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苑举正
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在MOOCs(大型在线课堂)平台之一Coursera上,他开设了《活用希腊哲学》,阐释2000多年前的希腊对今天的启示。
《大学生》:为什么在Coursera上开《活用希腊哲学》?
苑老师:动机有三个方面。首先,我觉得中国人的社会缺乏理解哲学和把它活用在生活中的艺术,大部分人都知道哲学很重要,但一听(哲学)就没兴趣了。没兴趣而忽略它,对国家的伤害很大。
其次,伴随中国的崛起,大陆有国学热。我是学西方哲学的,觉得在宣扬国学的过程中与现代社会有了隔阂,比如大家开口闭口辩证法,辩证哪来的?科学、民主,哪来的?希腊哲学弥补了这个空缺。辩证起源于苏格拉底!人的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对废话,另一种是纠正别人的错误。对废话就是两个人在一块闲聊。辩证讲的是否定别人说话的内容。所以,你讲的时候要做出比较大胆的诉求,别人不接受你的诉求,就会反对你;你要是觉着别人讲得有道理,就承认自己不对,要是没道理,你就更大声地反驳。这就构成了辩证关系。我长期讲授《希腊哲学史》,有些心得,可以信手捻来,活用的意思就在此——尽量讲得浅显易懂。
最后,跟生活有一个平行的结合,活学活用。在大陆和台湾,很多人把哲学知识当成一个专业,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多多少少懂点哲学,因为它不专属专家的学问。比如很多人认为不懂希腊文就不能做希腊哲学,实际上,柏拉图对话录的英法译本都讲得非常浅显易懂,圣人讲的道理升斗小民都可以懂的,何必把哲学弄得这么专业呢?当然,哲学可以非常专业。
我开这门课的目的是希望能把三种人拉进哲学的阵营。第一种人又分为两种——觉得哲学高深不愿意接触的和嗤之以鼻的。第二种人是花了工夫学哲学,却发觉白学了,不知道哲学到底有何用。还有一种人是执着一些问题,却发觉不如从一个清楚、简单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大学生》:在《活用希腊哲学》的绪论中,你强调要大胆。
苑老师:嗯,大胆。苏格拉底的辩证,完全是灵机一动、当下取材。比如,我说哲学最重要。你听了后说,不,文学最重要。
我说,哲学之所以重要,是可以充分应用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讲出言之成理的道理,那么文学呢?
你接下来说文学重要的道理。就这样,我否定你,你否定我。也许我们并不相识,初次见面劈头盖脸地说对方一派胡言,这需要胆量。
《大学生》:在这门课中,你提出借鉴2000年以前的哲学看待或解决现代问题。
苑老师:人类的问题包含政治、社会、经济……有的人认为人类的问题是历史的重复,有的人认为是演化,还有的人认为亘古不变。
比如讲到经济问题,可以提提Sophist(诡辩学者)。从柏拉图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传授真理可以不需要领薪水,我对柏拉图进行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批判,归因于他自己的家庭富裕。像我这样的,得吃饭,说为了真理连命都不要了,这个不现实。现在的问题也是一样,在我们的文化中仇富现象是蛮正常的。为什么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正统哲学的人特别反对哲学赚钱?为什么现在开补习班教英文赚钱就没人骂了?这些问题很有趣。
我们读希腊哲学,不是光着腚子看的,而是带着中国文化的眼镜看。《大学》里有一句话:有德斯有人,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用!我们的商业社会是把道德跟财富整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经常用道德标准检验商人或富人。从这样的观念中发展出来的商业社会比较落伍,为什么?因为不以德服人就赚不着钱,可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道理。柏拉图的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比较接近,认为财富就是一个大麻烦。亚里士多德就不一样,不论他的伦理学,还是政治学,都强调适当的行为——综合欲望和理性,即他的中庸原则。什么是理性?当然是发扬道德的理性。所以,光为别人干自己累死,这就不是适当的伦理性。总之,适当的行为一定要考量人的欲望。
面对人的自然情感问题,需不需要社会?需不需要社会调和?社会在伦理与政治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社会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也都在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中有所讨论。当然,我把道理摆出来,该怎么做得自己考虑。
《大学生》:为什么有的大学生会认为哲学很晦涩?
苑老师:这是方法论的问题。怎么向人解释啥是“红色”?只要指一指红色的东西他就懂,教都不用教。对吧?所以,要理解就得有感觉,真实地感觉它的存在。要是教哲学,学生却发觉所教的内容没有与经验互动、沟通的可能性,那还不如别教书,纯做研究。
为什么中国现代化的过程走得这么辛苦?哲学的训练没到位。现代化的过程包含了民主、科学等,包含了很多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概念,必须充分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心悦诚服。要是不服,又觉得这些内容很难,那么负责传播知识的人有义务讲好。是让人听懂还是让人觉得很高级?答案很明显:听不懂怎么会觉得高级;听得懂又觉得高级就更好。问题是,听懂与高级之间得选择,我教哲学时选择“听懂”,选择哲学普及(简称“哲普”)。
《大学生》:您的意思是对哲学晦涩和困难的认识是人为的?
