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结合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力恢复5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针结合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单独体针治疗。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体针组(23例)和体针结合埋线组(27例)。单纯体针组仅在患侧进行电针治疗,体针结合埋线组在某些穴位上埋线余穴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改善上肢肌力方面的疗效。结果:体针结合埋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体针组为86.96%(P〈0.05)。结论:体针结合埋线在改善患者上肢肌力方面的疗效更为确切,且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提高MVT的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对11例MVT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其他文献的报道进行分析。结论随着对MVT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将有很大提高,MVT治疗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最早由Eilot在1895年首先报道,1935年由Warren和Ebe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支持效果。方法将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EN组(n=20)与PN组(n
关键词 股静脉穿刺 百草枯中毒 療效比较  资料与方法  1997年3月~2011年4月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4例,男28例,女46例,年龄29~62岁,随机分两组,A组(对照组)37例,外周静脉给药,平均年龄50.2岁;B组37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给药,平均年龄53.3岁。两组患者均为经口中毒,口服量≥30ml。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