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P技术在招生录取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福建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inf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招生录取数据在高校工作中的应用效率,发挥原始数据对其他工作的推进和参考作用,从专业设置、录取专业志愿序号角度分析高校招生录取数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录取原始数据,探讨在VFP中修改数据表结构、合并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以及转换数据格式的方法.实践表明,用此方法得到的数据统计表能够满足高校制订招生计划和专业调整方案等工作的需求.
其他文献
基于TSMC 180 nm CMOS工艺,提出了一种振荡频率为2~3 GHz的宽频率范围、低相位噪声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VCO).采用双平衡吉尔伯特混频结构,将单子带5~6 GHz压控振荡器与固定频率3 GHz压控振荡器进行下混频,可得到振荡频率为2~3 GHz的单子带压控振荡器,实现相对带宽从18.18%到40%的展宽.其中5~6 GHz单子带压控振荡器采用互补交叉耦合结构,更易达到起振条件,采用两组可变电容的并联形式以提高调谐曲线的线性度,拓宽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调谐范围.通过芯片测试验证,在1.8
提出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新型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单元天线采用叠层切角圆极化微带结构,通过八边形边界布局和顺序旋转交叠组阵技术,实现了天线阵方向性图的对称性和圆极化辐射性能的最优化;馈电网络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和最大平坦式阻抗变换器实现不等功分宽带阻抗匹配,通过改进馈电方向寻求对称结构,简化了馈电网络的设计.制作了天线阵实物并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3.2~4.6 GHz频段内S11<-10 dB,阻抗相对带宽36%;在3.8~4.5 GHz频段内顶点轴比小于3 dB,圆极化相对带宽17%;在4~4.4
为了解决数据稀疏性对推荐算法预测准确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社交信任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在相关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端电极低温烧结技术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改善MLCC低温烧结铜端电极的烧结形貌与质量,开发出适用于低温烧结的端电极铜浆的新型玻璃粉,探讨了玻璃粉的转变温度、含量、粒径以及玻璃粉与陶瓷基片的烧结润湿性与铜浆烧结特性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了铜粉形貌、粒径等对端电极烧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玻璃粉转变温度为577.6℃,铜浆中玻璃粉含量为质量分数10%(D50=2.0μm),类球形铜粉Cu-2和板状铜粉Cu-4的质量比为6:4(D50=1.4μm)时,得到烧结质量最佳的MLC
在旅游时游客很难预先知道自己的旅游需求,并且旅游偏好在旅游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为了给游客提供即时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本文将上下文信息引入推荐系统,结合案例推理和神经网络,根据游客的喜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荐.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克服推荐系统新用户冷启动的问题,提高旅游信息服务的准确率和提升游客服务的满意度.
现有的统计图问答任务算法大多依赖于大型的预训练深度网络获取图像的特征,但采用预训练的方式不能保障算法在场景任务下的泛化能力,并且大型算法网络会限制算法模型在实际场景下的响应等性能.本文通过研究统计图问答任务下的图像特征获取技术,结合神经网络的稠密连接技术,提出新的轻量型算法获取丰富的图像特征,来提升图像特征在问答推理过程的作用,并基于此提出新的算法框架来解决统计图问答任务.
自然场景下的中文识别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中文识别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OTS模型的方式实现中文识别.首先对实现文本检测识别任务的FOTS模型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然后对FOTS模型进行了改进,以提高识别效果;最后展示了改进后的FOTS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识别效果.
为了提高自学雅思的通过率,并有效补充传统雅思课堂“填鸭式”学习方法,建设雅思教学资源库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别从教学资源库设计的必要性和教学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实施方案、构建流程和实际操作界面以及平台功能和资源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实践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建设的雅思教学资源库能够基本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对雅思自主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优化现有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机制,探索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新路径是有必要的.本文在供给侧改革经济学原理下,以需求为导向,对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进行改革.以东莞理工学校为例,依托东莞地区线上教育,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和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人优化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新的方案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技能型人才,本文以“赛证融通”为导向,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Web应用“1+X”认证的相关内容和标准,对现有软件测试课程从教学内容、考核机制、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形成嵌入式的教学内容、递进式的考核机制、过程式的评价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