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媒体述评的笔法,深刻分析了长篇小说《沧桑之恋》主人公胡君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在任何艰难境遇中都刻苦学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典范。这一形象,对一代代青年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
[关键词]:《沧桑之恋》 胡君 自强不息 艺术形象
胡君是近些年在我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的文学家诗人赵福君所著的长篇小说《沧桑之恋》中的主人公。他是生在建国后的一个非常进步,要强的青年。但是只因为他家是地主成分,他始终不得志。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他从肉体到精神,都遭到沉重的打击和摧残。但他刻苦学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对生活始终充满信心。最后终于获得成功。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刻苦学习的毅力和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一代人的优秀品质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代人自强不息的杰出代表,是追求进步,走向光明的典范。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是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里的主题歌。用来描述胡君的前半生经历是再恰当不过了。
胡君出生于1950年,已是建国后。尽管他生来“白白胖胖,虎头虎脑,是胡家的长子长孙”,尽管从小他是那么聪明能干,勤劳善良。做什么事都是按照父母教诲的“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做的那么尽善尽美。学习班级总是第一,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有名的中学。学校要粪,20多里的路他也多拿。大合唱领唱也第一名。作文比赛全校一等奖。他是那样的完美,没有谁能说出他哪不好。虽然也当上了年部的学习部长,班级的学习委员,可期末优秀干部三好学生表奖,却没他的份儿。他才只有十三四岁,他难过,“手脚冰凉,浑身颤抖,就像掉进冰窟窿里一样。”他后来终于悟明白了:他家的地主成分像粗大的绳索套着他,像孙悟空紧箍咒箍着他,“任你怎么努力,荣誉还是与你无缘”。但他还是好好表现。“他学习、劳动、做好事……只要是让学生做的事,他都争先恐后。”“尽管老是积极分子入不了团,尽管得不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他的上进心始终很强,他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同学们在心里对自己有个正当的评价”。可是文革开始了。并没有因为他的上佳表现同学们就“在心里对他有个正当的评价”。他却因为学习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他的地主家庭出身更成了别人攻击他的口实。“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保皇派地主狗崽子”的“桂冠”很快落在他的头上。并且还要“打倒”,“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他的心“猛烈地颤栗起来,脊梁骨冷汗直出,他只觉得头昏目眩,浑身无力,气脉都不够使了。他才16岁,没经历过这样的宣判”。“他又惊,又怕,又气恼,又恐惧”。那些人并且将大字报贴在了他枕头上。“他只觉得浑身无力,头脑发涨,还直恶心要吐,可还吐不出来,鼻梁眼眶也酸溜溜木胀胀的。他身子发飘腿脚发软,心突突突地颤抖不止……”早饭二两也没吃了,像咽苦药似的,强咽下还要往上返。但他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将来上高中不考了,谁运动表现好,谁就能上高中”。所以,好老师好学生都被贴了大字报。他学习好,自然是首当其冲。醒悟之后,他马上振作起来,“好,你们想整垮我,我偏不垮。”他又很快联想起《郭沫若文集》里的话“他们要你忧愁,你偏要快乐;他们要你死,你偏要活;他们要你倒下去,沉沦,你偏要站起来抗争。”以此来激励自己。他马上拿起笔做刀枪,反击那些攻击污蔑他的人。这就是胡君,他的意志品质是那么坚强。
