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的一天早晨,我刚走到班级门口,一个本班的学生就飞奔到我的面前,问道:“老师你没事吧?你不是出车祸了吗?”“我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回事?别着急,慢慢说!”我一下子被问得懵懂。“昨晚,小松(化名)给文嘉(化名)发了个短信。说您出车祸了,今天不能来上课。还说不信让她等着瞧!”
听到她的话,我的脑海出现了两封联名举报信。脑中考虑着怎么回应才好。“原来是这事啊!昨天小松的爸爸开车时不小心刮蹭了我。没事的,你安心上课。这事不要给其他同学说,省得同学们问他让他尴尬。”
学生应声走了,我的心却被这意外的“车祸”搅得纷乱。这样恶意的传言在我执教十几年工作中还是第一次遇到。委屈和气愤一时填满了胸膛,我直接冲进班级想找他本人问个究竟。站在讲台上环顾学生,开口问话前,我还是习惯性地心里默数了十个数。十个数后,我只是按惯例问讯了作业收交情况就上课了。当时尽管表面平静如水,但是课后内心里却有很多的不解。
不解之一是,我难道得罪过小松?小松这个学生最近确实和同学有矛盾。因为上课爱说话,小组活动时不配合统一行动,除了说风凉话外还打击别的组员参与的积极性。更甚的是,他们小组的5人都检举他,一周之内连续写了两次检举信,要求他离开他们小组。但是,我收到信后并没有和小松同学在沟通问题上正面产生过什么矛盾。我先找小组的人谈,要求他们不要因为小松暂时的举动就采取这样的行为。如果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会严重伤害小松同学的自尊心,让他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导致他自暴自弃或打击报复别人的行为。小松本人平时处理问题其实很莽撞,非常计较自己的利益,而且还极爱面子,又不拘小节。我建议小组看看他的表现再做处理,小组的人员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我找到小松,先问他有没有小组同学列举出的行为,他直言不讳。我说既然你认同了自己的问题那就改吧,毕竟人都是在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他欲言再作解释时,被我制止了。我觉得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道理他们都懂,多说未必有益。问题摆在面前改就好了。过后表面看,他还是很正常的,就没有给予过多关注。难道是因为没有让他把话说出来?
不解之二是,小松为什么要把这条短信发给文嘉?文嘉学业成绩很差,我平时对她极为照顾,下课时常常抽时间帮她学习英语,还总是在公开场合肯定她的品质。她对我也极为信任,时常在课下和我讲讲心里话。学生应该感觉到我和她的这种信任关系。实际上小松也时有表现出对文嘉学业接受能力的蔑视。那么,他选择把这样的短信发给文嘉难道就是想让她告诉我?也就是他是执意要让我知道是他发了这样的短信。难道是试探我的管理能力?但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不是这样的出发点,那问题又出在哪里呢?一时间,我感到困惑。
我依然没有有效解决“车祸风波”的办法。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我打开了学校的贴吧。这一看竟然是雪上加霜——贴吧上有一帖是骂我的,明显是小松的口气,文字很是不雅。当时,我的内心被失败感和气愤箍得喘不过气来!随手想敲入“骂老师的处罚”,可刚输入“骂老师”这三个字,一长串的“骂老师”导航字样就出来了:骂老师的歌曲,骂老师的诗,骂老师的话,骂老师的日志,甚至还有骂老师的高考作文!真是让我瞠目结舌,震撼良久!再看看关于骂老师的一些回帖内容:
“怎么可能背处分?这样的事非常正常的了,放心吧。”
“骂啥啊,课间操的时候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跳起来抡起一巴掌扇他脸!”
“傻瓜,死不承认啊,干嘛站出来。”
“网上骂老师那是你个人言论自由……”
而有关处理方式也不一而足:当今颇流行的“麻辣老师”采取和学生对骂、再和学生谈心的办法进行教育;通过公安局派出所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治安罚款500元,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停课写检查,再接受不同程度的处罚;和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教育。给教师赔礼道歉;学校为了维护教师尊严而劝其退学……
了解到这林林总总,我一时感受到不良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作为教育者,我沉思良久,随即对自己既往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和纠正。
1.反思自己的“威,智,德”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曾国藩问自己的一个幕僚对张之洞、李鸿章和自己的评价,幕僚说:张之洞是“威,不敢欺”; 李鸿章是“智,不能欺”;您是“德,不忍欺”。这事之所以发生,背后隐藏着“不够威,缺乏智,不足德”的软肋。班主任老师不应当只是管理者,更应当是学生行为和心灵的积极影响者。反思之后,我发现我武断地剥夺了小松的辩解权。假如小松没有正视这件事甚至曲解了它,这种认知无疑会使他产生抵触心理。当他被第二次举报时,我没有找到他本人详细了解情况,也没有当面肯定他在此期间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当孩子在矫正行为的时候,如果他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大人的肯定,他会迷茫乃至退缩到原来的行为中。而我又向一个学生透露过想给他调座位的信息(这是后来反思时才意识到的),这样的信息很快就在学生中传播了。不满和敌视就在我一次次教育的小失误中不断叠加变大。现在看来,那又何尝不是在折磨着孩子的心灵呢?
