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23-02
媒体上,每天都能浏览到全国各地的种种生活悲剧:玩弄权术、贪污腐化屡禁不止;包养情人、家庭破碎泛滥成灾,杀人强奸时有报道,夫妻相残、父母子女相害屡有所闻……至于发生在我们学校周边的,诸如: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完全不听老师父母的教诲拒不完成作业的,诈骗老师同学的,对未成年人下暴的,学生自杀身亡的等等现象也不在少数。总之,我们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大滑坡的背后,证明了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校怎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今年我校对初一新生学前综合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利用开学初的第一个月对新生进行三个板块的教育。第一板块为学校常规教育,有五个专题——德育处的“学生一日常规”教育;“违纪学生处分条例”教育;办公室的礼仪教育;总务处的公物管理教育;团委的共青团与社团教育。第二板块为《弟子规》教育,请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讲了八个专题——“弟子规—总叙”教育;“弟子规—入则孝”教育;“弟子规—出则弟”教育;“弟子规—谨”教育;“弟子规—信”教育;“弟子规—泛爱众”教育;“弟子规—亲仁”教育;“弟子规—余力学文”教育。第三板块为学习方法教育,有三个专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教务处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高效课堂之小组合作学习”培训。由此不难看出,我校将《弟子规》教育当成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推动、落实初一新生的养成教育。
弟子就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我将《弟子规》列入德育工作的首选资料,是因为用虔诚之心践行《弟子规》,幸福人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其奥妙在于:心量打开故,起步意界故,解行相应故,敦伦尽分故,由诚而明故,大乘根性故! 心量打开故。
有的人心胸狭窄,心量很小;有的人心胸开阔,大人大量;国家领导人一定要具备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心量。青少年从小践行《弟子规》,就是要让他们在真诚的孝敬父母的过程中,去除浮躁,打磨掉不良习气,让其在动心忍性中,曾益其所不能,拓宽他的心量。心量小的人,其根本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践行《弟子规》的人在“入孝,出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 ”的过程中,他的心量很自然的就由自身扩展到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天下万民,再以“亲仁”定其方向,以“学文”增其才干。如此长期熏陶,他就自然具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安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量与气魄。
起步意界故
民间圣哲王凤仪,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个等级:身界、心界、意界、志界。与后来的北京大学哲学大师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基本上不谋而合,由低到高依次称之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们的名相虽然不同,但是每个境界的内涵基本一致,简言之:一生都只为自己这个身体怎样吃得好、穿的好、住的好、享受得好而奋斗的人就处在身界(自然境界)水平;起心动念都在思考怎样获得名闻利养,算计自己划得来还是划不来的人就处在心界水平(功利境界);肩负有造福一方百姓,为实现自己心中的这一使命,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心性命,这一类人正是意界(道德境界)中的人;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齐一,泯灭善恶是非,随心所欲皆能利人济物,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方属志界(天地境界)人生。《弟子规》修学的起步在于孝顺父母,为了孝敬父母,令父母高兴,自己可以忍受一切屈辱甚至坦然接受父母的鞭挞之苦。这是身界、心界人无法达到的境界,故在意界之内。
解行相应故
德育工作包括四个层次(或阶段),即知、情、意、行,其他很多德育方法、德育资料、德育方式很难在知、情、意、行上一步到位,整体推进,故而难以取得好的德育效果,即便是由知到行都完成了,也很难坚持下来。不同的德育内容,又要采用不同的理论与方法,复杂而繁琐,让青少年无所适从,最终形成了猴子搬包谷,搬一个丢一个,形成文字文字游戏、口号游戏,终成戏论,故德育效果差。青少年在修学《弟子规》中,老师略加讲解,学生即能知;面对的是父母而非他人,情自在其中;古往今来,孝敬父母的事例极多,只要身边有人是这样做的,就会萌生孝行之意;因缘具足,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孝行已成。故解行相应,坐言起行,形成习惯;改变自己,提升境界,指日可待!
敦伦尽分故
什么是敦伦尽分呢?敦笃伦常,恪尽己分之意。简言之,扮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要认命:作儿女的,就一定要尽心尽责的把儿女的责任做好;作官员的,就要全身心为大众服务等等。问题是,人们常常问:我尽职尽责的这样付出甚至比别人付出更多究竟有什么好处?这样做我是不是吃亏了?(这种思维方式是心界水准)其实不考虑是否吃亏而尽心尽责去敦伦尽分的人,他肯定收获福德与智慧,其他好处只是副产品而矣。敦伦尽分体现的是真诚、善良、美德。对父母敦伦尽分是谓孝,对国家(上级)敦伦尽分是谓忠,对朋友敦伦尽分是谓义,对普罗大众敦伦尽分是谓仁。这四者是一非四,真做到,是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真可谓简明扼要,一以贯之。大道至简至易!
