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怕”
30岁那年,我的第一次创业——和伙伴共同创业,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分崩离析,面临被兄弟出卖,甚至告上法庭的困境,心灰意冷地选择了净身出户。
随后,我拿出仅有的20万元积蓄,决心再次创业。但是当时一方面面临“与大股东决裂”的舆论压力,一方面是经济上,甚至是人身安全的压力,心中滋味,只有经历过那个情境的人才能体会。那半年间我常常失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回家的念头就在那时一次次涌现出来。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很奇怪,我已经几年没有回过家了,但那时却那么迫切。我连续开车1800公里,用了15个小时,终于回到了家。突然感觉,家里的一切都变小了——路特别窄,房子特别小,而夜也特别黑,远处的灯光、头顶的星星,都特别明显。突然间想起,自己是如何从这个地方走出去,拼杀了这些年。
再回过头来看家乡,心里就特别踏实。我是从这里起步的,再差不也就是回到这里吗?这还是一个可以包容我的家。
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说:“你才30岁,着什么急呀,人的一辈子还长着呢……”
那天晚上,是我这么多年又一次和父亲睡到一张床上。我们还喝了一顿酒,聊天到凌晨。其实,我的家族固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传统观念,父亲这一辈,大伯去了新疆、二伯去了云南、姑妈去了广西,大多远走闯荡。父亲虽然固守家乡,其实内心也渴望出去,只是家庭将他推到了这个选择上。于是,父亲总会有意无意地鼓励我们走出去,他的口头禅就是“不怕”,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人还是要靠自己,你既然已经出去这么多年了,一定可以独立去面对这些问题,把问题扛过去。”父亲说。
心理压力一旦被解决,人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回北京的旅途中,我开始充满兴奋感。还沿途爬了南岳衡山,欣赏着美景,胸中更加开阔。这次回家让我迸发了更加强大的自信,骨子里的那股霸蛮劲儿又上来了,而事业也从此一帆风顺。
回来啦,吃饭吧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回家”是在中学时。
父亲生于1953年,因为年幼时我的祖母便去世,他没有得到太多关爱。高中时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他在班里年龄最小且家庭成分又不好,不得不中断学业。文革后,父亲重新去上学,后来在镇里做了一名会计。年少时遭遇的挫折,对父亲的性格和对事物的判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为自己当年对求学留有遗憾,到我上学时,父亲寄予了很高期望,对我非常严厉,稍不合心意就会扁我。而我小时候实在是太调皮了,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的事天天干,一直是那种具有反叛意识的孩子。
在上初中的一天,我突然感觉上课没意思,也想去看陶铸塑像的落成,于是相约两个同学逃学。那时交通、联络手段不便,我们一离开学校就等于失踪了。一直逛了两三天,弹尽粮绝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父亲的心情可想而知。我本以为一顿暴揍是躲不过去了,但是没想到,见面后父亲的第一句话是“回来啦,吃饭吧。”口气中没有任何责怪情绪,特别的平静。这让我震惊不已。
这件事就这么轻轻地揭过去了,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此后父亲再也没有提及。而从此以后,他就像换了个人,再也没有打骂过我一次。此后我的人生选择是充分自由的,无论是初中毕业选择上哪所高中,高中毕业选择上哪所大学和专业,乃至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父亲都采取了完全放手的态度,从没有干涉过。他让我独立去面对。
后来我才知道,逃学那次,父亲曾特意找到了学校,强烈表示不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处理,因为那是任何一个小孩儿都会有的冲动。一旦严肃处理,会伤害甚至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亲认为这件事情双方都有责任,他因此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做了许多反思,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沟通呢?可能也正是我身上的反叛和勇气,一下子触动了父亲。
而逃学事件以及回家后父亲的态度,对我自己也是一次触动。似乎突然间,我意识到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安全负责任,成为一个成熟的男孩子,肩膀上要扛得起东西。此后的我从一个淘气包赫然变成一个好学生。
放手
在30岁以前,实际上我与父母的沟通并不多。老一辈也不擅长去表达什么,他更多的是用言行影响我们。到了30岁,随着自己成家立业,我突然反思到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有我父亲的影子,这点让我感觉很意外。
父亲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虽然他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上学,但是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我幼年的时候,家里随处可见的都是书,父亲痴迷于读书。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是晚上睡得很晚,一下班就去读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他热爱历史、人物传记,这对我影响特别大。我从小也对历史书籍特别钟情。当我自己经营企业后,更是体悟到很多东西都可以古为今用,历史中的很多经验都可以借鉴。而人物传记,是一个人一生智慧的总结,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直到今天,我的书架上依然有很多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阅读使我受益良多。可以说,是父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对读书的兴趣。
父亲对我的影响让我都有些惊讶。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会想,父亲遇到样的事会怎么处理。可能当一个人懂得反思和反省自己的时候,都会找到一个出处: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比如,我在创业中遭遇压力时,思考该如何把这个压力扛过来时,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形象是,我的父母面对这个压力会怎么扛?而我立刻就觉得我也可以冲过这关。
也许正是因为年少时父亲的放手,让我的思想没有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天马行空,促使我日后创业的道路上,能够不断地创新商业模式且有所成就。
而我对于员工,也绝对采取“放手”的原则——只是在基本能力上给他们指导和方法,我会将我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以及他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告诉员工。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方法、手段和经验,形成许多工具和一个个产品的服务包。而如何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就全部放手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有担当。
责任编辑:子荷