2.让思维拐个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绝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能轻易地给任何一个学生贴上一些不良标签,不能轻易把学生的一些很随意的零星的行为定性为心理不健全,也不能把一些心理问题盲目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否则,学生很有可能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学校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给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育人”,对学生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放学后给小松发了条短信。之所以发短信而没有传统地选择书信进行沟通,也是想用孩子们现在习惯的方式来沟通,让他有种亲切感。信的内容是:老师最近老是忘事,忘记告诉你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你为承诺做出的努力让我感动!加油——你会做得更好!这个补发的肯定换来了他的一个迟疑却是肯定的回答:谢谢老师!我会的。
3.你来当护旗手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年级举行离队建团活动,需要选择一个护旗手。小松的个头和身材都符合标准,正步也走得很带劲。只是“车祸”短信已经在其他班级同学中传开,从垂范意义上容易被同学们所质疑。但我还是积极争取让他担当这个角色,并严格要求他进行高水准的训练。他练得很刻苦,活动中的表现非常成功。这期间,他以前被检举的不良行为都得到约束,他的小组长在总结中把他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有人说过: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弯的,不妨在旁边立一根直的,别的话都不用说。《班主任》杂志刊登的一篇题目为《请永远和孩子在一起》一文中说道:“不管老师还是家长,请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这并不是丧失原则,而是把孩子做的错事和孩子这个人分开——‘我反对你做的事,但是我无条件爱你这个人’。”这样,孩子才会产生安全感,即便犯了错,也不会因恐惧而掩饰,以致铸成更大的错误。
4.开主题班会
我及时安排了一次主题班会。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积极和有效的方法来排解挫折感。班会试图告诉学生,用逃避、恶性转移的消极方式来解决问题只能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每当遇到挫折时,要尽量少考虑暂时的得失,多想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班会之后的第二天小松给我发了条短信:对不起,老师!是您让我知道了关怀!其实,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只有懂得去“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更深层次地领会到教育所内含的魅力。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听到她的话,我的脑海出现了两封联名举报信。脑中考虑着怎么回应才好。“原来是这事啊!昨天小松的爸爸开车时不小心刮蹭了我。没事的,你安心上课。这事不要给其他同学说,省得同学们问他让他尴尬。”
学生应声走了,我的心却被这意外的“车祸”搅得纷乱。这样恶意的传言在我执教十几年工作中还是第一次遇到。委屈和气愤一时填满了胸膛,我直接冲进班级想找他本人问个究竟。站在讲台上环顾学生,开口问话前,我还是习惯性地心里默数了十个数。十个数后,我只是按惯例问讯了作业收交情况就上课了。当时尽管表面平静如水,但是课后内心里却有很多的不解。
不解之一是,我难道得罪过小松?小松这个学生最近确实和同学有矛盾。因为上课爱说话,小组活动时不配合统一行动,除了说风凉话外还打击别的组员参与的积极性。更甚的是,他们小组的5人都检举他,一周之内连续写了两次检举信,要求他离开他们小组。但是,我收到信后并没有和小松同学在沟通问题上正面产生过什么矛盾。我先找小组的人谈,要求他们不要因为小松暂时的举动就采取这样的行为。如果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会严重伤害小松同学的自尊心,让他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导致他自暴自弃或打击报复别人的行为。小松本人平时处理问题其实很莽撞,非常计较自己的利益,而且还极爱面子,又不拘小节。我建议小组看看他的表现再做处理,小组的人员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我找到小松,先问他有没有小组同学列举出的行为,他直言不讳。我说既然你认同了自己的问题那就改吧,毕竟人都是在不断犯错误又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他欲言再作解释时,被我制止了。我觉得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问题是正常的,道理他们都懂,多说未必有益。问题摆在面前改就好了。过后表面看,他还是很正常的,就没有给予过多关注。难道是因为没有让他把话说出来?