由诚而明故
孝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真孝敬父母的人,诚心如是:只要父母能过得好,即便牺牲我的身心性命都可以(才可谓孝悌之至也)。唯有做事诚心如此,他才能开启自己心地的无穷宝藏,智慧显现,成为洞明事理之人。古代二十四孝正是孝经这几句话的注释。二十四孝里,记载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现代人常认为那只是故事,是传说而不可能是事实。其实,那里面的事例,相当一部分是真实发生过。我们现代人之所以没有因孝而产生奇迹,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古人诚。比如,王凤仪早年家境极苦,还主动迎养祖父,为了让父母能吃饱,而自己却忍饥挨饿,多次饿晕在田间地头……类似事例甚多,故王先生后来明白四达,证入圣贤境界,以不识字之人,又无权无钱无势,却能大兴义学,教化一方。现代人,谁能如此?“由诚而明”的内在奥妙——精诚所至,感应道交故。中华文明数千年的道统传承,一以贯之,皆宗易学,易学三层次:体、相、用!易学以何为体?达者曰:易学以感为体。进而追问:因何而感?答曰:以诚为感。圣贤之道贵在诚,科学创新贵在疑。《弟子规》内蕴圣贤之道,故践行《弟子规》,自然重在诚字上下工夫,才能奠定好开慧的基础。所以古人最后才说“有余力,则学文”。
大乘根性故
佛法起源于印度,却大成于中国,原因无它,只因中华大地上有许多大乘根性之人。迦叶尊者将禅宗的祖师位代代相承,以心印心地传至28祖逹摩,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讲述了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吾观此土有大乘气象!”释迦悟道成佛后,讲阿含、方等、般若学说,四十年后才开演禅宗,这四十年他讲学的目的何在?只为培养大乘气象!何为大乘气象?积极入世、敦伦尽分、认真负责是大乘气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而忘私是大乘气象,思想豁达、功成身退、视富贵功名如浮云也是大乘气象。一句话,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是大乘根性之人。中土大乘气象由何而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熏陶所致!《弟子规》所教的孝敬父母之法,不是为了培养愚忠愚孝,而是在培养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乘根性!表现在:父母的话,作为子女的要听;父母的错,作为子女的一定要帮助其改正;为了父母的幸福和快乐,作为子女的要尽心尽责的去努力做到,期间的挫折、打击自己要忍辱负重、心无怨言地承担。这种培养刚柔相济、内圣外王人格魅力的,经历史验证又是有效的、完整且可以复制的方案,世所罕见。
学习《弟子规》等儒道经典,是生为中国人的幸运。古代贤哲说,人身难得,中华难生,大道难闻!唯有得人身,生于中华,才有机会听闻大道之理。我们传承并践行《弟子规》,正是在作“为往圣继绝学”的工作,意义重大。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必然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是从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经典的再认识与再实践开始。
媒体上,每天都能浏览到全国各地的种种生活悲剧:玩弄权术、贪污腐化屡禁不止;包养情人、家庭破碎泛滥成灾,杀人强奸时有报道,夫妻相残、父母子女相害屡有所闻……至于发生在我们学校周边的,诸如: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完全不听老师父母的教诲拒不完成作业的,诈骗老师同学的,对未成年人下暴的,学生自杀身亡的等等现象也不在少数。总之,我们整个社会伦理道德大滑坡的背后,证明了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校怎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今年我校对初一新生学前综合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利用开学初的第一个月对新生进行三个板块的教育。第一板块为学校常规教育,有五个专题——德育处的“学生一日常规”教育;“违纪学生处分条例”教育;办公室的礼仪教育;总务处的公物管理教育;团委的共青团与社团教育。第二板块为《弟子规》教育,请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讲了八个专题——“弟子规—总叙”教育;“弟子规—入则孝”教育;“弟子规—出则弟”教育;“弟子规—谨”教育;“弟子规—信”教育;“弟子规—泛爱众”教育;“弟子规—亲仁”教育;“弟子规—余力学文”教育。第三板块为学习方法教育,有三个专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学习的重要性”教育;教务处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高效课堂之小组合作学习”培训。由此不难看出,我校将《弟子规》教育当成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推动、落实初一新生的养成教育。
弟子就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我将《弟子规》列入德育工作的首选资料,是因为用虔诚之心践行《弟子规》,幸福人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其奥妙在于:心量打开故,起步意界故,解行相应故,敦伦尽分故,由诚而明故,大乘根性故! 心量打开故。
有的人心胸狭窄,心量很小;有的人心胸开阔,大人大量;国家领导人一定要具备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心量。青少年从小践行《弟子规》,就是要让他们在真诚的孝敬父母的过程中,去除浮躁,打磨掉不良习气,让其在动心忍性中,曾益其所不能,拓宽他的心量。心量小的人,其根本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践行《弟子规》的人在“入孝,出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 ”的过程中,他的心量很自然的就由自身扩展到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天下万民,再以“亲仁”定其方向,以“学文”增其才干。如此长期熏陶,他就自然具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安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量与气魄。
起步意界故
民间圣哲王凤仪,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个等级:身界、心界、意界、志界。与后来的北京大学哲学大师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基本上不谋而合,由低到高依次称之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们的名相虽然不同,但是每个境界的内涵基本一致,简言之:一生都只为自己这个身体怎样吃得好、穿的好、住的好、享受得好而奋斗的人就处在身界(自然境界)水平;起心动念都在思考怎样获得名闻利养,算计自己划得来还是划不来的人就处在心界水平(功利境界);肩负有造福一方百姓,为实现自己心中的这一使命,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心性命,这一类人正是意界(道德境界)中的人;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齐一,泯灭善恶是非,随心所欲皆能利人济物,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方属志界(天地境界)人生。《弟子规》修学的起步在于孝顺父母,为了孝敬父母,令父母高兴,自己可以忍受一切屈辱甚至坦然接受父母的鞭挞之苦。这是身界、心界人无法达到的境界,故在意界之内。
解行相应故
德育工作包括四个层次(或阶段),即知、情、意、行,其他很多德育方法、德育资料、德育方式很难在知、情、意、行上一步到位,整体推进,故而难以取得好的德育效果,即便是由知到行都完成了,也很难坚持下来。不同的德育内容,又要采用不同的理论与方法,复杂而繁琐,让青少年无所适从,最终形成了猴子搬包谷,搬一个丢一个,形成文字文字游戏、口号游戏,终成戏论,故德育效果差。青少年在修学《弟子规》中,老师略加讲解,学生即能知;面对的是父母而非他人,情自在其中;古往今来,孝敬父母的事例极多,只要身边有人是这样做的,就会萌生孝行之意;因缘具足,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孝行已成。故解行相应,坐言起行,形成习惯;改变自己,提升境界,指日可待!
