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出口速度影响纺织品配额设限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占行业利润20%多的出口关税成本大部分可向外商转移
  
  随着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取消,美、欧等进口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设限举措越来越多,因此未来几个月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速度将是影响设限决策的关键因素。
  
  多国限制措施呈“山雨欲来”之势
  
  随着配额取消的到来,“中国纺织品威胁论”全球四起,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制措施呈“山雨欲来”之势。曾对中国使用配额制度的4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欧洲纺织服装制造商组织均已向政府提出对中国纺织品使用“特保”的要求;土耳其政府已决定,从1 月14 日起,对中国进口的42项产品纺织品实施限制;阿根廷政府也宣布,对中国纺织品、成衣进口量不得超过上年度进口总数6-7.5%的设限。
  所谓的“特保”条款,是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中,规定在2008年之前,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年增幅不得超过7.5%。如果超过这一比例,即可视为中国出口对美国纺织工业构成威胁,美国政府就有权力对中国产品重新设置进口限制。因WTO的“双边协议,多边适用”原则,其他国家也可以“照方抓药”,因此该条款在2008年以前成为发达国家对我重新设限的依据。
  此外,美国也可能采取反倾销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由于美国等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根据参照国的经济情况来确定中国产品的价格使我们非常被动,这是中国产品近年频频遭遇反倾销的重要原因。可喜的是,最近有16家企业在应诉欧盟对华化纤布反倾销中,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这在我国纺织贸易中还是首次。
  对美出口速度将是影响设限的关键因素
  


  虽然美国等纺织制造商将我国纺织品出口视为“洪水猛兽”,但其贸易商和消费者欢迎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发达国家内部利益集团的角力,将使我国纺织品出口避免“一边倒”式的挤压。2004 年美国生产商要求制裁中国纺织品进口,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而美国进口商则认为如果设限,将会对他们造成损害,遂提出终止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诉讼。12 月30 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作出暂时禁止的裁决,即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胜诉,纺织品生产商要求设限败诉。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是专门就国际贸易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司法机构。虽然本次裁决是临时性的,时效性并不确定,但象征着发达国家并非“一边倒”式的抵制中国纺织品的。如果未来美国拿出了市场确已被扰乱的证据,“设限”从法律上仍难以阻挡。因此未来几个月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速度将是影响设限的关键因素。
  美国和欧盟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50%的份额。目前中国是美国和欧盟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供应国,中国纺织品约占两市场进口总量的17-20%。世贸组织报告预测,配额放开后的2005年,美国50%的进口服装和欧洲29%的进口服装将来自中国,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将由2003年的17%增至2007年的50%以上。受美欧多重限制和阻挠,世贸组织的预测难以实现,预计近几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保持25%以上的较快增长。
  
