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意志、文化素质、创业进取精神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不能忽视崇高的教育价值。
2019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与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合作,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先进典型人物与事迹,促进崇高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指导作用。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之外,要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健全的人格,更要不断塑造精神和信念的力量。要时刻记得提醒自己:“今天你崇高了吗?”才能让我们在追寻中升华,在思考中成熟,在历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李殿仁,原国防大学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中将军衔。1945年11月出生,山东滨县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委委员。曾任中国二战史学会、中国军事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顾问等;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红叶诗社社长,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名誉院长。著有《军旅中的思考》《实践与思考》《思考与解读》《学解孙子兵法》等著作,并有多部诗集出版。
非常高兴参加走进崇高研究院建院十周年庆典,这对我来说是向大家学习的一个极好机会。首先对走进崇高研究院走过十年光辉里程,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向获得各种奖项的同志和被授牌授旗的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向为走进崇高研究院辛勤工作的同志、向对学院建设给予大力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十年树木。走进崇高研究院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且硕果累累。十年磨一剑,走进崇高研究院经过十年的磨炼,已经由一块矿石练成铁练成钢,锻造成一把锋利的青萍宝剑,而且光芒四射。在贺茂之院长和他的团队团结奋进、辛勤工作下,已在全国建立了203个实践基地,若干个试验和学习园区,几十个宣传团队,举办了上百次各类活动,吸纳了百万参与者、志愿者。走进崇高研究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成规模成气候成大气象。
崇高这个概念已有千年历史。易经、国语就有表述,历代的中外文人大家都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是从美学的概念,如宏大、美观、向往、赏心悦目等来解读的。或者从道德的概念,如高尚、利他、忧患、责任作注释的。贺茂之同志和他的团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崇高从美学概念、道德概念提升到哲学概念,并对它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深刻的概括和表述。也就是把崇高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来理解。崇高是相对于低俗而言的,说到底是一个标准、尺度,回答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事,怎么做事的根本问题。这当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就如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落脚点的问题。这样思考认识崇高就对其内涵有更深刻的本质揭示和解读,对其外延有更广远系统的把握和理解,从总体上对崇高的认识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是从理论到实践
理论来自实践但高于实践又去指导新的实践,实践产生理论又去检验理论,推动理论的发展和不断升华。走进崇高研究院经过十年的探索,深刻认识到走进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崇高作为哲学概念,是形而上的,是精神层面的概念,只有同具体人具体事相结合,在实践的大课堂里才能鲜活起来,看得清楚,说得明白,从立体上展现出来。比如崇高理想、崇高事業、崇高品格、崇高风范、崇高荣誉、崇高声望、崇高愿望,等等,如果没有后两个字,崇高就落不了地,悬在半空是很难把握的。“走进”就是强调实践,就是做,通过大量的具体人、具体事作出证明。十年来,走进崇高研究院建立的几百个实践基地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涌现了大批的崇高的人和崇高的事。这次庆典表彰的就有近百位。
二是从精英到大众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崇高是高大上,高不可攀。只有少数精英个别典型才能做到,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即使做了些好事,自己也没有认为是多么崇高。经过十年探索,走进崇高研究院认为,崇高既然是哲学概念,就有普遍意义,人人可学,人人可做,事事都可体现,时时都能展示。崇高作为真善美的境界,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表达,而是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当然就不受职务高低、财富多少、能力大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毛主席讲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走进崇高研究院十年来推出的典型既有高级领导干部,又有基层普通一兵;既有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泰斗名人大家,又有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一般群众;既有精英又有草根;把崇高推广到了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层级、各类人员,呈现出“百花齐放满园春”的大好局面。
三是从一人一事到代代相传
毛主席有句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辈子有利于广大群众,一辈子有利于青年,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崇高更是如此,讲一次崇高的体会,做一件崇高的事情是不难做到的,也是值得称赞的,但真正的崇高不是一时一事的事,对每个人来讲应该做到事事崇高、时时崇高,在这件事上表现崇高,在另一件事上同样做到崇高,一辈子做崇高的人做崇高的事,坚决不做低俗的人低俗的事。当然,也有因为知识不够经验不足偶而做错事的时候,错了就改也是崇高。崇高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尺度,是一生的追求,终身的实践。崇高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人人向往,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走进崇高研究院的实践基地中有夫妻、弟兄、全家的崇高典型,也有父子两代传承发展崇高的典型,使崇高理念生生不息,崇高事业兴旺发达。
四是从中华大地到走向世界