不解之二是,小松为什么要把这条短信发给文嘉?文嘉学业成绩很差,我平时对她极为照顾,下课时常常抽时间帮她学习英语,还总是在公开场合肯定她的品质。她对我也极为信任,时常在课下和我讲讲心里话。学生应该感觉到我和她的这种信任关系。实际上小松也时有表现出对文嘉学业接受能力的蔑视。那么,他选择把这样的短信发给文嘉难道就是想让她告诉我?也就是他是执意要让我知道是他发了这样的短信。难道是试探我的管理能力?但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不是这样的出发点,那问题又出在哪里呢?一时间,我感到困惑。
我依然没有有效解决“车祸风波”的办法。在没有思路的情况下,我打开了学校的贴吧。这一看竟然是雪上加霜——贴吧上有一帖是骂我的,明显是小松的口气,文字很是不雅。当时,我的内心被失败感和气愤箍得喘不过气来!随手想敲入“骂老师的处罚”,可刚输入“骂老师”这三个字,一长串的“骂老师”导航字样就出来了:骂老师的歌曲,骂老师的诗,骂老师的话,骂老师的日志,甚至还有骂老师的高考作文!真是让我瞠目结舌,震撼良久!再看看关于骂老师的一些回帖内容:
“怎么可能背处分?这样的事非常正常的了,放心吧。”
“骂啥啊,课间操的时候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跳起来抡起一巴掌扇他脸!”
“傻瓜,死不承认啊,干嘛站出来。”
“网上骂老师那是你个人言论自由……”
而有关处理方式也不一而足:当今颇流行的“麻辣老师”采取和学生对骂、再和学生谈心的办法进行教育;通过公安局派出所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治安罚款500元,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停课写检查,再接受不同程度的处罚;和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教育。给教师赔礼道歉;学校为了维护教师尊严而劝其退学……
了解到这林林总总,我一时感受到不良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作为教育者,我沉思良久,随即对自己既往的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和纠正。
1.反思自己的“威,智,德”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曾国藩问自己的一个幕僚对张之洞、李鸿章和自己的评价,幕僚说:张之洞是“威,不敢欺”; 李鸿章是“智,不能欺”;您是“德,不忍欺”。这事之所以发生,背后隐藏着“不够威,缺乏智,不足德”的软肋。班主任老师不应当只是管理者,更应当是学生行为和心灵的积极影响者。反思之后,我发现我武断地剥夺了小松的辩解权。假如小松没有正视这件事甚至曲解了它,这种认知无疑会使他产生抵触心理。当他被第二次举报时,我没有找到他本人详细了解情况,也没有当面肯定他在此期间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当孩子在矫正行为的时候,如果他所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大人的肯定,他会迷茫乃至退缩到原来的行为中。而我又向一个学生透露过想给他调座位的信息(这是后来反思时才意识到的),这样的信息很快就在学生中传播了。不满和敌视就在我一次次教育的小失误中不断叠加变大。现在看来,那又何尝不是在折磨着孩子的心灵呢?
2.让思维拐个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绝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能轻易地给任何一个学生贴上一些不良标签,不能轻易把学生的一些很随意的零星的行为定性为心理不健全,也不能把一些心理问题盲目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否则,学生很有可能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学校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给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育人”,对学生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我放学后给小松发了条短信。之所以发短信而没有传统地选择书信进行沟通,也是想用孩子们现在习惯的方式来沟通,让他有种亲切感。信的内容是:老师最近老是忘事,忘记告诉你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你为承诺做出的努力让我感动!加油——你会做得更好!这个补发的肯定换来了他的一个迟疑却是肯定的回答:谢谢老师!我会的。
3.你来当护旗手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年级举行离队建团活动,需要选择一个护旗手。小松的个头和身材都符合标准,正步也走得很带劲。只是“车祸”短信已经在其他班级同学中传开,从垂范意义上容易被同学们所质疑。但我还是积极争取让他担当这个角色,并严格要求他进行高水准的训练。他练得很刻苦,活动中的表现非常成功。这期间,他以前被检举的不良行为都得到约束,他的小组长在总结中把他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有人说过:要让别人知道什么是弯的,不妨在旁边立一根直的,别的话都不用说。《班主任》杂志刊登的一篇题目为《请永远和孩子在一起》一文中说道:“不管老师还是家长,请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这并不是丧失原则,而是把孩子做的错事和孩子这个人分开——‘我反对你做的事,但是我无条件爱你这个人’。”这样,孩子才会产生安全感,即便犯了错,也不会因恐惧而掩饰,以致铸成更大的错误。
4.开主题班会
我及时安排了一次主题班会。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积极和有效的方法来排解挫折感。班会试图告诉学生,用逃避、恶性转移的消极方式来解决问题只能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每当遇到挫折时,要尽量少考虑暂时的得失,多想想美好的未来,不断激励自己振作起来。班会之后的第二天小松给我发了条短信:对不起,老师!是您让我知道了关怀!其实,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只有懂得去“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更深层次地领会到教育所内含的魅力。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