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的背后是善良

来源 :百姓生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s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是个热心肠,可母亲做事极啰嗦,与父亲简洁明快的做事风格相差甚远。
  我家一个亲戚住在市里。小时候母亲领我去亲戚家,几个小时的旅途奔波后,下了长途汽车,再改坐公交车。公交车十分拥挤,谁也顾不上多看谁一眼。刚上公交车,屁股还没暖热座,母亲就急急地拉着我走下去。以为到亲戚家了,我满心欢喜。一路赶来,又累又饿,心想,终于结束旅途之苦啦。谁知,母亲在路边停下来,说还要再乘一会儿公交车。我满脸疑惑。母亲告诉我,刚才为了给一位年轻人让座,故意下车的。她发现那年轻人跛脚,腿有毛病。我立马不高兴了,不停地责怪母亲:”想让座就直接让呗,用得着下车吗?”我埋怨母亲做事拖泥带水,母亲却说:”如果我们一弱一小把座位让给那个年轻人,他肯定不会接受的。即使坐下了,他心里也不舒服。我们下车了,这样他才坐得愉快和舒心。”
  还有一次,我跟母亲去超市买东西。付了钱,母亲却不走。我不耐烦地拽母亲,快走吧,上学就要迟到啦。好大一会儿,超市老板转身离去,母亲快步走到收银台,对服务员说,刚才你多找给我50元钱,现在退还给你。服务员这才明白过来,她把母亲付给她的一张面值50元钱,当成100元了。我又气又觉得可笑,本来极简单的事,竟搞得这样复杂,当时把钱退回去不就得了?
  我开始厌倦母亲的做事方法,不由自主地拿母亲与父亲作比较。我倾向于父亲做事的干练和豪爽简洁。每每父亲与母亲意见发生分歧时,我总是站在父亲一边。可后来的一天,我却突然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
  那天母亲领我逛街,遇到了那家超市的收银员。收银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感动地说:“找个工作不容易。那次,如果您当着老板的面把钱退回来,我肯定会被辞退的。”她十分感谢母亲,并表示以后会更加认真工作的。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悟得了母亲的处事之道。母亲做事极啰嗦,但啰嗦的背后是一种善良,以及对他人至诚的默默呵护!
  
其他文献
投资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眼下合适的项目很难找,好项目就更难找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全国中小投资者一致的心声。我们都知道,凡事无绝对,实际上并不是没好项目,其问题关键就在于投资者如何为自身准确定位并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  那么,该如何选项呢?简青之仅两点足矣:第一个要看经营时间长短,第二要看有没有发展前景。  笔者近期获悉:山东朝阳生化研究所已经有20年的经营历史了,是利真正的十年如一日
期刊
一、福建千里香馄饨    千里香锟饨的确与众不同,其皮薄馅大,晶莹透亮,口感滑爽,入口香喷喷,汤汁清澈鲜美,回味悠长,那味道简直绝了!下岗后的王女士夫妻俩在北京郊区开了一家千里香馄饨店,每天的食客如云,吃过的人都成了回头客,他们每天都卖300碗以上,除去店面租金、水电开支等,纯利润400元左右。  项目运作分析:一大碗馄饨平均可卖3元,除去馅料、皮、调味料,毛利润在50-60%,每天平均按最少卖1
期刊
——主编寄语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一个单位,一座工厂,一所学校,万事都在谋划中、忙碌中、落实中。可谓:天忙,地忙,人更忙。匆匆忙忙间,天更蓝,地渐绿,阵阵春风拂面,一片生机盎然。  春播秋收,春华秋实。春天,是一年之始,是春夏秋冬四季中最亮丽、最温柔、最舒适,也最适宜播种施肥、孕育希望的时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可谓,莫道君行早,春眠不觉晓。  春天,充满生机,充满希冀,充满
期刊
