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八月,烈日当空。
我们拐进仅容一辆轻型货车通行的村道,前行数百米,成片成簇绿油油的荷叶便映入眼帘,带给人丝丝凉意。
同行的镇干部告诉我们,戴花村到了。
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坐落在响水滩上,三庙河从村中蜿蜒穿过。河岸边,莲花成片,远远望去,恰如一幅田园风光图,诗意盎然。
然而,两年前的戴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河岸边堆满生活垃圾,河道积满淤泥,河面上还漂浮着垃圾和一层白沫,发出阵阵恶臭。
彼时,前些年一直在外闯荡的90后青年何波,为照顾身患重病的养父,回到了戴花村。
看着儿时欢快戏水的河流竟被污染成无处下脚的臭水沟,何波深感震惊。他心底涌出了一个很朴实的想法:让三庙河重新清澈见底,鱼虾在河中游来荡去。
“24小时河长”初养成
一天中午,何波如往常一样,在村里走家串户,给大家作环保宣传普及。
这时,何波看到一位50多岁的大叔正准备把一箱空啤酒瓶往门前河沟里倒。
何波连忙跑到这位大叔面前,劝他不要把啤酒瓶扔进河里。
大叔漫不经心地直起腰,口气很不友好:“你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说罢,执意要把装满啤酒瓶的箱子往河沟里扔。
情急之下,何波跨步上前,一把抓住大叔手里的箱子。
“也行,你这样爱卫生,那你干脆去把我家给收拾干净。如果你能办到,那我以后就不乱扔垃圾了。”大叔的话充满挑战意味。
何波愣了一下,然后平静地说:“好,我答应你,只要你保证做到。”
一会儿功夫,何波便把大叔凌乱不堪的家收拾得整洁干净。
经过这事,何波明白了:河水脏,根子在岸上,在于村民欠缺环保意识。要想让河水重新清亮起来,就得向村民普及环保常识,使其改掉落后的生活习惯。为此,何波干过很多得罪人的事情。
在河水里放养鸭子,这在以前是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养鸭过多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你凭啥不让我养鸭子?这又不是你家的河!”村民刘世菊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鸭子,当何波提醒她要爱护河水的时候,她很不以为然。
“养是可以养,但如果养多了,水禽粪便堵塞在河里,你说怎么办?”何波一边解释,一边向她普及常识:单户存栏十只以上鸭、鹅等水禽,不应在河库水域放养。
何波知道,要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设身处地从村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
日子长了,村民们听何波念叨多了,渐渐有了环保意识,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河水慢慢变得清透了许多。
“24小时河长”进行时
2017年3月16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河长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可是,河库的治理与维护,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要依靠民间的力量,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河库的管护。”三庙镇党委书记胡世才认为,政府可以关闭污染源,但如果环保意识不能在人们的头脑里扎根,污染就不会消失。
作为村民,何波清理维护河道的行为是自发的。他认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事实上,何波的行为也得到三庙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并委托其负责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的环保工作。就这样,何波成为一名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的“24小时河长”。
有没有河岸垃圾,有没有企业偷排废水,何波都要检查监督。
天刚蒙蒙亮,何波就拿着两米多长的打捞工具,往三庙河奔去。只要发现有垃圾,便及时打捞上来,堆放在一旁。很多时候,在河岸上打捞不得力,何波就脱下裤子,光着腿下到河里打捞。
垃圾统一整理堆放好后,何波开着自己刚买不久的摩托车,把垃圾运送到村里固定的垃圾站。
每個月,何波会定期组织村民对河流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治理。村民们身穿救生衣,划着木船,手持长竿、滤网,一起打捞河中的漂浮物。
这是何波每日生活的打开方式,也是他带领戴花村全体村民治理维护河水的“现在进行时”。
“河段巡查员、护河宣传员、政府参谋员、河长联络员、爱河示范员,我的职责就是当好这‘五员’。”何波说,“我从小在河边长大,靠水吃水。我们村里人想要一湾清水河,接受不了它变成臭水沟。不只是我,村里所有人都乐意为这段河水做点事。”
令人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到治理和保护三庙河的队伍中来,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起来。
我们伫立在横跨响水滩的石桥上,看着河水静静地从桥下淌过,心中与何波一样,充满欣慰。
護河创业两相长
18岁那年,何波离开家乡去重庆闯荡。最初,他在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做服装生意。后来,他又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演小品排戏剧,做婚庆策划,年收入超过十万元。
当何波果断放弃城里干得风生水起的事业,回到老家照料养父时,他就思考着在家乡做点事情。
经过多番考察,何波决定种植睡莲。种莲极少使用化肥,还可以净化水质。
村里人都信得过这个年轻肯干的小伙子,纷纷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他。随后,何波注册成立了重庆响水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村民们便在何波的公司里打工,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他们平均年龄在60岁上下。村民工资按天结算,每天50元。
“每个月在家做事,我也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哩!”在何波的公司里务工的刘世菊开心地说。
公司的产品不愁销路。三庙镇政府支持何波创业,为公司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武汉等地的药材企业,跟公司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每年5月到7月,何波种植的200多亩睡莲竞相绽放。这一池绿意而娇艳的风光,引来不少观光的游客。
何波打算下一步在村里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笑逐颜开。
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何波公益、创业两不误,既让河水清澈、欢流不息,又让生态荷花园助推农业发展,把一方水土变成致富热土。
我们拐进仅容一辆轻型货车通行的村道,前行数百米,成片成簇绿油油的荷叶便映入眼帘,带给人丝丝凉意。