崇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走进崇高研究院认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宣传崇高典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崇高走向世界作了初步探索。两百多个走进崇高基地有的就在“一带一路”的接点上,几十个传播团队有的就融入到一带一路或同世界联系的工作中。走进崇高同“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让中华民族的崇高榜样传遍全世界,惠及全人类。
十年庆典,走进崇高研究院的全面建设和各项工作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走向崇高的新起点就是新时代的起点。新时代要有新姿态、新风貌、新成就,根本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推动实践。习近平的思想就是崇高的思想;习近平的伟大实践就是崇高的榜样;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自信”就是崇高的信念。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是人类最崇高的追求和实践。走进崇高就要紧紧围绕这四个自信展开探索,认真践行,不断提高。
具体思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领导模范作用为引领,以自己工作岗位为载体,以效果为标准把走进崇高全面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走进崇高的本质体现。就是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都为人民共享。以问题为导向是共产党的工作思路,哪里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決,我们就到哪里去,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去工作去斗争的。走进崇高就是在实践中能化解矛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胜利。要同各种困难作斗争,同敌对势力作斗争,同错误趋向作斗争,同我们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够、经验不足作斗争,就是崇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领导是关键少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崇高的人,做崇高的事,领导要学高为师,行为师范,用自己的崇高示范为群众做好榜样。最实际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珍惜岗位,探索规律,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是习主席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对我们追求崇高的人来讲也应该是座右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见异思迁,大胆创新,达到崇高的境界。马克思主义重视出发点,更重视效果,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崇高的人和崇高的事都要实践证明,效果说话,实际效果是硬道理。
我们相信,经过十年实践,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在这次庆典总结十年经验的基础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一定会把走进崇高的事业推向更高的新境界。
(本文系作者在走进崇高研究院建院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青春期健康》杂志社将继续与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合作,围绕传播崇高理念,报道先进典型人物与事迹,促进崇高文化建设,开展丰富校园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到指导作用。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之外,要锻炼健康的体魄,培养健全的人格,更要不断塑造精神和信念的力量。要时刻记得提醒自己:“今天你崇高了吗?”才能让我们在追寻中升华,在思考中成熟,在历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殿仁,原国防大学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中将军衔。1945年11月出生,山东滨县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委委员。曾任中国二战史学会、中国军事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顾问等;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红叶诗社社长,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名誉院长。著有《军旅中的思考》《实践与思考》《思考与解读》《学解孙子兵法》等著作,并有多部诗集出版。
尊敬的张文台政委,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非常高兴参加走进崇高研究院建院十周年庆典,这对我来说是向大家学习的一个极好机会。首先对走进崇高研究院走过十年光辉里程,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向获得各种奖项的同志和被授牌授旗的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向为走进崇高研究院辛勤工作的同志、向对学院建设给予大力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十年树木。走进崇高研究院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且硕果累累。十年磨一剑,走进崇高研究院经过十年的磨炼,已经由一块矿石练成铁练成钢,锻造成一把锋利的青萍宝剑,而且光芒四射。在贺茂之院长和他的团队团结奋进、辛勤工作下,已在全国建立了203个实践基地,若干个试验和学习园区,几十个宣传团队,举办了上百次各类活动,吸纳了百万参与者、志愿者。走进崇高研究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成规模成气候成大气象。
在理论探讨上,对崇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崇高这个概念已有千年历史。易经、国语就有表述,历代的中外文人大家都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是从美学的概念,如宏大、美观、向往、赏心悦目等来解读的。或者从道德的概念,如高尚、利他、忧患、责任作注释的。贺茂之同志和他的团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崇高从美学概念、道德概念提升到哲学概念,并对它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深刻的概括和表述。也就是把崇高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来理解。崇高是相对于低俗而言的,说到底是一个标准、尺度,回答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事,怎么做事的根本问题。这当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就如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落脚点的问题。这样思考认识崇高就对其内涵有更深刻的本质揭示和解读,对其外延有更广远系统的把握和理解,从总体上对崇高的认识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走进”上下功夫,对崇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是从理论到实践