俗话说:“慈母严父”,我就是身在这样一个传统式的家庭。母亲百般呵护,关爱倍至。父亲则像我的老师,平时严格要求,谆谆教诲。父亲年轻时,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一个国有部门工作,那时候他总是出差,在我印象中每次回来他都会给我买许多好吃的,如旺旺大礼包、栗子羹、喜之郎果冻……或许,对现在来说,这些食品家门口就能买到,但那个时代就是稀罕物了,为此我总是高兴的像只快乐的小鸟。随着工作单位的变化,父亲下岗了。后
期刊
模糊的记忆里,爷爷是个重男轻女的人。爷爷有6个儿女,父亲排行老二。这些儿女中除父亲外,每家都有一个儿子,也许是受爷爷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叔叔们也常常瞧不起我们。他们在外总是说,二哥家再有钱就俩丫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的罪有他俩口子受的。大娘甚至当着母亲的面说:“十个仙女也不顶一个瘸儿子”。这些话深深地剌痛了爸妈,也深深刺痛了我和姐姐。我自小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比男孩子强,长大后好好孝敬父母
期刊
提起妈妈的爱,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视线模糊。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一般,今生今世妈妈就要为我付出。  因为我的残疾,妈妈比别的母亲要多承受千倍万倍的辛苦。妈妈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给我洗脸涮牙梳头喂饭,二十多年,她已被我累得青丝变白,腰杆变弯,体染顽疾,华年远去。  童年,妈妈背我四处求医问药,为的是让她的女儿和别的孩子一样可以跑跳欢唱;少年,妈妈教我识字读书,为的是让无法进入校园却又极度渴望学习的女儿同样
期刊
前些日子,楼下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隔三差五,有特价商品。每天下班,我总能看见超市门口的走廊上挤满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儿女要上班,孙辈要上学,排队购买特价商品,是老人们乐此不疲,哪怕只为家庭节省几元钱。我除了敬佩还是敬佩。这敬佩,源于一份爱的坚守,好几回我晨起出差,发现他们早已站在那里;这敬佩,源于一份爱的力量,面对旁人鄙夷不屑的目光,他们熟视无睹;这敬佩,源于一份爱的执着
期刊
那天,因生活上的琐事,我和妻子狠狠地“干”了一仗。接连几天,我闷在房里生怨气,妻子则满脸挂霜,彼此间互不搭理。同一屋檐下,竟成陌路人。  女儿乖巧伶俐,见“战事”余波未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晚上做完功课后,她悄悄地“潜”入我的“书房”,说:“老爸,你是男人,大度些,主动向妈认个错吧!”我头一扭,拿出男子汉的傲气说:“不。瞧你妈那张嘴,像刀子,把人的心都割烂了。”  女儿眼睛一转,冒出个新点子:“
期刊
母亲喜读报。那些年,家里经济再难,家务活再多,教学工作再累,每天,雷打不动地,母亲都要读报。家里的报纸,母亲不仅读,还经常剪贴。长年累月,她已累积了十几个剪贴本,整整齐齐地码在床头。  小时候最爱听母亲讲故事。故事很多来自于她的剪贴本。那些本本,在我们眼里,曾是那样的神秘而有趣。有时候,等不及母亲忙完,我们就会捧着她的大本本,跟屁虫似地跟前跟后,让干活的母亲给我们讲那些永远也听不厌的故事。  上学
期刊
冬季,每逢艳阳高照的天气,北京军区联勤部职工小区大院里,人们总能看到及凤英搀扶老爸晒太阳、聊天。及老汉逢人就夸:“没曾想晚年能受到女儿的精心照料。这真是天赐大福啊!”  不太了解内情的人,怀着疑惑的心情说:“听说他家乡有儿子,为何八十几岁的老头总住闺女家?”殊不知,对老爸的赡养权,还是及凤英从兄弟和嫂子们那儿“争”来的呢!  及凤英和丈夫张凤利,都是北京军区联勤部原装具厂职工。及凤英她娘17年前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