同行的镇干部告诉我们,戴花村到了。
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坐落在响水滩上,三庙河从村中蜿蜒穿过。河岸边,莲花成片,远远望去,恰如一幅田园风光图,诗意盎然。
然而,两年前的戴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河岸边堆满生活垃圾,河道积满淤泥,河面上还漂浮着垃圾和一层白沫,发出阵阵恶臭。
彼时,前些年一直在外闯荡的90后青年何波,为照顾身患重病的养父,回到了戴花村。
看着儿时欢快戏水的河流竟被污染成无处下脚的臭水沟,何波深感震惊。他心底涌出了一个很朴实的想法:让三庙河重新清澈见底,鱼虾在河中游来荡去。
“24小时河长”初养成
一天中午,何波如往常一样,在村里走家串户,给大家作环保宣传普及。
这时,何波看到一位50多岁的大叔正准备把一箱空啤酒瓶往门前河沟里倒。
何波连忙跑到这位大叔面前,劝他不要把啤酒瓶扔进河里。
大叔漫不经心地直起腰,口气很不友好:“你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说罢,执意要把装满啤酒瓶的箱子往河沟里扔。
情急之下,何波跨步上前,一把抓住大叔手里的箱子。
“也行,你这样爱卫生,那你干脆去把我家给收拾干净。如果你能办到,那我以后就不乱扔垃圾了。”大叔的话充满挑战意味。
何波愣了一下,然后平静地说:“好,我答应你,只要你保证做到。”
一会儿功夫,何波便把大叔凌乱不堪的家收拾得整洁干净。
经过这事,何波明白了:河水脏,根子在岸上,在于村民欠缺环保意识。要想让河水重新清亮起来,就得向村民普及环保常识,使其改掉落后的生活习惯。为此,何波干过很多得罪人的事情。
在河水里放养鸭子,这在以前是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养鸭过多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你凭啥不让我养鸭子?这又不是你家的河!”村民刘世菊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鸭子,当何波提醒她要爱护河水的时候,她很不以为然。
“养是可以养,但如果养多了,水禽粪便堵塞在河里,你说怎么办?”何波一边解释,一边向她普及常识:单户存栏十只以上鸭、鹅等水禽,不应在河库水域放养。
何波知道,要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设身处地从村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采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处理问题。
日子长了,村民们听何波念叨多了,渐渐有了环保意识,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河水慢慢变得清透了许多。
“24小时河长”进行时
2017年3月16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河长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可是,河库的治理与维护,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要依靠民间的力量,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河库的管护。”三庙镇党委书记胡世才认为,政府可以关闭污染源,但如果环保意识不能在人们的头脑里扎根,污染就不会消失。
作为村民,何波清理维护河道的行为是自发的。他认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事实上,何波的行为也得到三庙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并委托其负责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的环保工作。就这样,何波成为一名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的“24小时河长”。
有没有河岸垃圾,有没有企业偷排废水,何波都要检查监督。
天刚蒙蒙亮,何波就拿着两米多长的打捞工具,往三庙河奔去。只要发现有垃圾,便及时打捞上来,堆放在一旁。很多时候,在河岸上打捞不得力,何波就脱下裤子,光着腿下到河里打捞。
垃圾统一整理堆放好后,何波开着自己刚买不久的摩托车,把垃圾运送到村里固定的垃圾站。
每個月,何波会定期组织村民对河流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治理。村民们身穿救生衣,划着木船,手持长竿、滤网,一起打捞河中的漂浮物。
这是何波每日生活的打开方式,也是他带领戴花村全体村民治理维护河水的“现在进行时”。
“河段巡查员、护河宣传员、政府参谋员、河长联络员、爱河示范员,我的职责就是当好这‘五员’。”何波说,“我从小在河边长大,靠水吃水。我们村里人想要一湾清水河,接受不了它变成臭水沟。不只是我,村里所有人都乐意为这段河水做点事。”
令人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到治理和保护三庙河的队伍中来,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起来。
我们伫立在横跨响水滩的石桥上,看着河水静静地从桥下淌过,心中与何波一样,充满欣慰。
護河创业两相长
18岁那年,何波离开家乡去重庆闯荡。最初,他在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做服装生意。后来,他又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演小品排戏剧,做婚庆策划,年收入超过十万元。
当何波果断放弃城里干得风生水起的事业,回到老家照料养父时,他就思考着在家乡做点事情。
经过多番考察,何波决定种植睡莲。种莲极少使用化肥,还可以净化水质。
村里人都信得过这个年轻肯干的小伙子,纷纷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他。随后,何波注册成立了重庆响水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村民们便在何波的公司里打工,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他们平均年龄在60岁上下。村民工资按天结算,每天50元。
“每个月在家做事,我也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哩!”在何波的公司里务工的刘世菊开心地说。
公司的产品不愁销路。三庙镇政府支持何波创业,为公司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武汉等地的药材企业,跟公司建立起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每年5月到7月,何波种植的200多亩睡莲竞相绽放。这一池绿意而娇艳的风光,引来不少观光的游客。
何波打算下一步在村里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村民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笑逐颜开。
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何波公益、创业两不误,既让河水清澈、欢流不息,又让生态荷花园助推农业发展,把一方水土变成致富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