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为了提高这一部分的学习效率,我尝试用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用语 教学 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83-01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节的学习中,由于之前学生已明确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首先提出问题:如何书写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这时立即有学生写出H2OH2↑+O2↑ H2OH2↑+O我立即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6,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当学生明确了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后,心里产生矛盾、疑惑、惊讶,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我接着播放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录像,让学生明白这一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不是简单的1:1:1,而是2:2:1。这个比值是固定的,因此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求出。如何求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主题,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上,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得出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设未知数法和最小公倍数法。由于创设矛盾情境,学生的脑子里充满疑惑,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积极思维,寻求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围绕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最终得出了探究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要尽可能利用语言的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题疑问,诱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
如在《化学式》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首先有目的复习下列化学式:CaO MgO Al2O3 Fe2O3 H2O HgO KCl NaCl MgCl2 Ca(OH)2 NaOH CaCO3 Na2CO3 H2SO4 CuSO4
然后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排列顺序、角码部位四方面自己去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实践证明学生容易发现金属和氧在化学式中的特殊位置。化学式的读写关系,但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个数比是如何确定的成为学生最迫切的需要,作为传道的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答案,可让学生根据化合价规律,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形成新的观察材料。向学生提出观察要点: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原子个数有什么关系?经启发讨论学生提炼出了书写过程五字诀:写(组成)、注(化合价)、除(除以化合价绝对值)、标(原子个数)、查(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零)。所以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而在预习、复习、练习、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中都应尽一切的办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养成生疑、设疑、释疑的好习惯,养成积极探索的兴趣心理。
3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例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节的学习中,当学生明确了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后,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设未知数法来配平化学方程式。首先设物质的系数分别为x.y.z.即XH2O==yH2↑+zO2↑,然后让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关系。当学生得出2x=2y x=2z再引导其代入xH2O==xH2↑+O2↑,当学生得出H2O==H2↑+O2↑,提醒学生化学计量数不能为分数。学生很自然即得出方程式:2H2O2H2↑+O2↑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既可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又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 适时信息反馈,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让学生巩固对化学用语的学习,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我们定期举行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竞赛活动。另外还有信息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根据题给信息正确书写课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书写、思维等能力,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了基础。
总之,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大伟.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 邹尚智.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开明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用语 教学 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83-01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节的学习中,由于之前学生已明确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首先提出问题:如何书写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这时立即有学生写出H2OH2↑+O2↑ H2OH2↑+O我立即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96,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当学生明确了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后,心里产生矛盾、疑惑、惊讶,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我接着播放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录像,让学生明白这一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不是简单的1:1:1,而是2:2:1。这个比值是固定的,因此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求出。如何求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主题,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上,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得出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设未知数法和最小公倍数法。由于创设矛盾情境,学生的脑子里充满疑惑,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积极思维,寻求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围绕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最终得出了探究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要尽可能利用语言的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题疑问,诱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
如在《化学式》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首先有目的复习下列化学式:CaO MgO Al2O3 Fe2O3 H2O HgO KCl NaCl MgCl2 Ca(OH)2 NaOH CaCO3 Na2CO3 H2SO4 CuSO4
然后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排列顺序、角码部位四方面自己去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实践证明学生容易发现金属和氧在化学式中的特殊位置。化学式的读写关系,但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个数比是如何确定的成为学生最迫切的需要,作为传道的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答案,可让学生根据化合价规律,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形成新的观察材料。向学生提出观察要点: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原子个数有什么关系?经启发讨论学生提炼出了书写过程五字诀:写(组成)、注(化合价)、除(除以化合价绝对值)、标(原子个数)、查(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零)。所以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而在预习、复习、练习、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中都应尽一切的办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养成生疑、设疑、释疑的好习惯,养成积极探索的兴趣心理。
3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例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节的学习中,当学生明确了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后,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设未知数法来配平化学方程式。首先设物质的系数分别为x.y.z.即XH2O==yH2↑+zO2↑,然后让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关系。当学生得出2x=2y x=2z再引导其代入xH2O==xH2↑+O2↑,当学生得出H2O==H2↑+O2↑,提醒学生化学计量数不能为分数。学生很自然即得出方程式:2H2O2H2↑+O2↑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既可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又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 适时信息反馈,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让学生巩固对化学用语的学习,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我们定期举行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竞赛活动。另外还有信息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根据题给信息正确书写课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书写、思维等能力,而且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了基础。
总之,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大伟.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 邹尚智.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开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