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而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为幼儿构建了一个独立自主探究的平台。但是,材料投放是影响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来阐述了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指导,有效进行区域材料投放的方法。
关键词:区域材料;陶行知理论;有效渗透
陶行知是我国有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提出了许多教育新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先生认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而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究的平台,因此,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及自主性,深入了解区域材料投放中现存的问题以及指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谈论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中有效渗透陶行知教育理论。
一、 区域材料投放中现存的问题
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能力水平,以及实际需要来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但是,教师在区域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材料投放缺乏动态性
由于幼儿园的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的过程中缺乏动态性,如:有的幼儿园,教师投放的区域材料较少,更换的频率也较慢。还有的幼儿园区域材料已经破损严重,却仍然让幼儿使用……正因为教师不能经常投放或者更换,所以造成幼儿在游戏中兴趣索然,提不起注意力和积极性。
(二) 材料投放缺乏探索性
在幼儿园中,许多教师在材料投放中缺乏探索性,她们认为材料的探索就是让幼儿能够动手操作,因此,造成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一直重复简单机械的训练,使区域活动不能有效地促发幼儿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的探究活动。
(三) 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还缺乏层次性。许多教师将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和集体教育的目标等同,从而忽视了不同区域游戏之间的差异,如: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教育目标等不符合,只是教师自己的想法,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
二、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
(一) 提供丰富的生活材料
“生活即教育,游戏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物质基础,同时还能帮助幼儿获得以及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区域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家长和幼儿园的资源,有效开发本土化、园本化的游戏活动内容,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开展区域活动。
例如:家长们从家里搜集来的废旧饮料瓶、鞋盒、牛奶罐、油桶等,教师把它们清洗干净以后就可以变废为宝了。如:饮料瓶可以制作“奶茶店”的“饮料机”;数学区用鞋盒做的“喂娃娃”;生活区用毛线做“麻花编编编”;户外游戏时,还可以用爽歪歪瓶子制作的“拉力器”;旺仔罐头做“高跷”等等。
(二) 合理投放游戏材料
陶行知曾讲到:“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因此,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时,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幼儿原来的游戏水平,还要了解幼儿兴趣,从而投放合理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操作以及探索材料。
例如:理发店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利用废旧物品,设计理发店中的各种有趣的发型,使得理发店变成了“发型秀”的舞台。这种变化与调整正是教师细心观察、了解幼儿产生的结果。
(三) 给幼儿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陶行知曾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孩子”。因此,在区域活动时,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幼儿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在剪剪、贴贴、画画、拼拼的过程中,获得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从而逐渐理解、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积累比较稳定的知识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意意识以及探索精神。
(四) 引导游戏角色的合理分配
孩子获取新经验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从同伴中学习经验。如:小班幼儿到大班哥哥姐姐的“花店”买花、“照相馆”拍照。大班哥哥姐姐到小班弟弟妹妹的“娃娃家”中去做客等;这些区域游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同伴间互相学习的机会,还激发了每位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
(五) 恰当的指导、愉快游戏
区域游戏的过程是幼儿自由探索和发展的过程,陶行知曾经提出:“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因此,在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多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并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在恰当的时机介入指导,从而引导幼儿愉快游戏。
(六) 游戏活动的好常规
良好的游戏常规不仅可以使区域游戏活动常玩常新,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同时也是幼儿安全、健康、发展的保证,是游戏持续开展的前提。因此,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先回顾一下前几天幼儿游戏的情况,再介绍游戏区中新增添的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有序地选择游戏区域。并在此过程中渗透一些良好的常规,如:游戏时不争抢材料,不大声喧哗,分享材料,与同伴合作游戏,游戏结束后能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等。
总之,在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有效渗透陶行知的理论,使幼儿“眼睛、头脑、双手、嘴巴”都得到解放。只有幼儿在教师精心布置的环境中,自由选择喜欢的区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自己未知的领域积极探索,与同伴快乐的互动,才能从环境中吸取营养,快乐成长,并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真知。
参考文献:
[1]周爱娟.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J].学前教育,2003.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王青青.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托班游戏活动中的实践[J].教育科研,2011.
[4]胡冬香.运用陶行知理论,打造灵动区域[J].现代阅读,2013.