苑老师:无心之过吧。
《大学生》:您如何开展“哲普”?
苑老师:在台湾,我每个星期做一档电视节目“57金钱爆”,用哲学解读财经新闻。记得主持人有一次问我:为什么百货公司周年庆时大家听到减价都跑去买?为什么唯独只有股市里大家都在买高?
在百货公司,商品的价钱是固定的,不打折时顾客知道多少钱,一打折就觉得赚了。百货公司的理念是“顾客相信百货公司平日不打折”,利用了心理供需关系——便宜扩大顾客的需求量,事实上买来不一定有用,但是,顾客突然发觉买来就赚了,事实上买了没赚,买了用了才赚。很多人心理上出现了谬误,认为不买白不买,至少平日花两倍的价钱才能买到,哪怕不用也不亏。哲学上解释为一种自我欺骗。
股市就不一样,运用归纳法谬误,股票前天涨、昨天涨、今天又涨,很自然认为明天该涨吧。其他人也说,连涨三天不买就是傻瓜。第二天一大早赶紧去买,买了就变傻瓜了,犯了归纳法谬误。归纳法谬误,即以过往的经验累积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则,并按这个规则预测未来。有时,归纳法是错的。因为过往的经验跟未来的事件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我上电视台也是毁誉参半,有人说:“大学教授在电视上讲财经,你懂吗?”我要证明,财经的东西归根到底还是哲学思考的问题。
现在是哲普大好良机,千载难逢。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曾经经历了差点灭亡?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接受西学的速度不够快,这不是洋枪、洋炮问题,甚至不是政治制度问题,而是思想交融。
《大学生》:从哲普的角度出发,请您向大学生推荐几本书。
苑老师:我觉得需要看的书应有三个方向。第一是历史方面的书,包括人物与事件,历史书是产生思考的泉源。半年前,我阅读了《苦难辉煌》,观看了纪录片《较量无声》,引发了我很多的深思。
第二是中国经典的原典。读中国经典,尤其是《大学》和《中庸》很容易上手,会发觉古人的智慧已包含今人在行为上的一些诉求。我认为,原典讲得不僵化,僵化是后人解释的结果。经典是本,君子顾本本立道生。
第三倒是劝大家多读几套观点不一致的西洋哲学史。西洋哲学史,有人从批判的角度,有人从一贯发展的角度来写,对同样的人物都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共识。对比西洋哲学史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这不但有意义,而且很重要。
第二种人是花了工夫学哲学,
却发觉白学了,
不知道哲学到底有何用。
有一种人是执着一些问题,
却发觉不如从一个清楚、简单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在MOOCs(大型在线课堂)平台之一Coursera上,他开设了《活用希腊哲学》,阐释2000多年前的希腊对今天的启示。
《大学生》:为什么在Coursera上开《活用希腊哲学》?
苑老师:动机有三个方面。首先,我觉得中国人的社会缺乏理解哲学和把它活用在生活中的艺术,大部分人都知道哲学很重要,但一听(哲学)就没兴趣了。没兴趣而忽略它,对国家的伤害很大。
其次,伴随中国的崛起,大陆有国学热。我是学西方哲学的,觉得在宣扬国学的过程中与现代社会有了隔阂,比如大家开口闭口辩证法,辩证哪来的?科学、民主,哪来的?希腊哲学弥补了这个空缺。辩证起源于苏格拉底!人的对话有两种,一种是对废话,另一种是纠正别人的错误。对废话就是两个人在一块闲聊。辩证讲的是否定别人说话的内容。所以,你讲的时候要做出比较大胆的诉求,别人不接受你的诉求,就会反对你;你要是觉着别人讲得有道理,就承认自己不对,要是没道理,你就更大声地反驳。这就构成了辩证关系。我长期讲授《希腊哲学史》,有些心得,可以信手捻来,活用的意思就在此——尽量讲得浅显易懂。
最后,跟生活有一个平行的结合,活学活用。在大陆和台湾,很多人把哲学知识当成一个专业,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多多少少懂点哲学,因为它不专属专家的学问。比如很多人认为不懂希腊文就不能做希腊哲学,实际上,柏拉图对话录的英法译本都讲得非常浅显易懂,圣人讲的道理升斗小民都可以懂的,何必把哲学弄得这么专业呢?当然,哲学可以非常专业。
我开这门课的目的是希望能把三种人拉进哲学的阵营。第一种人又分为两种——觉得哲学高深不愿意接触的和嗤之以鼻的。第二种人是花了工夫学哲学,却发觉白学了,不知道哲学到底有何用。还有一种人是执着一些问题,却发觉不如从一个清楚、简单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大学生》:在《活用希腊哲学》的绪论中,你强调要大胆。
苑老师:嗯,大胆。苏格拉底的辩证,完全是灵机一动、当下取材。比如,我说哲学最重要。你听了后说,不,文学最重要。
我说,哲学之所以重要,是可以充分应用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关系,讲出言之成理的道理,那么文学呢?