理论来自实践但高于实践又去指导新的实践,实践产生理论又去检验理论,推动理论的发展和不断升华。走进崇高研究院经过十年的探索,深刻认识到走进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崇高作为哲学概念,是形而上的,是精神层面的概念,只有同具体人具体事相结合,在实践的大课堂里才能鲜活起来,看得清楚,说得明白,从立体上展现出来。比如崇高理想、崇高事業、崇高品格、崇高风范、崇高荣誉、崇高声望、崇高愿望,等等,如果没有后两个字,崇高就落不了地,悬在半空是很难把握的。“走进”就是强调实践,就是做,通过大量的具体人、具体事作出证明。十年来,走进崇高研究院建立的几百个实践基地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涌现了大批的崇高的人和崇高的事。这次庆典表彰的就有近百位。
二是从精英到大众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崇高是高大上,高不可攀。只有少数精英个别典型才能做到,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即使做了些好事,自己也没有认为是多么崇高。经过十年探索,走进崇高研究院认为,崇高既然是哲学概念,就有普遍意义,人人可学,人人可做,事事都可体现,时时都能展示。崇高作为真善美的境界,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表达,而是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当然就不受职务高低、财富多少、能力大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毛主席讲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走进崇高研究院十年来推出的典型既有高级领导干部,又有基层普通一兵;既有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泰斗名人大家,又有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一般群众;既有精英又有草根;把崇高推广到了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层级、各类人员,呈现出“百花齐放满园春”的大好局面。
三是从一人一事到代代相传
毛主席有句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辈子有利于广大群众,一辈子有利于青年,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崇高更是如此,讲一次崇高的体会,做一件崇高的事情是不难做到的,也是值得称赞的,但真正的崇高不是一时一事的事,对每个人来讲应该做到事事崇高、时时崇高,在这件事上表现崇高,在另一件事上同样做到崇高,一辈子做崇高的人做崇高的事,坚决不做低俗的人低俗的事。当然,也有因为知识不够经验不足偶而做错事的时候,错了就改也是崇高。崇高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尺度,是一生的追求,终身的实践。崇高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人人向往,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走进崇高研究院的实践基地中有夫妻、弟兄、全家的崇高典型,也有父子两代传承发展崇高的典型,使崇高理念生生不息,崇高事业兴旺发达。
四是从中华大地到走向世界
崇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走进崇高研究院认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宣传崇高典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崇高走向世界作了初步探索。两百多个走进崇高基地有的就在“一带一路”的接点上,几十个传播团队有的就融入到一带一路或同世界联系的工作中。走进崇高同“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结合,让中华民族的崇高榜样传遍全世界,惠及全人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走进崇高与“四个自信”有机结合起来
十年庆典,走进崇高研究院的全面建设和各项工作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走向崇高的新起点就是新时代的起点。新时代要有新姿态、新风貌、新成就,根本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推动实践。习近平的思想就是崇高的思想;习近平的伟大实践就是崇高的榜样;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自信”就是崇高的信念。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是人类最崇高的追求和实践。走进崇高就要紧紧围绕这四个自信展开探索,认真践行,不断提高。
具体思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领导模范作用为引领,以自己工作岗位为载体,以效果为标准把走进崇高全面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走进崇高的本质体现。就是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都为人民共享。以问题为导向是共产党的工作思路,哪里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決,我们就到哪里去,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解决问题去工作去斗争的。走进崇高就是在实践中能化解矛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胜利。要同各种困难作斗争,同敌对势力作斗争,同错误趋向作斗争,同我们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够、经验不足作斗争,就是崇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领导是关键少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崇高的人,做崇高的事,领导要学高为师,行为师范,用自己的崇高示范为群众做好榜样。最实际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珍惜岗位,探索规律,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是习主席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对我们追求崇高的人来讲也应该是座右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见异思迁,大胆创新,达到崇高的境界。马克思主义重视出发点,更重视效果,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崇高的人和崇高的事都要实践证明,效果说话,实际效果是硬道理。
我们相信,经过十年实践,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在这次庆典总结十年经验的基础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一定会把走进崇高的事业推向更高的新境界。
(本文系作者在走进崇高研究院建院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