可是,并没有因为他能把事情看得明白,他能战斗,他的命运就好起来。相反的是遭白眼、受冤屈的事接连不断。一切都源于他的地主出身。但是,他也同样是据理力争。与命运做抗争。
成立红卫兵,进行革命大串联。他是黑五类子弟,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也理所当然地不能去串联。去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上北京去见毛主席,得学校革委会给开介绍信。为了能去上北京,胡君尽可能地好好表现。因为“成是拉松”(革委会头儿的绰号)说过等他们回来,让他们表现好的黑五类子女去。这期间,胡君尽抢苦活脏活干,用休息时间抹了五、六、七、八、九号宿舍的窗逢。大冬天稀泥托在手上冰彻心脾,还拣煤糊,起了四次厕所。他算表现最好的了,“可他们言而无信,不答应让我们去了”。胡君有他的主意,“大串联是毛主席支持的,你不让去难道我就去不成了吗?”他把“小他妈”(胡君一个同学的绰号)那组的介绍信借来,想方设法,历尽艰难,终于到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是那么的激动,对毛主席是那么爱戴。
胡君有思想,懂感情,他是那么爱李琴,当李琴遭学校工作组组长欺辱投河自尽时,他是那么痛苦,想为她申冤却没有办法也没有地方。后来他又是那么喜爱同学知青兰铭,写了那么多诗来表达对她的深情厚谊,最终也因为家庭出身的“包袱”而未成眷属。他还乡后,脏活累活抢着干,可是在数九隆冬的夜晚贫下中农在队部学习时却让他跟黑五类去很远的河滩刨黑土,把他无情地“推向敌人一边”。他感到这是对他心灵的摧残,对他人格的侮辱。队里评工分,只因为给他父亲的三等分鸣不平,而自己被定六等分。真够得上千古奇冤了。当民师因为课讲得好,工作出色遭嫉妒,盖个房子还被诬陷为搞封建迷信被大队书记在喇叭里点名批判,也遭到被挑唆的学生的攻击漫骂。好不容易凭本事考上来的,课又讲得呱呱叫响儿,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却被“反回潮”、“学金家中学经验”给“交流”回生产队了。说是交流,实际上是又被排挤出去了。而且排挤得的是那么 堂而皇之。让你“心服口服”,胸戴大红花,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表态,还得让你感到“自豪”、“骄傲”、“光荣”“荣幸”真是“嘴上壮语豪言,心里苦比黄连,光荣感洋溢脸上,辛酸泪胸中流淌。”世间还有在你受伤的心上撒盐,再用手揉搓更让人难受的吗?后来三界口中学点名要他去代课,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还卡着不让走。真是一步一个坎,处处都是难。这期间,他极度伤心、苦闷、愤怒、彷徨,以致从心底发出屈原似的天问呐喊:“我怎么这么倒霉呢?出身地主家庭是我愿意的吗?那是可以选择的吗?”
苦难挫折面前,胡君没有倒下去。繁重的劳动,无休止的屈辱,让他不断地思索着,寻找着。还是在刚还乡务农的时候,他就在想“我该怎么办呢?”他渴望上学读书,可却由于“上山下乡”而失学了。正当他劳累,苦恼,惆怅,烦闷,彷徨时,他偶然看到毛主席当年自修大学的材料,“他的心豁然一亮,为什么不向毛主席学习也自学呢?”他毅然决定制定一个长期学习计划,从高中课开始学起,同时学文、史、哲知识.。他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寄托。那时农村劳动是“早晨四点半,晚上看不见”。他利用“日之余、岁之余、时之余”一直坚持学习。劳动时,他兜揣《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鲁迅语录》等小本抓紧一切间隙时间学习,还早起晚睡,坚持按计划学习各科课程。不管多累,多疲倦,浑身多难受,天天如此,持之以恒。他以屈原颂扬的橘树精神激励自己,以马克思的“目标始终如一”的名言要求自己。他深刻体会到“书籍不但给了他知识,而且给了他希望,给了他憧憬,给了他战胜一切困难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勇气和力量。”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只是在灯下,拿起书和笔的时候,我才觉得我又有了知觉,有了灵魂,我才成了我,我那颗沉闷僵滞的心又苏醒和激发起来了……”他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感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学使人深刻。”他认真研读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从姥姥家借来毛选从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到最后一篇《唯心历史观的破产》通读了一遍,从心里更崇拜毛主席。“毛主席不只革命理论伟大正确,而且知识极其丰富渊博,古今中外、文史经哲、军事政治……无所不精,不愧是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他特别喜欢毛主席的词《沁园春