敦伦尽分故
什么是敦伦尽分呢?敦笃伦常,恪尽己分之意。简言之,扮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要认命:作儿女的,就一定要尽心尽责的把儿女的责任做好;作官员的,就要全身心为大众服务等等。问题是,人们常常问:我尽职尽责的这样付出甚至比别人付出更多究竟有什么好处?这样做我是不是吃亏了?(这种思维方式是心界水准)其实不考虑是否吃亏而尽心尽责去敦伦尽分的人,他肯定收获福德与智慧,其他好处只是副产品而矣。敦伦尽分体现的是真诚、善良、美德。对父母敦伦尽分是谓孝,对国家(上级)敦伦尽分是谓忠,对朋友敦伦尽分是谓义,对普罗大众敦伦尽分是谓仁。这四者是一非四,真做到,是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真可谓简明扼要,一以贯之。大道至简至易!
由诚而明故
孝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真孝敬父母的人,诚心如是:只要父母能过得好,即便牺牲我的身心性命都可以(才可谓孝悌之至也)。唯有做事诚心如此,他才能开启自己心地的无穷宝藏,智慧显现,成为洞明事理之人。古代二十四孝正是孝经这几句话的注释。二十四孝里,记载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现代人常认为那只是故事,是传说而不可能是事实。其实,那里面的事例,相当一部分是真实发生过。我们现代人之所以没有因孝而产生奇迹,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古人诚。比如,王凤仪早年家境极苦,还主动迎养祖父,为了让父母能吃饱,而自己却忍饥挨饿,多次饿晕在田间地头……类似事例甚多,故王先生后来明白四达,证入圣贤境界,以不识字之人,又无权无钱无势,却能大兴义学,教化一方。现代人,谁能如此?“由诚而明”的内在奥妙——精诚所至,感应道交故。中华文明数千年的道统传承,一以贯之,皆宗易学,易学三层次:体、相、用!易学以何为体?达者曰:易学以感为体。进而追问:因何而感?答曰:以诚为感。圣贤之道贵在诚,科学创新贵在疑。《弟子规》内蕴圣贤之道,故践行《弟子规》,自然重在诚字上下工夫,才能奠定好开慧的基础。所以古人最后才说“有余力,则学文”。
大乘根性故
佛法起源于印度,却大成于中国,原因无它,只因中华大地上有许多大乘根性之人。迦叶尊者将禅宗的祖师位代代相承,以心印心地传至28祖逹摩,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讲述了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吾观此土有大乘气象!”释迦悟道成佛后,讲阿含、方等、般若学说,四十年后才开演禅宗,这四十年他讲学的目的何在?只为培养大乘气象!何为大乘气象?积极入世、敦伦尽分、认真负责是大乘气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而忘私是大乘气象,思想豁达、功成身退、视富贵功名如浮云也是大乘气象。一句话,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是大乘根性之人。中土大乘气象由何而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熏陶所致!《弟子规》所教的孝敬父母之法,不是为了培养愚忠愚孝,而是在培养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乘根性!表现在:父母的话,作为子女的要听;父母的错,作为子女的一定要帮助其改正;为了父母的幸福和快乐,作为子女的要尽心尽责的去努力做到,期间的挫折、打击自己要忍辱负重、心无怨言地承担。这种培养刚柔相济、内圣外王人格魅力的,经历史验证又是有效的、完整且可以复制的方案,世所罕见。
学习《弟子规》等儒道经典,是生为中国人的幸运。古代贤哲说,人身难得,中华难生,大道难闻!唯有得人身,生于中华,才有机会听闻大道之理。我们传承并践行《弟子规》,正是在作“为往圣继绝学”的工作,意义重大。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必然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必然是从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经典的再认识与再实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