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较为理想的发展路径。在经济信息沟通逐渐消除空间和时间距离后,已经能够很大程度上保障经济一体化的效率。所以,应在现有的机遇下,合理调整产业机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铺平道路,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不过,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复杂,涉及到各类经济信息。所以,本文将以政府合作是视角进行研讨,明确指出政府合作机构的财政、体制障碍、政绩、布局等影响发展效率的问题,最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合作视角,提出相对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政府合作;发展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削弱外围因素对市场本身的干扰。就此可以发现,政府正逐渐在模式之下,不断改善和优化职能,从而实现政府合作视角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本文在该背景深刻探讨的政府合作机制,破解制度环境对一体化经济的影响。从而在合作规则层面,提出些许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的回顾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发展趋势中必然的主流。然而,与之协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遭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在全球化之下,不能将区域协同问题剥离。区域经济一体化甚至可以作为全球协同的必要条件。严格意义上来说,以点对点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很难以真正意义实现高效率的发展。而首要完善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对接后,在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从我国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逐渐转型为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经济战略支持为指引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建设。
从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经济以大规模、高效率,甚至数以倍计的发展方式,快速由落后国家成长为发展中国家的翘楚。以整体经济实力而言,我国甚至已经在21世纪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前列。不过,这样的经济状况下,却隐藏着盲目促进发展力的弊端,即地方保护主义。正是在政策、关税等条件保护下,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才能够在短期内具备较强的经济水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向下,显然区域保护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一)行政性分权下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
权利划分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高效率发展。1978年后,我国逐步打开市场经济,中央逐渐下方财政权,以地方为主体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税收等方面的财政自由权,也由此合理促进了地方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过,中央在财政放宽之时,缺乏程度方面的控制。可以理解为,中央一次性放权背后,导致地方对财政的控制能力过强。而在地方基于渴求本地经济发展背景下,难免造成经济不足稳定的状况。例如,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过剩等。产权地方化的趋势,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定时炸弹。
(二)“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干部考核制度
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趋向可以发现。自改革开放后,“GDP”这一关键词一直不绝于耳。甚至很多普通民众都能够发现,GDP的水平嫣然成为区域经济的坐向标。但是,区域政府或是官员,在盲目发展GDP的同时,却忽略了经济的核心要素。即通过经济彻底改善我国民生状况。虽然一些省市的GPD有了明显提升,却无法真正意义上改善民生状况。甚至部分区域,因盲目发展GDP,而导致民生水平急剧下降,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在如此背景之下,在以经济作为政绩的考量目标,或是称之为政绩合法性的主导要素,或将造成区域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
臃肿的政府机构,已然成为民众对其诟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政府人力资源体系的庞大性,以及各业务之间衔接的错乱,已然对经济层面构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人力资源本身对于财政有着较大的消耗。所以,政府机构的庞大导致组织的效率低下,更因为人力问题,大量浪费地方财政。再结合上文内容,可以发现在盲目追求GDP、政绩等因素下,地方财政依然面临了较大的困境。由于财政支持的不足,也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造成影响。
(四)传统体制下遗留的工业布局
我国工业布局长期以来延续传统,坚持以整体布局为经济核心动力。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导向的自由选择机制,往往与我国早期的工业布局背道而驰。该状况也无疑会导致国内经济逐渐趋于停滞,并在工业布局背景下,逐渐消耗地方财政,从而迫使区域经济发展遭受严重障碍。所以,必须有效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产物,确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真正意义上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建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理性选择
(一)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基础的完善与体制的改革
从现有的区域经济问题来看,当务之急无疑是构建相对完善的制度。著名经济学者诺斯曾经指出:依据环境实现制度的构建,无疑于政治、法律与经济分配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仅以汉族为主。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多层面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也是中央政府所应尽的责任。所以,必须有效实现制度的构建,并不断完善其中细节,为市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政府应有效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有效解决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合理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二)合理的组织安排: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
