我们家,平时根本就吃不上肉,就连过年做的饺子馅儿,也是细粉豆腐拌着大量的红萝卜白萝卜。然而粉蒸肉,每年春节却定能吃上一碗。
  等把所有亲戚走完,家里总会剩出一块不知串了多少家门最终宠幸到我们头上的礼猪肉。某个中午或者夜晚,母亲就会把它拿出来,开始做粉蒸肉。
  第一步:晒干的红薯细粉,开水泡软,礼猪肉切小块,大葱切段;
  第二步:食材入盆,加调料,手抓匀;
  第三步:撒面粉,肉块、粉条、葱段裹匀。
  做完这一切,母亲还会擀出一张薄薄面皮儿,垫在箅子最下方。最后,材料上箅,点火笼蒸。
  当然,拌面粉也是个技术活儿。不能太少,少了会让肉块和细粉失去特有的鲜嫩劲道;不能太多,多了不仅影响颜值,也像在吃面团子,完全没了印象之美。
  上笼之后,父亲登场,坐在灶前,只把柴火烧得啪啪响。等肉香入鼻锅盖都还没揭开,我们拿着大碗伸着胳膊已经站在了父亲跟前。
  如果幸运,粉蒸肉最上面再放两根肋骨,那简直会把我们馋成小狗。全然不顾刚出锅时的热烫,没等父母喝止,小手已经抢到了骨头(其实被母亲剔过的肋骨差不多已经没了肉),两眼放着亮光,细致再细致地把骨头缝里的肉撕掉吃净。
  对粉蒸肉,不仅我们孩童吃得欢,父母亲脸上也是一副幸福样儿。父亲喜欢蹲在屋里的某一角,大口大口吃得一声响;母亲则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嚼着饭香一边眼睛盯着某一处,似乎早已神游四方。
  前不久,还吃了一次粉蒸肉。
  那是五一假期在老家,临走前的清晨。
  当我走出房屋,站在弥漫着槐花香的院子里,准备刷牙洗脸的时候,婆婆端出一箅子粉蒸肉,站在我面前。
  她笑着说:赶紧洗好,准备吃饭。
  虽然,我早已丰盛的胃再也没有当年那般眼馋,但我也笑着说:呀,粉蒸肉!好,我抓紧洗完。
其他文献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你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  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  你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你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你是一个老实人。和我母亲第一次见面那天,你很难堪。因为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剛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你的帮衬。  说实
期刊
明朝出了一个张居正!  张居正的基因来自于湖北江陵一对普通农民。他的父母沉默寡言,一生能够亲近的只有土地,连县令从来也没见过,也从来没指望儿子当官,哪怕是县令。然而,张居正从小就“野心勃勃”,梦想当一个响彻云霄的政治家。虽说父母遗传基因并不算优异,可他却聪明伶俐,少年时就被冠以“神童”。12岁时,他到荆州府报考,知府对他的才学大为赞赏,并对他寄予厚望:有朝一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官员。16岁时,张居正
期刊
韩非的毛病是口吃,说话不大利索。可他又有一个绝活,就是著述功力不错。韩非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很少动口跟人争辩,多以纸墨与人交流。这在百家争鸣的环境中,他多少有点尴尬,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成全了他的君子之风。    韓非是战国末期韩国公子,属于高干子弟。韩非后来载入中国的历史,并不是因为家庭背景,有个当国君的父亲。韩非笔墨气势磅礴,思想如泉涌水。正是凭借一副头脑,一管笔,韩非曾在长江流域上叱咤风云。
期刊
每年的流行色是时尚圈、流行色组织里多个大佬,选在某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找好一间屋子,几番讨论,最终综合意见决定出来的。  听起来像个笑话,但流行色确实是人为“造”出来的。  从大佬开会到普通民众穿上流行色衣服,大体是这么个流程:  1.三大流行色组织TCCA、CMG、ICA的相关人员,一般包括全球著名的权威色彩研究机构Pantone(潘通)的人,CSI(做纺织色卡和流行色的机构)的设计师、时尚圈里
期刊
张幼仪和陆小曼曾共同参加过一个饭局,胡适做东。张幼仪说,她弄不清胡适出于什么心理把她和新婚的徐志摩、陆小曼夫妇请到一个饭局上。但她觉得自己得去,去了,会显得“有志气”。她的意思大概是,让世人看看,她并不是一个落寞到不敢面对的弃妇。  饭局上,陆小曼喊徐志摩“摩”“摩摩”,徐志摩喊她“曼”或者“眉”。张幼仪想起徐志摩以前对自己说话总是短促而草率,她于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沉默。  多少年后,她对侄孙女张
期刊
一  在华语流行乐坛,李宗盛应该是神一样的一个存在,我就不在这里浪费口舌介绍他了,万一说错话了还会被人挑刺。我们只需要达成一个共识“李宗盛写歌非常厉害”就可以继续下面的话题了。  华语乐坛有很多写歌词的高手,但是李宗盛是一个特别奇怪的另类——他没怎么受过教育。  他的最高的学历是新竹私立明新工业专科学校,肄业,也就是沒毕业。而且他的专业跟音乐没有丝毫的关系,电机。  我对台湾的专科教育不是很了解,
期刊
受评书、戏剧、电影及电视剧等影响,杨家将的声威在普通人眼里那是神威无比的——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其实,杨家将并不仅仅是传说,历史上真有杨家一门忠烈御敌。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
期刊
朱元璋出身寒微,年轻时遭世艰苦,饥馑相仍,虽父母俱在,却无力奉养。十七岁时,父母双亡,更是“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明太祖集》卷一四,《皇陵碑》)。每念及此,他常“感怆泣下”,泪流不止。    登基后,他虽欲以天下奉养父母却不可得,于是便在凤阳为父母大修皇陵,在泗州(今江苏盱眙)为祖父母大修祖陵,并在京师修建太庙,在宫中修建奉先殿,按时致祭,以展孝思,而垂范天下。  为了向臣民灌输孝亲思想,朱元璋
期刊
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公元353年,王羲之被扬州刺史殷浩举荐,出任会稽郡郡守,领右军将军。王羲之上任的第二年,会稽郡遭逢特大旱灾,田里庄稼颗粒无收。一些商贾富绅,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百姓们买不起粮食,只能吃树皮、草根度命。  身为会稽郡的最高长官,王羲之立刻写了一份奏章上书朝廷,请求“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而,晋穆帝却以会稽郡官仓中的粮食乃是储备的军粮为由,驳回了王羲
期刊
中国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习惯了一种基于孝顺和等级制度的相处模式。这种模式放在今天的环境里已不太适用。年轻一代更适应现代社会,在和父母的关系上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一转眼,就到了90后也开始焦虑父母养老问题的时候,更不用说既要给父母养老,也开始考虑自己如何养老的70后、80后了。  可不是么,最大的90后已经27岁,他们的父母也到了50+或者60+的年纪,在他们已经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421”(三代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