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变革时期的旅游研究”系列对话连载(四)

来源 :旅游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专题对话时间为2019年11月18日下午5点到6点半,谈话人为邱汉琴、池更清、谷慧敏、宋瑞、徐红罡5位学者,谈话的主题是“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谈话内容涉及学者职业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评价,中美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特别着重于旅游学科的建设以及旅游人才的培养。针对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理念,通过新文科特色班来吸引学生,以利于旅游专业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一个经验"的基本特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实践性、完整性、情感性三个角度对相关启示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以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的为例,探
十多年前,在福建科普作协内刊《迎春花》中"纪念贾祖璋百年诞辰"的一篇文章里得知贾祖璋曾经在平和工作过。当时,我不禁惊叹起来:贾老竟然曾经与平和结缘过!贾祖璋(1901—198
文本内的各种信息间存在响应关系或关联性,为了避免孤立或割裂文本内容,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遵循整体关联性原则,以整体的视角来考量文本信息间各种响应联系,如主题联系、结
高等教育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区域化发展视角下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要破除异质性资源禀赋、区域发展落差、统筹性
中考诗歌复习过程中,分层教学的效果一直欠佳,不同程度地存在分层依据不明确、内容取舍难把握、作业设计欠梯度等问题。本文从"利用‘考查目标’,明确分层依据""利用‘考查内
以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评价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法分析了2000-2016年山西11市两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并利用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对其成因
中国现代旅游学术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逐渐构建起结构清晰的多元化理论体系框架。基于个体视角,运用口述史方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第一代旅游教育的躬耕者和现代
围绕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梳理办学规模、区域分布、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经费、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广东民办高职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