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锋双方:
张志远 ——交锋观点:是!
邵鲁文 ——交锋观点:不是!
交锋起因:交锋源于张志远发表的题为《<太平轮>未走出<黄金时代>魔咒,票房失利于:无互联网基因!》一文,随后网友邵鲁文发起反驳《驳张志远:互联网基因不是“太平轮”票房失利的根本原因》。由此,双方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展开交锋。
第一回合:什么是“互联网基因”?
张志远:“其实互联网基因就是年轻人基因。”
当所有人认为《太平轮》必过6亿时,我预测它不会过4亿,甚至会像《黄金时代》一样成为炮灰,即使到我预测的3.8亿,仍然是亏损的,这说明不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越来越没有市场。其实我预测票房的目的不在于数字,而是让大家认识到“互联网基因”这个概念:对于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我对它们的票房预测比常规高;而对于不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则相反,甚至被边缘化。
贺岁档将成为电影“互联网基因”的试金石。电影的“互联网基因”将被主流电影公司认识到其重要性!电影市场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影视大佬们该去听听平均年龄21.4岁的电影观众喜欢什么?其实,互联网基因就是年轻人基因。因为电影的主流观众已经由原来的70后变成90后,他们都是“网生代”。所以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会迅速被他们通过互联网发酵,引发自发性传播,形成点对点扩散,最终成为“社会现象级别”的电影。
邵鲁文:“敢情这互联网基因还不是个宏观概念,是可以往人的身上放的。”
原来作者(张志远)是这样认为的:互联网基因就是年轻人的基因,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网生代”,具备这些年轻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应该就是具备了互联网基因。我不负责任地猜想一下,作者想要指的是网络的社交和互动性,这也是“网生代”们身上最重要的特点。可是作者又提到某些导演、演员没有互联网基因。看到这里,不禁一笑,敢情这互联网基因还不是个宏观概念,是可以往人身上放的。在这里张先生想表达的互联网基因,是指在互联网上的话题性。可是这样想其实也不对,吴宇森贵为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关于吴导演的话题放在网络上仍然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就更别提章子怡、金城武,他们身上怎么可能不具备话题性。
那么,问题来了。连作者自己都没能搞清楚什么是“互联网基因”,还妄下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结论。是不是按照作者的逻辑,所有票房失败的电影都可以马后炮的归结为,缺乏互联网基因?请问《星际穿越》里的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他们的互联网基因又表现在哪里呢?按作者的逻辑,2014年的金酸梅奖得主金·卡戴珊和威尔·史密斯最有互联网基因,为什么他们却成了14年的烂片代言人?把这一切都盲目的归结到一个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概念“互联网基因”上,这种理论实在站不住脚。
第二回合——互联网基因对票房的影响。
张志远:“《太平轮》是贺岁档第一个票房失败的大片,但不会是最后一个,之后还会有多部无互联网基因的电影成为炮灰。”
未来电影最重要的类别只分为两种: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和没互联网基因的电影。
给《太平轮》(下)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1、因为投资太大,不分上下部肯定回收不了成本,分了还有可能拼一把。
2、应该主打爱情,主打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
3、避开贺岁档和热门档期,选一个淡季。
4、《太平轮》网络上的搜索指数很高,为什么票房却这么差?有知名度但无忠诚度,用户转换率太低!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是技术性操作,那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影片定位。《太平轮》上部的失败是影片定位模糊,沉船?战争?还是爱情?这一部应该直接定位“爱情+灾难”,复制《泰坦尼克号》的定位!虽然《太平轮》是贺岁档第一个失败案例,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邵鲁文:“对于电影来说,它上映前的营销和宣传是对于后期冲刺票房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并不能说前期营销的成功就能直接决定票房。”
好的营销不等于好的票房,更不等于好电影。在作者(张志远)的文章中,建设性的给出了一些可能的尝试方向,认为要想取得好的票房应该在电影的营销上下功夫。我们先不说这些措施是否可行,至少在一个层面上,作者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对于电影来说,它上映前的营销和宣传是对于后期冲刺票房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并不能说前期营销的成功就能直接决定票房,甚至直接对于电影最终的质量好坏下定论,这是本末倒置的问题。
《太平轮》在票房上的失利,原因是作品本身比较平庸,能带动口碑化的宣传模式有限,才导致票房失败。而不应该是由于电影没有什么“互联网基因”,电影没有话题性,导致电影票房失败,而说电影是烂片。就算电影在上映前打出了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的口号,在前期的话题营销上大获成功,最终的票房同样不理想,难道观众们就会因为它具有了作者所谓的“互联网基因”而称赞影片吗?归根结底,能够决定电影票房的还是质量,口碑营销仍是最好的营销方式,只不过现在的传播形式可能更多的借助了互联网而已。
