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关系、强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经济建设;关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水土流失是当前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有效方法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使其发挥更大价值。
二、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在一定期间内也是有限的,因此,经济的发展能否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公正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于土地。如何提高土壤产出率,如何使水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是农村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水土流失不但浪费农作物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而且降低了耕层土壤肥力,使土地生产力骤减,经济收益降低,农村经济很难实现快速发展。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流失区进行综合治理,可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目的,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水土保持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江河洪水的泛滥,沙尘暴的肆孽侵袭,空气质量的下降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植物在环境界的净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吸收近地面空气中的尘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竭力改善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增加林草面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三、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1、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人员队伍建设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领域中,真正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相对匮乏,经调查研究发现,在从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人员中,多数人对水土保持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往往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落实不力的情况。因此,要提高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首先就应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人员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帮助工程建设人员明确工程目标,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技术结构,提高工程建设人员队伍整体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尚未形成较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表现为水土保持工程中各职能部门间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错位,工程现代化设备建设不足,工程合同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品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实行经济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各职能部门责任范围,建立形成一种相互协调、彼此制约的新型关系,完善工程项目设施,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加大监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合同落实上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有力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3、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资金规划
据资料显示,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规划不明确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工程款不能及时注入,工程款额度被核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缺乏保证。
事实上,从理论角度来讲,如果监理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项目资金使用规划,那么将无法审核建设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款申请。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项目流动资金计划是监理部门科学编制工程款额度与项目资金使用规划的主要依据,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工程项目资金规划,严格控制审核流动资金设计,在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修改意见,及时调整完善项目资金规划,有效保障建设单位完成工程投资,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四、加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
1、优化配置原则
一是明确方向,合理利用。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明确生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布置相应的措施。
二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坚持生态自我修复,实行小治理、大封禁,小开发、大保护。同时,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农耕措施多管齐下,实施综合治理。
三是坡沟兼治,层层拦蓄。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坡面、沟道,因害设防,层层拦蓄,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发挥综合措施的群体防护功能。
四是协调配合,效益兼顾。小流域治理工作涉及农、林、牧、水等方面,既要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又要加强技术措施的组合与互补,以工程养生物,以生物护工程,达到“土蓄水、水养林、林固土”的目的。同时,小流域治理不仅要控制水土流失,而且要兼顾经济开发,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以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以经济开发促进流域治理,切实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开发经济产业,发展流域经济。
五是以防为主,治管结合。在流域治理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治管結合”的原则,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严禁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加大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成果的管护力度,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2、优化配置措施
(1)梯田建设
选择土质较好、离村较近、交通方便、集中连片、便于经营、坡度在25°以下的地方进行坡改梯,实行田间道路和梯田综合配套。梯田田坎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做到田面平整,地边有埂。有灌溉条件的梯田,设计田间灌排沟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梯田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梯田田面宽度、田坎高度和坡度,确定最优断面。通过梯田断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对于具体的地块来说,最优断面取决于田面宽度和埂坎坡度。
(2)营造水土保持林
第一,树种选择。由于水土保持林的立地条件是侵蚀劣地,没有表土层,有的甚至是成土母质,没有养分,保水性能差,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的乡土树种。乔木林树种选择侧柏、油松、刺槐等。
第二,整地方式。为了蓄水保土,合理投资,减少投工,尽可能减少地表扰动面积,可实行布置简易、施工方便的鱼鳞坑预整地,鱼鳞坑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土埂鱼鳞坑和石埂鱼鳞坑整地方式,横向沿等高线布设,纵向呈“品”字形排列。
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也可以根据途径和对象的差异分为微观监测与宏观检测,顾名思义微观监测以更小的方面来监测,在水蚀坡面有比较好的应用,但在比较大的水土流失方面如沟道侵蚀上的作用不太明显,目前水土保持宏观监测方法主要分为地面监测、调查监测、遥感监测、沉积物检测等。地面监测主要用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水土流失的非常典型的地区,以典型的地区为检测对象,利用一些科学手段如遥感卫星影像、影像处理手段等观测地面,等到水土流失的相关性数据,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上的支持。遥感监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主要应用于宏观监测,采用已一些如GPRS全球定位技术,能很快的得到水土流失相关数据,下文讲一个有关遥感检测的具体事例。调查监测主要是通过收集资料采取调查等来监测水土流失工程所带来的效果,下图1是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图1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六、结束语
总之,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强水土治理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张磊.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J].城市施工理论研究,2013(40):96.
[2]黄钟,朱波,江小毛,等.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125-126.