[关键词]:《沧桑之恋》 胡君 自强不息 艺术形象
胡君是近些年在我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的文学家诗人赵福君所著的长篇小说《沧桑之恋》中的主人公。他是生在建国后的一个非常进步,要强的青年。但是只因为他家是地主成分,他始终不得志。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他从肉体到精神,都遭到沉重的打击和摧残。但他刻苦学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对生活始终充满信心。最后终于获得成功。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刻苦学习的毅力和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一代人的优秀品质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代人自强不息的杰出代表,是追求进步,走向光明的典范。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峥嵘岁月何惧风流”。这是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里的主题歌。用来描述胡君的前半生经历是再恰当不过了。
胡君出生于1950年,已是建国后。尽管他生来“白白胖胖,虎头虎脑,是胡家的长子长孙”,尽管从小他是那么聪明能干,勤劳善良。做什么事都是按照父母教诲的“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做的那么尽善尽美。学习班级总是第一,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有名的中学。学校要粪,20多里的路他也多拿。大合唱领唱也第一名。作文比赛全校一等奖。他是那样的完美,没有谁能说出他哪不好。虽然也当上了年部的学习部长,班级的学习委员,可期末优秀干部三好学生表奖,却没他的份儿。他才只有十三四岁,他难过,“手脚冰凉,浑身颤抖,就像掉进冰窟窿里一样。”他后来终于悟明白了:他家的地主成分像粗大的绳索套着他,像孙悟空紧箍咒箍着他,“任你怎么努力,荣誉还是与你无缘”。但他还是好好表现。“他学习、劳动、做好事……只要是让学生做的事,他都争先恐后。”“尽管老是积极分子入不了团,尽管得不了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他的上进心始终很强,他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同学们在心里对自己有个正当的评价”。可是文革开始了。并没有因为他的上佳表现同学们就“在心里对他有个正当的评价”。他却因为学习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他的地主家庭出身更成了别人攻击他的口实。“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保皇派地主狗崽子”的“桂冠”很快落在他的头上。并且还要“打倒”,“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他的心“猛烈地颤栗起来,脊梁骨冷汗直出,他只觉得头昏目眩,浑身无力,气脉都不够使了。他才16岁,没经历过这样的宣判”。“他又惊,又怕,又气恼,又恐惧”。那些人并且将大字报贴在了他枕头上。“他只觉得浑身无力,头脑发涨,还直恶心要吐,可还吐不出来,鼻梁眼眶也酸溜溜木胀胀的。他身子发飘腿脚发软,心突突突地颤抖不止……”早饭二两也没吃了,像咽苦药似的,强咽下还要往上返。但他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将来上高中不考了,谁运动表现好,谁就能上高中”。所以,好老师好学生都被贴了大字报。他学习好,自然是首当其冲。醒悟之后,他马上振作起来,“好,你们想整垮我,我偏不垮。”他又很快联想起《郭沫若文集》里的话“他们要你忧愁,你偏要快乐;他们要你死,你偏要活;他们要你倒下去,沉沦,你偏要站起来抗争。”以此来激励自己。他马上拿起笔做刀枪,反击那些攻击污蔑他的人。这就是胡君,他的意志品质是那么坚强。
可是,并没有因为他能把事情看得明白,他能战斗,他的命运就好起来。相反的是遭白眼、受冤屈的事接连不断。一切都源于他的地主出身。但是,他也同样是据理力争。与命运做抗争。