《星际穿越》成为了年度话题性影片,是因为它的题材独特,影片质量出色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绝不是因为前期的营销,相反在中国,《星际穿越》也的确没有什么营销。对于影迷来说,最大的营销可能就是导演诺兰,或是其他几位大牌演员,而这几位在作者眼里竟都是不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代表。
第三回合——电影的营销和定位
邵鲁文:“电影是一门艺术,互联网思维也不能成为票房失败的挡箭牌。”
延续百年的电影,归根结底是一门艺术,只不过它普及大众的特点加上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传播,让它变得更加贴近大众。同时在这个消费时代,电影也更多的作为一种消费品出现,它的艺术特性有些时候会被观众忽略。但是时代的变化不能改变电影的本质,否则以此为理由就不会有电影艺术理论和艺术法则的建立了。 人们在消费电影的同时也是对艺术的欣赏,电影质量的高低就成了衡量其艺术水准的标准。奥斯卡奖的评判标准并不是票房而是影片的艺术水准,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不能说票房高就是好电影,有些烂片票房一样很好,这与“互联网基因”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同样,票房的失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质量因素,也肯定有营销因素,但不是全部。
张志远: “其实电影票房高低跟电影烂不烂关系不大。”
如果学过经济学,就一定知道一个东西的价格跟它的价值没有关系,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样。电影也一样,它的票房跟艺术性和质量的关系不大。更何况说一部电影烂不烂其实有很大主观色彩,很多人都认为《小时代》是烂片,但你说为什么有那么高票房?所有的惊悚片都烂到家了,但是为什么都有票房?并且大多都是赚钱的?所以真正决定票房高低的是市场层面的一些因素。你说《太平轮》票房失败是因为拍的烂,电影票房高低跟电影烂不烂关系不大。尤其在中国,市场是粗放式的增长,分为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两个不同的二元市场。
我最怕跟人谈艺术,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所以,请允许我只谈票房,这个客观,容易量化;而不谈影片质量,这个主观,无法量化。我推广“互联网基因”,不是用来评判那部影片质量和艺术水准;我的目的就是让电影行业减少亏损,让大家都明白这个趋势:不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会亏钱,以后尽量避免投资;而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会以小博大,要多投这些片子。当然有些人说我就是要拍艺术影片,不为赚钱。那么咱们各玩各的。就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去调节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发展。
很多人说互联网思维是忽悠,或说它是概念,甚至是伪概念。作为一个上了岁数保守的人可以这么说,例如跟雷军打赌的董明珠女士。总之互联网不是工具,它是一种思维,甚至一种信仰,它是一个全新时代对另一个旧时代的颠覆。就跟当年清末北洋水师败给日本舰队,其实代表着农耕文明败给了工业文明一样。
互联网基因不是决定电影票房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决定一部影片票房高低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影片质量,例如影片的艺术高度,例如明星大腕,例如时长,例如题材(同样文艺片《后会无期》和《黄金时代》的一高一低)。但这些虽然都是重要因素,却不是关键的因素。
微观群众:
稀粑粑:评价一个电影的好坏需要拿票房数据做参考么?归根结底是电影本身的失败
高月:逼格这么半天,也没有说个解决办法,再则平均年龄21.4岁,那你怎么不统计下导演平均年龄都50+了呢?
简单菜Q:冲着互联网基因观点进来看的,但是通篇看下来关于文章内容关于互联网基因的就一句话,年轻人基因??口碑和内容本身才是决定成功的根本吧。
纳蓝互联网金融服务:跟是不是互联网基因关系不大,《星际穿越》没看到有什么互联网基因,但朋友圈微博都是自发在赞这个片子,自然票房飘红。碎片化的时代,大家要么看段子,电影的话,要么你得给我讲一个牛X的故事如《星际穿越》,要么讲一个酣畅淋漓看了舒爽的如《让子弹飞》《泰囧》,或者精准定位一个群体如《小时代》或者《中国合伙人》,最不济你也得搞成《建国大业》吧,去数脸。《太平轮》故事一般般,明星也就几个,还尼玛分成上下集。人家拍续集的都是独立成故事的。惨败是必然的。
青猫先生:这电影本身和《黄金时代》就没有可比性,明摆着是来圈钱的,从作品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诚意完全看不出他们对电影的热爱,而单纯的圈钱才是目的,至于他们的营销和定位,我想就算很成功,电影本身不好也没什么意义。就像《星际穿越》,我也丝毫没看到他有什么互联网因素,但就是口碑好。
Jinpo:还说《泰坦尼克号》,这整部电影里有船的镜头吗?只在结束后告诉你说,包括XXX的一千人在后来上了太平轮,然后与另一艘船相撞沉没,船上发生什么故事请看下一部。 有病的听了这样的结局去看下一部。
Bweaver:想想张志远对互联网基因的理解,也真是蛮可笑的,更别提把它与电影票房相关联了。真正好的电影靠的是质量,是口碑相传,烂片你积极宣传制造话题也可以。但这些真的与你的互联网基因没有关系。
Ser_dust:互联网基因还没有被玩坏?看到这个词儿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