作者简介:
汪海燕,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关键词:区域材料;陶行知理论;有效渗透
陶行知是我国有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提出了许多教育新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先生认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而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究的平台,因此,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及自主性,深入了解区域材料投放中现存的问题以及指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谈论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中有效渗透陶行知教育理论。
一、 区域材料投放中现存的问题
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能力水平,以及实际需要来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也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但是,教师在区域材料的投放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材料投放缺乏动态性
由于幼儿园的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的过程中缺乏动态性,如:有的幼儿园,教师投放的区域材料较少,更换的频率也较慢。还有的幼儿园区域材料已经破损严重,却仍然让幼儿使用……正因为教师不能经常投放或者更换,所以造成幼儿在游戏中兴趣索然,提不起注意力和积极性。
(二) 材料投放缺乏探索性
在幼儿园中,许多教师在材料投放中缺乏探索性,她们认为材料的探索就是让幼儿能够动手操作,因此,造成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一直重复简单机械的训练,使区域活动不能有效地促发幼儿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的探究活动。
(三) 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
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还缺乏层次性。许多教师将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和集体教育的目标等同,从而忽视了不同区域游戏之间的差异,如: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教育目标等不符合,只是教师自己的想法,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
二、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
(一) 提供丰富的生活材料
“生活即教育,游戏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物质基础,同时还能帮助幼儿获得以及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区域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家长和幼儿园的资源,有效开发本土化、园本化的游戏活动内容,引导孩子创造性地开展区域活动。
例如:家长们从家里搜集来的废旧饮料瓶、鞋盒、牛奶罐、油桶等,教师把它们清洗干净以后就可以变废为宝了。如:饮料瓶可以制作“奶茶店”的“饮料机”;数学区用鞋盒做的“喂娃娃”;生活区用毛线做“麻花编编编”;户外游戏时,还可以用爽歪歪瓶子制作的“拉力器”;旺仔罐头做“高跷”等等。
(二) 合理投放游戏材料
陶行知曾讲到:“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因此,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时,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幼儿原来的游戏水平,还要了解幼儿兴趣,从而投放合理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操作以及探索材料。
例如:理发店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利用废旧物品,设计理发店中的各种有趣的发型,使得理发店变成了“发型秀”的舞台。这种变化与调整正是教师细心观察、了解幼儿产生的结果。
(三) 给幼儿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陶行知曾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孩子”。因此,在区域活动时,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幼儿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在剪剪、贴贴、画画、拼拼的过程中,获得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从而逐渐理解、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积累比较稳定的知识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意意识以及探索精神。
(四) 引导游戏角色的合理分配
孩子获取新经验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从同伴中学习经验。如:小班幼儿到大班哥哥姐姐的“花店”买花、“照相馆”拍照。大班哥哥姐姐到小班弟弟妹妹的“娃娃家”中去做客等;这些区域游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同伴间互相学习的机会,还激发了每位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
(五) 恰当的指导、愉快游戏
区域游戏的过程是幼儿自由探索和发展的过程,陶行知曾经提出:“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因此,在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多鼓励幼儿自主游戏,并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在恰当的时机介入指导,从而引导幼儿愉快游戏。
(六) 游戏活动的好常规
良好的游戏常规不仅可以使区域游戏活动常玩常新,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同时也是幼儿安全、健康、发展的保证,是游戏持续开展的前提。因此,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先回顾一下前几天幼儿游戏的情况,再介绍游戏区中新增添的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有序地选择游戏区域。并在此过程中渗透一些良好的常规,如:游戏时不争抢材料,不大声喧哗,分享材料,与同伴合作游戏,游戏结束后能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等。
总之,在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有效渗透陶行知的理论,使幼儿“眼睛、头脑、双手、嘴巴”都得到解放。只有幼儿在教师精心布置的环境中,自由选择喜欢的区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自己未知的领域积极探索,与同伴快乐的互动,才能从环境中吸取营养,快乐成长,并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真知。
参考文献:
[1]周爱娟.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J].学前教育,2003.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王青青.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托班游戏活动中的实践[J].教育科研,2011.
[4]胡冬香.运用陶行知理论,打造灵动区域[J].现代阅读,2013.
作者简介:
汪海燕,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