成立红卫兵,进行革命大串联。他是黑五类子弟,没有资格加入红卫兵,也理所当然地不能去串联。去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上北京去见毛主席,得学校革委会给开介绍信。为了能去上北京,胡君尽可能地好好表现。因为“成是拉松”(革委会头儿的绰号)说过等他们回来,让他们表现好的黑五类子女去。这期间,胡君尽抢苦活脏活干,用休息时间抹了五、六、七、八、九号宿舍的窗逢。大冬天稀泥托在手上冰彻心脾,还拣煤糊,起了四次厕所。他算表现最好的了,“可他们言而无信,不答应让我们去了”。胡君有他的主意,“大串联是毛主席支持的,你不让去难道我就去不成了吗?”他把“小他妈”(胡君一个同学的绰号)那组的介绍信借来,想方设法,历尽艰难,终于到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是那么的激动,对毛主席是那么爱戴。
胡君有思想,懂感情,他是那么爱李琴,当李琴遭学校工作组组长欺辱投河自尽时,他是那么痛苦,想为她申冤却没有办法也没有地方。后来他又是那么喜爱同学知青兰铭,写了那么多诗来表达对她的深情厚谊,最终也因为家庭出身的“包袱”而未成眷属。他还乡后,脏活累活抢着干,可是在数九隆冬的夜晚贫下中农在队部学习时却让他跟黑五类去很远的河滩刨黑土,把他无情地“推向敌人一边”。他感到这是对他心灵的摧残,对他人格的侮辱。队里评工分,只因为给他父亲的三等分鸣不平,而自己被定六等分。真够得上千古奇冤了。当民师因为课讲得好,工作出色遭嫉妒,盖个房子还被诬陷为搞封建迷信被大队书记在喇叭里点名批判,也遭到被挑唆的学生的攻击漫骂。好不容易凭本事考上来的,课又讲得呱呱叫响儿,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却被“反回潮”、“学金家中学经验”给“交流”回生产队了。说是交流,实际上是又被排挤出去了。而且排挤得的是那么 堂而皇之。让你“心服口服”,胸戴大红花,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表态,还得让你感到“自豪”、“骄傲”、“光荣”“荣幸”真是“嘴上壮语豪言,心里苦比黄连,光荣感洋溢脸上,辛酸泪胸中流淌。”世间还有在你受伤的心上撒盐,再用手揉搓更让人难受的吗?后来三界口中学点名要他去代课,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还卡着不让走。真是一步一个坎,处处都是难。这期间,他极度伤心、苦闷、愤怒、彷徨,以致从心底发出屈原似的天问呐喊:“我怎么这么倒霉呢?出身地主家庭是我愿意的吗?那是可以选择的吗?”
苦难挫折面前,胡君没有倒下去。繁重的劳动,无休止的屈辱,让他不断地思索着,寻找着。还是在刚还乡务农的时候,他就在想“我该怎么办呢?”他渴望上学读书,可却由于“上山下乡”而失学了。正当他劳累,苦恼,惆怅,烦闷,彷徨时,他偶然看到毛主席当年自修大学的材料,“他的心豁然一亮,为什么不向毛主席学习也自学呢?”他毅然决定制定一个长期学习计划,从高中课开始学起,同时学文、史、哲知识.。他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寄托。那时农村劳动是“早晨四点半,晚上看不见”。他利用“日之余、岁之余、时之余”一直坚持学习。劳动时,他兜揣《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鲁迅语录》等小本抓紧一切间隙时间学习,还早起晚睡,坚持按计划学习各科课程。不管多累,多疲倦,浑身多难受,天天如此,持之以恒。他以屈原颂扬的橘树精神激励自己,以马克思的“目标始终如一”的名言要求自己。他深刻体会到“书籍不但给了他知识,而且给了他希望,给了他憧憬,给了他战胜一切困难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勇气和力量。”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只是在灯下,拿起书和笔的时候,我才觉得我又有了知觉,有了灵魂,我才成了我,我那颗沉闷僵滞的心又苏醒和激发起来了……”他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感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学使人深刻。”他认真研读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从姥姥家借来毛选从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到最后一篇《唯心历史观的破产》通读了一遍,从心里更崇拜毛主席。“毛主席不只革命理论伟大正确,而且知识极其丰富渊博,古今中外、文史经哲、军事政治……无所不精,不愧是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他特别喜欢毛主席的词《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