  占服装行业利润20%多的出口关税对行业负面影响不大
  
  为缓解美国欧盟等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压力,中国于2005 年1月1 日起,对部分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征税范围包括6 类服装共148 项产品。据测算,6 类产品约涉及340 亿美元出口额,年征税约39 亿元人民币。静态计算约占服装行业利润的20%多。但由于服装包含的劳动力价值较高,是我国出口竞争力和议价能力较强的产品。因此征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大部分甚至全部可以转移给外商,最终对行业负面影响很小。
  为加强对纺织品出口的统计分析、监测,最近中国商务部又推出了《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要求从3月1日起,企业出口前须申请《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证》,否则海关不予办理出口。该办法的主要意图,是统计、监管,以及象征性的“自律”。不对出口数量进行限制,也不会对服装出口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974亿美元,增长21%,已连续3年高增长。预计2005年增长25%左右,出口仍是拉动纺织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作者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中国专门探讨董事会秘书的研究并不多见,已有的文献又多局限于从法律视角研究董事会秘书制度的沿革与发展。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中外董事会秘书制度进行了比较,其中涉及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变迁和中国董秘制度的设立、职能特点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英美法系国家董事会秘书制度变迁及中国董事会秘书制度的设立    董事会秘书在英美公司法上被称作公司秘书(company secretary),最早追溯到1841年的英
期刊
GDP增长 8.1%(9.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17.2%)  私人消费增长 9%(9.4%)  政府消费增长 8%(8%)  出口增长 14%(25%)  CPI增长 4%(4.5%)  利率 低利率将持续  汇率 年末升值达9.2%  *()为2004年预测值    2005年,中国经济不会像2004年初那样轻松加速,但在强劲的个人消费推动下,仍能保持强劲增长的基本面。我们预测,
期刊
尽管2004年全球股票承销额只占证券承销总量的大约10%,但较2003年的规模增长十分可观:首次公开上市发行额增长一倍多,达1350亿美元;股票增发增长62%至2710亿美元。IPO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同时并购交易数量也出现增长:经过3年的低迷后,2004年已宣布的并购交易额大增41%至19000亿美元。    中国成为亚太区并购市场热点    2004年全球购并数量下降但交易额上升,中国
期刊
今天的缺钢局面两年后会演变为钢铁产能大量过剩。中国钢铁产业的“大跃进”还可能导致全球钢铁业全面洗牌。至2010年,欧美钢铁厂家会全面出局,日韩厂家将得以生存,但利润率急降。中国钢铁企业中可能有半数被淘汰,但剩下的可能成为国际龙头企业。不过,中国钢铁业赢得的是一场惨胜,代价是钢厂倒闭带来的上百亿不良资产,得到的是一个利润微薄的夕阳产业。    日本银行在去年12月中宣布调低日本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中国全面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将在金融、汽车、重型机械等已经全球化的产业部门不可阻挡地获得领导地位,本地企业则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拥有无可争议的强势;随着零售业巨头越来越强大,本地企业会在最容易崛起的消费品制造业受到严峻挑战;能源和原料产业中,“中石油”等本土巨头都有实力参与全球的产业格局调整。    2005年后,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主要产业允诺的3年过渡期将陆续到期,中国市场将按承诺次
期刊
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已十分强烈的关键时刻,合理配置外汇资产、人民币资产,以避免财富贬值的风险,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根据研究,在H股、B股估值较低及人民币升值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香港等地的中国概念股未来涨幅惊人,其股价与涨幅很可能超越A股。    货币升值与股市上涨紧密相关    从历史情况看,由于预期的作用,股市通常会提前反映本币的升值效应,并率先达到高点。这从日本及中国台湾货币升值前后股市和汇市的
期刊
打造金融控股平台  三舰并发构建实业帝国    感谢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陈家强教授、会计系魏国强教授的支持。    启动于21世纪之初的中信集团在香港的布局,逐渐给我们揭示了其发展战略从一枚棋子到一盘棋的路径变迁。而中信集团作为中国企业界的一面镜子,其创新运作往往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启示和方向。  今天的中信集团,经过25年的改革、创新、调整,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金融为主业、涉及诸多领域的国有大型跨国企
期刊
由于国内股市持续下跌,中国企业股票在境内市场的收益率远低于国际水平,但是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不在于缺乏资金或信心涣散,而在于投资者无法准确衡量企业股票的价值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在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中,最终决定股票真实价值的是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和财务的真实状况。政府的主要任务应是完善法规制度,帮助市场发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并加强市场监控体系,保证交易的公平和透明。实践表明,政府主观地判断股价
期刊
大多数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上的茫然,创新上的欠缺,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使其即使是在金融控股架构下也无法发挥正的协同效应,同时无法避免集团内的风险传染与风险外溢。因此当金融控股内部风险管理不足时,外部监管就变得十分重要,监管机构必须有能力识别金融控股集团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对子公司的割裂能力,否则一旦子公司发生经营问题,极易蔓延到整个体系,金融控股在风险控制上的制度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迄今为
期刊
2002年底在A股上市的中信证券,在上市前后先后进行了三次收购,其中收购华福证券功败垂成,收购广发证券则胎死腹中,成功的只有万通证券。  2002年12月13日到25日,中信证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确定为4.50元,募集资金18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4,002万元后,实际可使用资金为175,998万元。    收购万通证券    作为募集资金使用的主要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