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对当前大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针对“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提出应从文明与礼仪、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守时与守信、感恩与责任、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时间管理与职业规划等七个方面来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同时提出了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习惯养成教育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 对“90后”大学生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成才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方面。
1.1“90后”大学生现状呼唤习惯养成教育
“90后”与“80后”相比,生活环境更为优越,家庭经济压力较小,这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处理上等等。“90后”大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成才,却难以明确生活目标;他们思想解放,但容易偏激;他们勇于思考,但考虑问题往往片面;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功利主义浓厚;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但无法承受挫折;他们个性张扬,崇尚自由,但依赖性较强,心理脆弱[2]。“90后”大学生更是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科技与信息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
1.2习惯养成教育是应对当前大学生陋习的良药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特殊群体,已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大学生都能够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实际行为却与其知识层次和道德认知水平不相适应。众所周知,近几年来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有享受教育的机会,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校园内,上课迟到、浪费粮食、考试作弊、语言污秽、出口成“脏”、衣着不整、破坏公物等不文明、不道德现象随处可见,这对校园公德乃至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
1.3习惯养成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此,必须注重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大有希望。中央16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些素质的发展有赖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而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感恩责任、守时诚信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正是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2. “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即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又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其内容很多,大体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2.1文明与礼仪教育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而文明礼仪教育又是思想教育的起点。“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任性、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征。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修养,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良好自身形象。
2.2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教育
“90后”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集体活动参与意识薄弱,以自我意志为出发点,一意孤行,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不是由个体,而是由集体组成,个体脱离了集体不能存在,从而使他们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3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教育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缺乏刻苦钻研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大学学习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被动式学习,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学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知道在大学里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懂得只有拼搏奋斗,才是通往成才的桥梁。
2.4守时与守信教育
守时看似小事,实则事关一个人的人品与道德修养。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据调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学术抄袭、信用卡恶意透支、伪造简历、随意毁约、网络欺骗等。通过教育,使守时守信不再是“理想主义”,而是实际行动,进而潜移默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5感恩与责任教育
部分“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铭谢,更不知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识恩,学会回报,增强责任感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3. “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3.1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强制度建设
许多高校认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生应该做的。其实则不然,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阶段性:学前期是基础,中小学是关键,大学则是强化和改造时期,要把道德教育同个人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如宿舍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强化习惯养成教育理念。
3.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正面引导
“90后”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多数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在具有较强的自立、竞争、平等、价值、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道德误区。针对他们独特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上众多的负面因素,辅导员应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正面引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渗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4],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明确努力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辅导员专项基金《"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0JDSZ3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李从浩.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152-155.
[2] 张莉.“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9,(22):425-426.
[3] 蔡颖.浅析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70-71.
[4] 梁超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四导”方法摭谈[J].湘潮,2008,(8):118,123.
[5] 詹伟峰.关注高校“弱势群体”-小议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J].新西部,2006,(24):137-138.
作者简介:陈鹏(1979-),女,汉族,山东潍坊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王颖珏(1983-),女,汉族,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徐仙君(1985-),女,汉族,浙江江山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學院)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习惯养成教育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 对“90后”大学生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人成才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方面。
1.1“90后”大学生现状呼唤习惯养成教育
“90后”与“80后”相比,生活环境更为优越,家庭经济压力较小,这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处理上等等。“90后”大学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成才,却难以明确生活目标;他们思想解放,但容易偏激;他们勇于思考,但考虑问题往往片面;他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功利主义浓厚;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但无法承受挫折;他们个性张扬,崇尚自由,但依赖性较强,心理脆弱[2]。“90后”大学生更是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科技与信息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必要。
1.2习惯养成教育是应对当前大学生陋习的良药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特殊群体,已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大学生都能够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实际行为却与其知识层次和道德认知水平不相适应。众所周知,近几年来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有享受教育的机会,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校园内,上课迟到、浪费粮食、考试作弊、语言污秽、出口成“脏”、衣着不整、破坏公物等不文明、不道德现象随处可见,这对校园公德乃至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
1.3习惯养成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此,必须注重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大有希望。中央16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些素质的发展有赖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而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感恩责任、守时诚信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正是现代大学“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2. “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即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又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其内容很多,大体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2.1文明与礼仪教育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而文明礼仪教育又是思想教育的起点。“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任性、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征。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修养,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良好自身形象。
2.2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教育
“90后”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集体活动参与意识薄弱,以自我意志为出发点,一意孤行,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大局观念。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不是由个体,而是由集体组成,个体脱离了集体不能存在,从而使他们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3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教育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缺乏刻苦钻研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大学学习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被动式学习,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学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知道在大学里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懂得只有拼搏奋斗,才是通往成才的桥梁。
2.4守时与守信教育
守时看似小事,实则事关一个人的人品与道德修养。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据调查,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学术抄袭、信用卡恶意透支、伪造简历、随意毁约、网络欺骗等。通过教育,使守时守信不再是“理想主义”,而是实际行动,进而潜移默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5感恩与责任教育
部分“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铭谢,更不知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识恩,学会回报,增强责任感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3. “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3.1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加强制度建设
许多高校认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生应该做的。其实则不然,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阶段性:学前期是基础,中小学是关键,大学则是强化和改造时期,要把道德教育同个人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如宿舍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以制度管理为依托,强化习惯养成教育理念。
3.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正面引导
“90后”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中多数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在具有较强的自立、竞争、平等、价值、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道德误区。针对他们独特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上众多的负面因素,辅导员应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正面引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渗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4],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明确努力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辅导员专项基金《"90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0JDSZ3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李从浩.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152-155.
[2] 张莉.“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9,(22):425-426.
[3] 蔡颖.浅析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70-71.
[4] 梁超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四导”方法摭谈[J].湘潮,2008,(8):118,123.
[5] 詹伟峰.关注高校“弱势群体”-小议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J].新西部,2006,(24):137-138.
作者简介:陈鹏(1979-),女,汉族,山东潍坊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王颖珏(1983-),女,汉族,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徐仙君(1985-),女,汉族,浙江江山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