我国政府在经济层面的管理早已遭到质疑,大量无用部门囤积,错综复杂的权责划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效率。而经济学家诺斯提出:“经济管理效率,除制度作为必备要素外,组织管理效率同样尤为重要。”所以,当前必须有效解决组织问题,明确权责划分,以市场为根本构建决策组织,深入且有效控制市场资源流动。而已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来看,为更加合理达成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必须要求政府之间予以配合,逐步消除地方保护措施,构建公平、公证的消费环境,由此在政府协调层面,实现一体化经济发展。 (三)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自愿遵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区域经济规则的构建,实质上是从两个层面出发。一方面,确保区域经济的公平性,只有构建在公平基础上的规则,才能够得到双方共同遵守;另一方面,应秉承自愿原则。即,参与到区域经济的任何个体,都应该有权对协定的规则内容抱有质疑。但是,在自愿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后,必须按照规则对自身展开管理。从两项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首先,市场化经营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而任何利益模式都无法以公平的方式对待;其次,合作模式本就不是绝对公平的环境,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将会导致在合作中弱势的一方处于被动;最后,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导向,又必须保证在平衡下,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在区域合作模式下,必须有效确立合作规则,并保障双方权益的公平。而对于该问题所存在的难度,可以参考欧盟所采取的制度,其中包括:第一,最大化激励。在发展激励促进性,使不公平因素得以消除;第二,采取严惩态度,迫使部分经济强省区域严以自律,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因此,欧盟的政府合作区域经一体化,得以相对有序的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较多的障碍。而从政府合作视角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的区域保护政策,以及地方财政过高的自由权,直接导致此类经济一体化难以有效实现。所以,本文从政府管理层面出发,深刻探讨我国区域政府在经济发展策略上所出现的问题。最终结合政府职能、经济管理规则、合作管理制度等层面,对政府合作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路径选择,并由此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先,孙文娟,何伦志.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J].开发研究,2014(01).
[2]汪后继,汪伟全,胡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规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3]谷松.建构与融合: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府际间的利益关系协调[J].行政论坛,2014(02).
[4]孙伟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简介:刘 伟(1983-),男,蒙古族,辽宁建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政府合作;发展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削弱外围因素对市场本身的干扰。就此可以发现,政府正逐渐在模式之下,不断改善和优化职能,从而实现政府合作视角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本文在该背景深刻探讨的政府合作机制,破解制度环境对一体化经济的影响。从而在合作规则层面,提出些许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的回顾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发展趋势中必然的主流。然而,与之协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遭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在全球化之下,不能将区域协同问题剥离。区域经济一体化甚至可以作为全球协同的必要条件。严格意义上来说,以点对点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模式,很难以真正意义实现高效率的发展。而首要完善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对接后,在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从我国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逐渐转型为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国家经济战略支持为指引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建设。
从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经济以大规模、高效率,甚至数以倍计的发展方式,快速由落后国家成长为发展中国家的翘楚。以整体经济实力而言,我国甚至已经在21世纪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前列。不过,这样的经济状况下,却隐藏着盲目促进发展力的弊端,即地方保护主义。正是在政策、关税等条件保护下,诸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才能够在短期内具备较强的经济水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向下,显然区域保护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一)行政性分权下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
权利划分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高效率发展。1978年后,我国逐步打开市场经济,中央逐渐下方财政权,以地方为主体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税收等方面的财政自由权,也由此合理促进了地方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过,中央在财政放宽之时,缺乏程度方面的控制。可以理解为,中央一次性放权背后,导致地方对财政的控制能力过强。而在地方基于渴求本地经济发展背景下,难免造成经济不足稳定的状况。例如,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过剩等。产权地方化的趋势,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定时炸弹。
