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角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分析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传播的仪式观;上新了·故宫;文化类综艺节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93-03
  自从19世纪以来,美国公共话语里的“传播”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詹姆斯·凯瑞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中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认为传播并非信息在空间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它是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1]在仪式观的视角下,传播媒介运用符号形成现实的表征,并通过信息的共享达到对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
  《上新了·故宫》是2018年北京卫视推出的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已连续播出三季。节目的最大亮点有三方面:其一,每一期节目中,嘉宾带领观众深入故宫各角落;其二,节目中,嘉宾用表演的形式对历史故事“情境再现”;其三,每期节目最后, 根据故宫相关的文化元素进行“文创作品设计”。相比于娱乐性综艺节目的狂欢戏谑,《上新了·故宫》传递出一种神圣秩序。在此过程中,观众不仅仅感受到其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之美,也沉浸于节目的打造的仪式盛宴之中,在“故宫探秘”的方式中重构共同的文化信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特质正符合仪式观理论,本文将从《上新了·故宫》的符号表征、传播媒介、互动参与三方面分析其如何将文化内涵与娱乐性高度凝结,在观众心中构建起独特的仪式性特征,从而引发共鸣,取得成功。

1 符号与隐喻:仪式符号中的文化记忆再现


  仪式是一个庞大的象征符号集合体系,是由众多象征性符号构建起的文化与价值的象征体系。将传播内容分解为不同的符号,通过对典型符号的选择、组合,建构起多层次的符号体系,更易于解读其内涵与意蕴。《上新了·故宫》选择与故宫相关的典型符号,并通过符号的排列组合来营造传播内容的仪式感、再现历史文化的隐喻意义。
  1.1 场景符号
  《上新了·故宫》节目中建构的场景具有一定的仪式独特性,节目塑造了故宫这一仪式空间。在空间层面上,恢弘壮阔的皇家宫殿营造着庄严肃穆的仪式氛围;在时间层面上,其承载着的600余年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隐喻。节目通过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结合,建构出一个完整的故宫场景,让观众全面感受故宫的仪式氛围。例如,在探寻延禧宫中被大火烧毁的水晶宫时,节目通过动画缓缓搭建出“建筑完成假想图”,一座洁白的宫殿出现在观众面前,美丽至极,不禁让人在与现实的对比中感受历史的痕迹,思索历史之厚重,引发出对特殊历史时期的思考。虚实场景符合相结合,再现历史场景,消解时间的跨度,给予观众神奇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从典型场景符号出发,转而聚焦到当下社会,不乏对历史厚重的感慨,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从小场景出发,却又不乏宏大叙事,将文化内涵隐喻与符号中[2],这是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意义所在。
  1.2 人物符号
  任何仪式都有用于维护仪式纪律、推动仪式进入既定程序的主持者,以彰显权威的在场。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权威者由节目嘉宾来担任。明星嘉宾邓伦作为节目的“新品开发员”,拥有大量影视粉丝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有利于增加节目热度。
  同时,《上新了·故宫》中邀请的嘉宾往往参演过故宫相关影视剧集中的角色。例如,节目邀请嘉宾邬君梅参与探索“紫禁城中的零零后——溥仪、婉容、文绣的故事”,觀众自然联想起其在《末代皇帝》中演绎的文绣,回想起电影中呈现的特殊历史时期,更易产生情感共鸣。
  与传统娱乐综艺不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多为专业性较高的历史文化内容,《上新了·故宫》邀请故宫博物院的专业嘉宾在节目中为观众答疑解惑,增加节目的专业性,同时消弥了历史文化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感。在专业嘉宾面前,明星也与观众一样,对历史文化兴趣颇深却所知寥寥。因此,在探寻文物奥秘的过程中,嘉宾也可以看作仪式的参与者,在情感认知方面与屏幕前的观众相融合,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可以看出,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文化内容为主导,弱化了“明星至上”的审美,强调专业人士对节目的升华作用。明星仅作为文内容化的探寻者、参与者。有利于对综艺节目“娱乐至上”的审美进行修正,推进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仪式的进行。
  1.3 横纵符号编排
  索绪尔认为符号产生意义有“横组合”与“纵聚合”两种情况[3]。《上新了·故宫》具有横纵结合的模式。节目中,嘉宾走进故宫角落找寻线索,推进节目流程的进行,是“横向”直叙节目内容,偏倚综艺节目形式。而节目中结合嘉宾所处环境、探索的推进,在某一节点设计出的史料查询、情景表演等环节便是在“纵向”深入插叙某节点的相关历史故事、文化背景,偏倚纪录片形式。采用“综艺+纪录”模式,是对娱乐综艺节目与纯文化科普类节目双重超越,在提高受众观看兴趣的同时更便于理解符号隐喻的意义。