你接下来说文学重要的道理。就这样,我否定你,你否定我。也许我们并不相识,初次见面劈头盖脸地说对方一派胡言,这需要胆量。
《大学生》:在这门课中,你提出借鉴2000年以前的哲学看待或解决现代问题。
苑老师:人类的问题包含政治、社会、经济……有的人认为人类的问题是历史的重复,有的人认为是演化,还有的人认为亘古不变。
比如讲到经济问题,可以提提Sophist(诡辩学者)。从柏拉图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传授真理可以不需要领薪水,我对柏拉图进行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批判,归因于他自己的家庭富裕。像我这样的,得吃饭,说为了真理连命都不要了,这个不现实。现在的问题也是一样,在我们的文化中仇富现象是蛮正常的。为什么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正统哲学的人特别反对哲学赚钱?为什么现在开补习班教英文赚钱就没人骂了?这些问题很有趣。
我们读希腊哲学,不是光着腚子看的,而是带着中国文化的眼镜看。《大学》里有一句话:有德斯有人,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用!我们的商业社会是把道德跟财富整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经常用道德标准检验商人或富人。从这样的观念中发展出来的商业社会比较落伍,为什么?因为不以德服人就赚不着钱,可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道理。柏拉图的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比较接近,认为财富就是一个大麻烦。亚里士多德就不一样,不论他的伦理学,还是政治学,都强调适当的行为——综合欲望和理性,即他的中庸原则。什么是理性?当然是发扬道德的理性。所以,光为别人干自己累死,这就不是适当的伦理性。总之,适当的行为一定要考量人的欲望。
面对人的自然情感问题,需不需要社会?需不需要社会调和?社会在伦理与政治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社会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也都在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中有所讨论。当然,我把道理摆出来,该怎么做得自己考虑。
《大学生》:为什么有的大学生会认为哲学很晦涩?
苑老师:这是方法论的问题。怎么向人解释啥是“红色”?只要指一指红色的东西他就懂,教都不用教。对吧?所以,要理解就得有感觉,真实地感觉它的存在。要是教哲学,学生却发觉所教的内容没有与经验互动、沟通的可能性,那还不如别教书,纯做研究。
为什么中国现代化的过程走得这么辛苦?哲学的训练没到位。现代化的过程包含了民主、科学等,包含了很多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概念,必须充分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心悦诚服。要是不服,又觉得这些内容很难,那么负责传播知识的人有义务讲好。是让人听懂还是让人觉得很高级?答案很明显:听不懂怎么会觉得高级;听得懂又觉得高级就更好。问题是,听懂与高级之间得选择,我教哲学时选择“听懂”,选择哲学普及(简称“哲普”)。
《大学生》:您的意思是对哲学晦涩和困难的认识是人为的?
苑老师:无心之过吧。
《大学生》:您如何开展“哲普”?
苑老师:在台湾,我每个星期做一档电视节目“57金钱爆”,用哲学解读财经新闻。记得主持人有一次问我:为什么百货公司周年庆时大家听到减价都跑去买?为什么唯独只有股市里大家都在买高?
在百货公司,商品的价钱是固定的,不打折时顾客知道多少钱,一打折就觉得赚了。百货公司的理念是“顾客相信百货公司平日不打折”,利用了心理供需关系——便宜扩大顾客的需求量,事实上买来不一定有用,但是,顾客突然发觉买来就赚了,事实上买了没赚,买了用了才赚。很多人心理上出现了谬误,认为不买白不买,至少平日花两倍的价钱才能买到,哪怕不用也不亏。哲学上解释为一种自我欺骗。
股市就不一样,运用归纳法谬误,股票前天涨、昨天涨、今天又涨,很自然认为明天该涨吧。其他人也说,连涨三天不买就是傻瓜。第二天一大早赶紧去买,买了就变傻瓜了,犯了归纳法谬误。归纳法谬误,即以过往的经验累积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则,并按这个规则预测未来。有时,归纳法是错的。因为过往的经验跟未来的事件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我上电视台也是毁誉参半,有人说:“大学教授在电视上讲财经,你懂吗?”我要证明,财经的东西归根到底还是哲学思考的问题。
现在是哲普大好良机,千载难逢。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曾经经历了差点灭亡?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接受西学的速度不够快,这不是洋枪、洋炮问题,甚至不是政治制度问题,而是思想交融。
《大学生》:从哲普的角度出发,请您向大学生推荐几本书。
苑老师:我觉得需要看的书应有三个方向。第一是历史方面的书,包括人物与事件,历史书是产生思考的泉源。半年前,我阅读了《苦难辉煌》,观看了纪录片《较量无声》,引发了我很多的深思。
第二是中国经典的原典。读中国经典,尤其是《大学》和《中庸》很容易上手,会发觉古人的智慧已包含今人在行为上的一些诉求。我认为,原典讲得不僵化,僵化是后人解释的结果。经典是本,君子顾本本立道生。
第三倒是劝大家多读几套观点不一致的西洋哲学史。西洋哲学史,有人从批判的角度,有人从一贯发展的角度来写,对同样的人物都有不同的理解,没有共识。对比西洋哲学史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这不但有意义,而且很重要。
第二种人是花了工夫学哲学,
却发觉白学了,
不知道哲学到底有何用。
有一种人是执着一些问题,
却发觉不如从一个清楚、简单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