(二)“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干部考核制度
从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趋向可以发现。自改革开放后,“GDP”这一关键词一直不绝于耳。甚至很多普通民众都能够发现,GDP的水平嫣然成为区域经济的坐向标。但是,区域政府或是官员,在盲目发展GDP的同时,却忽略了经济的核心要素。即通过经济彻底改善我国民生状况。虽然一些省市的GPD有了明显提升,却无法真正意义上改善民生状况。甚至部分区域,因盲目发展GDP,而导致民生水平急剧下降,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在如此背景之下,在以经济作为政绩的考量目标,或是称之为政绩合法性的主导要素,或将造成区域社会的不稳定性。
(三)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
臃肿的政府机构,已然成为民众对其诟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政府人力资源体系的庞大性,以及各业务之间衔接的错乱,已然对经济层面构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人力资源本身对于财政有着较大的消耗。所以,政府机构的庞大导致组织的效率低下,更因为人力问题,大量浪费地方财政。再结合上文内容,可以发现在盲目追求GDP、政绩等因素下,地方财政依然面临了较大的困境。由于财政支持的不足,也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造成影响。
(四)传统体制下遗留的工业布局
我国工业布局长期以来延续传统,坚持以整体布局为经济核心动力。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导向的自由选择机制,往往与我国早期的工业布局背道而驰。该状况也无疑会导致国内经济逐渐趋于停滞,并在工业布局背景下,逐渐消耗地方财政,从而迫使区域经济发展遭受严重障碍。所以,必须有效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产物,确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真正意义上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建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理性选择
(一)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基础的完善与体制的改革
从现有的区域经济问题来看,当务之急无疑是构建相对完善的制度。著名经济学者诺斯曾经指出:依据环境实现制度的构建,无疑于政治、法律与经济分配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能仅以汉族为主。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多层面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也是中央政府所应尽的责任。所以,必须有效实现制度的构建,并不断完善其中细节,为市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政府应有效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有效解决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合理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二)合理的组织安排: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
我国政府在经济层面的管理早已遭到质疑,大量无用部门囤积,错综复杂的权责划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效率。而经济学家诺斯提出:“经济管理效率,除制度作为必备要素外,组织管理效率同样尤为重要。”所以,当前必须有效解决组织问题,明确权责划分,以市场为根本构建决策组织,深入且有效控制市场资源流动。而已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来看,为更加合理达成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必须要求政府之间予以配合,逐步消除地方保护措施,构建公平、公证的消费环境,由此在政府协调层面,实现一体化经济发展。 (三)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自愿遵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区域经济规则的构建,实质上是从两个层面出发。一方面,确保区域经济的公平性,只有构建在公平基础上的规则,才能够得到双方共同遵守;另一方面,应秉承自愿原则。即,参与到区域经济的任何个体,都应该有权对协定的规则内容抱有质疑。但是,在自愿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后,必须按照规则对自身展开管理。从两项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首先,市场化经营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而任何利益模式都无法以公平的方式对待;其次,合作模式本就不是绝对公平的环境,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将会导致在合作中弱势的一方处于被动;最后,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导向,又必须保证在平衡下,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在区域合作模式下,必须有效确立合作规则,并保障双方权益的公平。而对于该问题所存在的难度,可以参考欧盟所采取的制度,其中包括:第一,最大化激励。在发展激励促进性,使不公平因素得以消除;第二,采取严惩态度,迫使部分经济强省区域严以自律,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因此,欧盟的政府合作区域经一体化,得以相对有序的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较多的障碍。而从政府合作视角来看,由于长期以来的区域保护政策,以及地方财政过高的自由权,直接导致此类经济一体化难以有效实现。所以,本文从政府管理层面出发,深刻探讨我国区域政府在经济发展策略上所出现的问题。最终结合政府职能、经济管理规则、合作管理制度等层面,对政府合作视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路径选择,并由此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先,孙文娟,何伦志.推动“上合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J].开发研究,2014(01).
[2]汪后继,汪伟全,胡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规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3]谷松.建构与融合: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府际间的利益关系协调[J].行政论坛,2014(02).
[4]孙伟琰.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合作视角[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简介:刘 伟(1983-),男,蒙古族,辽宁建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