2 传递与扩散:传播时空中的文化意义外延


  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电视、网络媒介等进行传播,隔着屏幕观众虽然与屏幕中的世界并不在同一个时空,却能沉浸在节目中所营造的文化空间中。可以说在当今的语境下,媒介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仪式。
  2.1 多媒介融合共建仪式空间
  《上新了·故宫》在电视首播,播出时间为每周五晚9:08,选取周末休息日,保证了观众参与仪式的在场,观众打开电视收看节目被视为接收邀请,身临其境地参与到仪式当中来[4]。同时,节目中插入了“跨屏互动”的环节,引导观众通过“今日头条”手机端查询节目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更利于对文化知识的了理解。通过手机端上传自己的文创作品,参与到节目文创设计中去,增强了观众在节目中的互动感与话语权。
  《上新了·故宫》节目除了固定的电视播放时间外,通过微博、抖音、B站等众多互联网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在互联网平台收获了极大热度,位列爱奇艺热度榜文化类第一名、微博综艺热播榜第一名等。《上新了·故宫》更是联合主流媒体、文博类媒体,还是政务、党团、高校媒体,共同进行节目讨论,形成了破壁式的热议。   可以看出,文化类综艺节目突破了传统电视传播内容的单向性,在节目中实现了观众的参与、互动以及创造,提供了一个将受众吸引到一起的“仪式化场域”,完成文化记忆的重构与强化。同时也在互联网构筑的网络文化社区中共享某种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强化了互联网场域的文化性,弱化了其娱乐狂欢性。
  2.2 多产业联动拓展仪式空间
  在传播的仪式观中,传播作用从短期效应上升为了一种长期效应,注重传播对信仰的扩散、对秩序的建构,注重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对能够实现群体的情感维持。
  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快餐化”的今天,许多节目追求一时的收视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度的消失,影响力和节目的余温难免被冲散,节目往往难以引起观众持续的共鸣。而《上新了·故宫》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仅局限在节目内容对历史文物探索本身,而是在节目外通过多方合作,以“文创”形式将文化影响力持续下去,将文化内涵实体化为具体事物加以延伸。节目设置了实体“上新研究所”,可供观众亲临参观文创产品,不仅加深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印象,更是体现了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通过文创的设计与上新,更有许多未观看节目的人被文创作品所吸引,也纷纷被感召,加入到这场文化仪式中来。节目引起了大众对历史文物、博物馆的兴趣,也掀起了故宫文創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发展,是对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双重突破。

3 互动与共享:仪式参与中的文化共识建构


  传播仪式观认为,人们通过参与仪式最终完成身份的确认,从而建立公共空间的秩序,达到对社会的维系,强调传播过程的互动和共享。在仪式中完成信息的传播、对历史的呼唤,并使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对集体记忆的确认。《上新了·故宫》着重强调观众的参与,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实现了认同到共鸣、重构文化记忆的目的。
  3.1 构建文化共同体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群体本质上在内心构建了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出于兴趣、价值取向聚集在一起,是平等、拥有话语权的,在共同体中,观众形成了群体认同,并在互动和分享之中感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强烈存在,形成独有的集体记忆,进而促进共同体的紧密化。例如,《上新了·故宫》的微博超级话题聚集了3.6万网友,这些陌生的网友出于对节目的共同爱好,自发形成了微博上的一个共同体,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参与讨论节目内容。节目结束后,这些群体仍然活跃在网络社群之中,在超话社区中分享传播着文化内容。网友带着“上新了故宫”话题共享着自己拍摄的故宫的美景、博物馆文物,分享文物故事、文创等。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在超话社区中由相互疏离到聚集,自然构建起了文化共同体。又如,爱奇艺携手《 上新了·故宫》举办故宫600岁生日“应援”活动,赢得广大观众的积极参与。可以看出,观众通过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也会在线下形成文化共同体,参与线下文化传播活动。
  3.2 唤起情感共鸣,实现文化共享
  观众被聚集在共同体中的同时,不是将节目中的事物视为与自己无关的文化消费品,更重要的在于在此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也被他人的情感所感染,建立起情感连接,激发情感的强烈共鸣,加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文化类节目要想实现历史与现代人的良好交流,让受众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灵魂和文化的魅力,需要拉近文化与观众的距离,从而形成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上新了·故宫》注重节目与观众的情感互动,通过情景表演唤醒观众心中特有的文化情感,形成文化认同。例如,在演绎“郑和下西洋”相关情节时,观众看到郑和不顾海上凶险,多次为了文化使命下西洋,弹幕纷纷刷屏“感动”,进行情感互动。这是参与到仪式中的人油然而生的、对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观众在节目中得到情感共鸣时,会越发喜爱节目的内容,并定时、定点观看,巩固了仪式特征中的固定性与重复性。带来正向的情感互动、传递,进而在社会中更广泛迅速传播。同时,当观众将自身感受表达出来,“仪式”中所蕴藏的深层情感会形成集中的爆发,这种由节目自然产生的自豪感、自信心,不仅会在受众中传播,也会形成巨大的传播力向外扩散,从而形成更多人对文化的认同。

