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选用音乐,有助于激发学生激情,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协调学生的身心;还能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有助于机体的恢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音乐的选用,要认真分析课前、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等课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应以伴奏乐为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选择运用音乐的时机,要善于选择健康向上的音乐。
  【关键词】音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用
  音乐通过人的声音或乐器发出的节奏旋律直接刺激和影响人的听觉,使人产生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悦耳动听、节奏鲜明的音乐,是一种非常有趣、有益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音乐来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把音乐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究竟有哪些好处?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工作中应该如何恰到好处地选用音乐?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日渐深入的背景下,探讨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好处
  1.1 激发学生激情,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增加音乐旋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潜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于一些重复单一的技能动作练习感到枯燥无味,因此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学内容本身的原因,而是没有将学生内在的激情调动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刺激学生的听觉,进行同样教学内容的练习,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情绪高涨。
  1.2发展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协调学生的身心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之所以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与节奏的千变万化分不开的。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种奇特的作用。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使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动作和技能,学生感受了节奏,感受了动作。而且,音乐又给了他们充分的想象与表现的空间,使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积极地、活泼地、自由地想象,并力图在姿态、形体、气质等方面充分表现了个人的潜能,使身心得到了协调的发展。并且音乐可以使学生精神愉悦,消除疲劳,可以调节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1.3提高生理机能水平,有助于机体的恢复
  音乐通过音效,能够影响人的机能,激发人体能量的释放,使静态变为动态,从而使人有一定的活动欲望。从生理角度来讲,在剧烈运动时,心脏跳动很快,中枢神经系统高度紧张,肌肉的紧张度也很高,呼吸系统在尽最大能力工作。如果突然停止运动,由于肌肉失去运动中收缩与放松的工作过程,突然造成被动的紧张,特别是对下肢静脉血的挤压作用停止,大量静脉血集中停留在下肢肌肉中,造成返回心脏的血量减少,一时间出现脑部贫血和严重缺氧,血压下降,呼吸短促,造成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甚至是晕倒等症状。如不及时调整,人的生理机能就会处于劣性循环状态,影响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在做放松运动时感受到音乐,大脑的活动性就會得到改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减弱,肌肉的紧张程度得到缓解,使机体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并得到提高。从学生自己的感受来看,就是精神尤其轻松,肌肉、心血管和呼吸肌无紧张和不舒服感,而且动作技能掌握的既快又好。
  2 音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运用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和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音乐,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辅助作用。
  2.1课前
  课前几分钟虽不属于体育课的主体部分,但实验证明通过优美的音乐鉴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鼓舞学生热情投入,具有良好效果。尤其是在夏季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往往不能迅速从午休状态调整到体育课要求的身心状态,精神不集中,这时可用打击乐曲,将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该音乐的关注。
  2.2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基本任务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地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振奋精神。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和智力的开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音乐能起到收心热身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运动氛围。小学体育课准备部分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队列、队形、徒手操、活动性游戏等。在这些活动中,配以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或校园歌曲,能渲染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3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练的重要环节。要求大脑皮层处于最适宜的兴奋状态,人体机能保持较高水平,在此情况下完成学习和学练任务。在这一环节能巧妙选用音乐,调节气氛,对强心健体、技能掌握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如果练习时间过长,学生容易疲劳和厌倦,觉得枯燥无味。配上音乐,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运用圆舞曲嘭、嚓、嚓的节奏就可以让学生较容易掌握跑步的节奏以及呼吸的节奏;武术练习时配上《中国功夫》或《男儿当自强》等旋律雄浑的乐曲,学生就会越练越起劲。在体操、球类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中,配以优雅的乐曲,如葫芦丝或古筝伴奏的等等,不仅能烘托练习气氛,而且能使学生产生自由心理,使精力更加集中,练习充满信心。
  2.4 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整节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它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个教材内容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使学生的生理、心理从兴奋状态,迅速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在这部分,音乐能使学生较快地稳定情绪,恢复身心。在课中,一曲徐缓、舒畅的轻音乐让学生联想到蓝天、白云、绿草、溪流,柔化成一缕轻烟,淡淡清香弥散于音乐之中配以轻松自如的舞蹈、游戏将使你的课收缩有力,达到受益匪浅,余兴常在的效果。
  3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选用音乐的几点建议
  3.1音乐的选用应以伴奏乐为主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音乐的选用应该以伴奏乐的,通常不要选用带歌词的优雅音乐,更不能用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2音乐的选用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
  由于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适用于配乐教学,有些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兴趣性,如果硬要配上音乐,有可能会弄巧成拙。因此,背景音乐的设计,要做到选曲恰当,音量适宜,使体育课既生动活泼,又有主有次、有张有弛。
  3.3音乐的选用要考虑时机的选择
  音乐只是作为一种手段运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它不是体育课的目的。因此,音乐的选用要考虑时机的选择,不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要重点选择那些有实际意义的乐曲,否则音乐的功能会失去其特有的效果。
  3.4要善于选择健康向上的音乐
  背景音乐的选择不能草率从事,应做到“以心听音”,知其内涵和意义,所选音乐的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身心健康,比如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小学校园歌曲,但是不可播放那些格调低下,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启浩.从省评优课看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0(11):21-22.
  [3]杜晓峰.对新课改下音乐进入体育课的实践性探索[J].体育教学,2007(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积极倡导合作、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设置开放性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迸发出激情,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得,让能力在其应有的方面得到彰显,向课堂要效率,从而使课堂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什么样的课堂才可以是胜利的,什么样的部署才是有效的呢?本文从四个方面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颇受教者青睐,深受学生欢迎。一个时期以来“指导——自主学习”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可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期刊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其强调了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期刊
语文是一门集文学性、音乐性、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最佳载体,但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总有学生表现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等状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去探求现行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相关要素,从而达到每堂课都能起到成功教育学生的目的。  1良好的师德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
期刊
教育部在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指出: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提高觉悟三方面下工夫;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这就很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不好学。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有效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学生喜欢的课堂成为新课改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法的指导,忽略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忽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培根曾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
期刊
英语不仅是一本教科书,不仅是考卷上一个抽象的分数,更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 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學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
期刊
【摘 要】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的,而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学到的。教学过程的最根本就是培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激发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多样化;系统化;趣味性  教肓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
期刊
【摘 要】教学设计的创新,目的是增大教学效益,使教学过程最优化。不要为创新而创新。应当强调的是许多教师热衷于模仿一些优秀教师的教案、教学风格尽管这样做可以从中得益,但有一点必须认识到:模仿会压抑个人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数学;创新能力;新设想;想象力  面向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创新水平。因此,创新能力
期刊
【摘 要】现行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教者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为此,广大英语教师有必要投身教改一线,积极探索并尝试“任务型”教学法。该论文主要论述“任务型”教学法提出的背景、特点以及设计活动时应注意的原则;课堂教学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施方略以及用具体课例说明了如何去尝试该教学法;最后写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