【关键词】水土保持;经济建设;关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水土流失是当前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通过有效方法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使其发挥更大价值。
二、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在一定期间内也是有限的,因此,经济的发展能否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公正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于土地。如何提高土壤产出率,如何使水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是农村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水土流失不但浪费农作物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而且降低了耕层土壤肥力,使土地生产力骤减,经济收益降低,农村经济很难实现快速发展。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流失区进行综合治理,可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达到增产增收目的,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水土保持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江河洪水的泛滥,沙尘暴的肆孽侵袭,空气质量的下降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植物在环境界的净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吸收近地面空气中的尘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任务,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竭力改善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增加林草面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三、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1、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人员队伍建设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领域中,真正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相对匮乏,经调查研究发现,在从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人员中,多数人对水土保持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往往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落实不力的情况。因此,要提高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首先就应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人员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帮助工程建设人员明确工程目标,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技术结构,提高工程建设人员队伍整体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尚未形成较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表现为水土保持工程中各职能部门间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错位,工程现代化设备建设不足,工程合同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品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实行经济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各职能部门责任范围,建立形成一种相互协调、彼此制约的新型关系,完善工程项目设施,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加大监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合同落实上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有力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3、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资金规划
据资料显示,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规划不明确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工程款不能及时注入,工程款额度被核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缺乏保证。
事实上,从理论角度来讲,如果监理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项目资金使用规划,那么将无法审核建设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款申请。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项目流动资金计划是监理部门科学编制工程款额度与项目资金使用规划的主要依据,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工程项目资金规划,严格控制审核流动资金设计,在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修改意见,及时调整完善项目资金规划,有效保障建设单位完成工程投资,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四、加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
1、优化配置原则
一是明确方向,合理利用。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明确生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布置相应的措施。
二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坚持生态自我修复,实行小治理、大封禁,小开发、大保护。同时,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农耕措施多管齐下,实施综合治理。
三是坡沟兼治,层层拦蓄。根据流域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坡面、沟道,因害设防,层层拦蓄,突出重点,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发挥综合措施的群体防护功能。
四是协调配合,效益兼顾。小流域治理工作涉及农、林、牧、水等方面,既要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又要加强技术措施的组合与互补,以工程养生物,以生物护工程,达到“土蓄水、水养林、林固土”的目的。同时,小流域治理不仅要控制水土流失,而且要兼顾经济开发,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以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以经济开发促进流域治理,切实做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开发经济产业,发展流域经济。
五是以防为主,治管结合。在流域治理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治管結合”的原则,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严禁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加大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成果的管护力度,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2、优化配置措施
(1)梯田建设
选择土质较好、离村较近、交通方便、集中连片、便于经营、坡度在25°以下的地方进行坡改梯,实行田间道路和梯田综合配套。梯田田坎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做到田面平整,地边有埂。有灌溉条件的梯田,设计田间灌排沟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梯田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梯田田面宽度、田坎高度和坡度,确定最优断面。通过梯田断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对于具体的地块来说,最优断面取决于田面宽度和埂坎坡度。
(2)营造水土保持林
第一,树种选择。由于水土保持林的立地条件是侵蚀劣地,没有表土层,有的甚至是成土母质,没有养分,保水性能差,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的乡土树种。乔木林树种选择侧柏、油松、刺槐等。
第二,整地方式。为了蓄水保土,合理投资,减少投工,尽可能减少地表扰动面积,可实行布置简易、施工方便的鱼鳞坑预整地,鱼鳞坑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土埂鱼鳞坑和石埂鱼鳞坑整地方式,横向沿等高线布设,纵向呈“品”字形排列。
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也可以根据途径和对象的差异分为微观监测与宏观检测,顾名思义微观监测以更小的方面来监测,在水蚀坡面有比较好的应用,但在比较大的水土流失方面如沟道侵蚀上的作用不太明显,目前水土保持宏观监测方法主要分为地面监测、调查监测、遥感监测、沉积物检测等。地面监测主要用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水土流失的非常典型的地区,以典型的地区为检测对象,利用一些科学手段如遥感卫星影像、影像处理手段等观测地面,等到水土流失的相关性数据,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上的支持。遥感监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主要应用于宏观监测,采用已一些如GPRS全球定位技术,能很快的得到水土流失相关数据,下文讲一个有关遥感检测的具体事例。调查监测主要是通过收集资料采取调查等来监测水土流失工程所带来的效果,下图1是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图1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六、结束语
总之,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强水土治理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张磊.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J].城市施工理论研究,2013(40):96.
[2]黄钟,朱波,江小毛,等.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