4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启示


  本文所述的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注重传播过程中“符号—媒介—参与者”三方面的参与,实现了文化内容传播从传递的广度向文化内涵宽度的推进,这种传播方式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4.1 注重符号选取与编排
  传统文化要实现真正的“复活”,与公众建立共识是最基本的要求[5]。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对典型文化符号的解读,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也赋予了电视节目新的活力,实现了公众文化共识的建立。历史文化符号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更易于激发观众的价值认同,造成持续影响。因此,综艺节目应注重文化符号的选取与编排,在符号选取上应紧扣社会文化,用心编排,在探索文化符号本身的基础上亦聚焦于历史内涵的探索,使节目的意义更为深邃、影响力更为广泛。
  4.2 注重多媒介传播及受众参与
  传统电视文化节目往往对文化进行线性传播、单向输出,受众较少且无法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观众对文化积极性较低。因而,在综艺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注重观众参与,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观众的共享中引起情感共鸣,在互动中激起文化认同,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同时,受众地位的提升,能引导观众自发在多平台共享传播内容,从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基于多渠道、多产业广泛传播能够召唤更多受众参与观看,进而扩大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有利于电视媒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王燕.《如果国宝会说话》用“仪式”重构文化[J].青年记者,2018(36):74-75.
  [3]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孙振虎,李佳咪.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综艺节目对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J].东南传播,2018(5):19-21.
  [5]李佳.从传播仪式观解析文化类节目创新: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J].青年记者,2020(11):75-76.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主流媒体;话语形态;新闻联播;抖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04-03  “新闻联播”抖音号在2019年8月24日入驻平台,入驻当天共发布三个视频,总计点赞数1 960.8万,并荣登抖音8月涨粉榜的榜首。截至2021年1月11日,“新闻联播”抖音号共获2亿赞,积累2 912万粉丝数。本文选取短时间内就有不错成绩并且具有自身特点的
期刊
关键词 话语符号;阿姨;流行语;形象嬗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63-03  “话语”这一术语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概念,作为人类表述的“话语”,其传播的范围区间跨度较大[1]。全媒体视域下,随着研究的深入,“话语”逐渐跳出语言学的框架,呈现出扩大化和开放性的特点[2]。在社会学中,“话语”是差异化社会主体的
期刊
关键词 Python语言;数据挖掘;医疗人工智能;学术论文;期刊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21-0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规模巨大,但数据存在多样性、价值密度低及关系复杂等特点。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数据挖掘技术通
期刊
关键词 科技期刊;有声阅读;现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78-0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以林科特色的学术期刊,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一直以来顺应时代的浪潮,不断地开拓创新。除了纸质期刊,还在运营微信公序号、微博、抖音以及喜马拉雅。期刊致力于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提升
期刊
关键词 在地化;国际新闻;新闻价值;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75-03  全球在地化最初产生于商业领域,指任何一种经济活动或商品流通,必须适应地方需求,为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地区所接受,才有可能快速发展[1]。这一观念为媒体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张力空间提供了有益参考,作为文化旅行的中介,媒体将被割裂开的世界凝聚成一个共同体,
期刊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可参照出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66-05  当今互联网已经深入百姓的生活之中,新兴媒体方兴未艾,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成为“自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正在不断降低,带来的问题即是消息来源广泛庞杂,谣言与真相齐飞,受众难以分辨真假;主流媒体报道内容与百姓脱节,受众流失
期刊
关键词 媒体融合;主流媒体;专业内容;移动优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81-03  当下,新技术手段、传播方式、传播平台的快速迭代及变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特别是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多终端智能化的“万物皆媒”时代正在加速到来[1]。各地交通广播频率被纷纷唱衰,这样的情形下交通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新媒体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56-04  目前,微信公众号是学术期刊使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平 台[1],但鉴于多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缺乏专门的新媒体运营人才和财政、技术支持,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缺乏影响力。尽管如此,微信公众号仍是学术期刊需要坚持和深耕的最重要的新媒体平台,这不仅在于微信超12亿的月活跃用户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认同;儿童文学;趣缘群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084-03 1 问题的提出  在新媒体语境下,大量网络趣缘群体涌现。当代少年儿童作为“互联网土著”,更是活跃于各种网络社区,其交往活动呈现出较强的代际特征。如何更好地走进儿童世界,建构更为健全的儿童文学生态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社会身份认同的理论创始者Tajfel提出,一个
期刊
关键词 访谈节目;《十三邀》;文化传播;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5-0104-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媒体资源和公众注意力成为传媒产业内容生产的重要部分。网络平台自制的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独树一帜,该节目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完成技术与内容的革新,体现出精英文化特征和社会价值。 1 传播内容从通俗娱乐到精英文化的转向  2016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