30岁那年,我的第一次创业——和伙伴共同创业,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分崩离析,面临被兄弟出卖,甚至告上法庭的困境,心灰意冷地选择了净身出户。
随后,我拿出仅有的20万元积蓄,决心再次创业。但是当时一方面面临“与大股东决裂”的舆论压力,一方面是经济上,甚至是人身安全的压力,心中滋味,只有经历过那个情境的人才能体会。那半年间我常常失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回家的念头就在那时一次次涌现出来。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很奇怪,我已经几年没有回过家了,但那时却那么迫切。我连续开车1800公里,用了15个小时,终于回到了家。突然感觉,家里的一切都变小了——路特别窄,房子特别小,而夜也特别黑,远处的灯光、头顶的星星,都特别明显。突然间想起,自己是如何从这个地方走出去,拼杀了这些年。
再回过头来看家乡,心里就特别踏实。我是从这里起步的,再差不也就是回到这里吗?这还是一个可以包容我的家。
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说:“你才30岁,着什么急呀,人的一辈子还长着呢……”
那天晚上,是我这么多年又一次和父亲睡到一张床上。我们还喝了一顿酒,聊天到凌晨。其实,我的家族固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传统观念,父亲这一辈,大伯去了新疆、二伯去了云南、姑妈去了广西,大多远走闯荡。父亲虽然固守家乡,其实内心也渴望出去,只是家庭将他推到了这个选择上。于是,父亲总会有意无意地鼓励我们走出去,他的口头禅就是“不怕”,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人还是要靠自己,你既然已经出去这么多年了,一定可以独立去面对这些问题,把问题扛过去。”父亲说。
心理压力一旦被解决,人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回北京的旅途中,我开始充满兴奋感。还沿途爬了南岳衡山,欣赏着美景,胸中更加开阔。这次回家让我迸发了更加强大的自信,骨子里的那股霸蛮劲儿又上来了,而事业也从此一帆风顺。
回来啦,吃饭吧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回家”是在中学时。
父亲生于1953年,因为年幼时我的祖母便去世,他没有得到太多关爱。高中时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他在班里年龄最小且家庭成分又不好,不得不中断学业。文革后,父亲重新去上学,后来在镇里做了一名会计。年少时遭遇的挫折,对父亲的性格和对事物的判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为自己当年对求学留有遗憾,到我上学时,父亲寄予了很高期望,对我非常严厉,稍不合心意就会扁我。而我小时候实在是太调皮了,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的事天天干,一直是那种具有反叛意识的孩子。
在上初中的一天,我突然感觉上课没意思,也想去看陶铸塑像的落成,于是相约两个同学逃学。那时交通、联络手段不便,我们一离开学校就等于失踪了。一直逛了两三天,弹尽粮绝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父亲的心情可想而知。我本以为一顿暴揍是躲不过去了,但是没想到,见面后父亲的第一句话是“回来啦,吃饭吧。”口气中没有任何责怪情绪,特别的平静。这让我震惊不已。
这件事就这么轻轻地揭过去了,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此后父亲再也没有提及。而从此以后,他就像换了个人,再也没有打骂过我一次。此后我的人生选择是充分自由的,无论是初中毕业选择上哪所高中,高中毕业选择上哪所大学和专业,乃至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父亲都采取了完全放手的态度,从没有干涉过。他让我独立去面对。
后来我才知道,逃学那次,父亲曾特意找到了学校,强烈表示不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处理,因为那是任何一个小孩儿都会有的冲动。一旦严肃处理,会伤害甚至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亲认为这件事情双方都有责任,他因此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做了许多反思,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沟通呢?可能也正是我身上的反叛和勇气,一下子触动了父亲。
而逃学事件以及回家后父亲的态度,对我自己也是一次触动。似乎突然间,我意识到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安全负责任,成为一个成熟的男孩子,肩膀上要扛得起东西。此后的我从一个淘气包赫然变成一个好学生。
放手
在30岁以前,实际上我与父母的沟通并不多。老一辈也不擅长去表达什么,他更多的是用言行影响我们。到了30岁,随着自己成家立业,我突然反思到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有我父亲的影子,这点让我感觉很意外。
父亲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虽然他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上学,但是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我幼年的时候,家里随处可见的都是书,父亲痴迷于读书。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是晚上睡得很晚,一下班就去读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他热爱历史、人物传记,这对我影响特别大。我从小也对历史书籍特别钟情。当我自己经营企业后,更是体悟到很多东西都可以古为今用,历史中的很多经验都可以借鉴。而人物传记,是一个人一生智慧的总结,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直到今天,我的书架上依然有很多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阅读使我受益良多。可以说,是父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对读书的兴趣。
父亲对我的影响让我都有些惊讶。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会想,父亲遇到样的事会怎么处理。可能当一个人懂得反思和反省自己的时候,都会找到一个出处: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比如,我在创业中遭遇压力时,思考该如何把这个压力扛过来时,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形象是,我的父母面对这个压力会怎么扛?而我立刻就觉得我也可以冲过这关。
也许正是因为年少时父亲的放手,让我的思想没有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天马行空,促使我日后创业的道路上,能够不断地创新商业模式且有所成就。
而我对于员工,也绝对采取“放手”的原则——只是在基本能力上给他们指导和方法,我会将我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以及他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告诉员工。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方法、手段和经验,形成许多工具和一个个产品的服务包。而如何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就全部放手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有担当。
责任编辑:子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