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体检的管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进行健康体检管理的效果。方法2012年,我科对健康体检工作应用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的质量,对应用质量管理前后的一年进行分析。比较健康体检的流程、体检的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进行质量管理后,体检者对体检流程的知晓率为90.0%,综合满意度是92.0%,对质量管理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质量管理,体检者对健康体检加深认识,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体检;管理;效果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有所转变,对保健的要求有所提高,医院的职能也相应的发生变化,从治病为主转向防病以及保健[1]。我院健康体检科就实行质量管理前后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质量管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人数2000人,其中男性1200人,女性800人,年龄为22-64岁;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健康检查者2000人,其中男性1100人,女性900人,年龄为24-66岁。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实行质量管理前,选择的健康体检方法是进行常规的体检,实行质量管理后,在进行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体检小组成员对体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归性分析,设定预期的目标,完善实施的方法,进行定期的总结,确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不断完善管理方法。
  1.2.1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体检流程,体检的项目比较多,流程相对复杂,体检的科室比较分散,体检人员不熟悉体检科的环境,进度较慢,体检人员容易急躁,不配合医生的体检工作[2]。第二,缺乏卫生保健的知识,医院对健康检查、卫生保健没有加大宣传的力度,内容相对简单,体检人员对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第三,医疗技术的质量,体检人员不熟悉医疗技术,心理较为忧虑。第四,整理体检资料,体检科对数据进行信息化的录入,但是常常存在的录入错误。
  1.2.2优化健康体检的安排工作体检前要根据受检者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体检套餐,需要采集体检者信息,录入系统后,由系统自动分检受检者信息,推荐合适的检查项目。团体体检项目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在体检前3d将相关的体检指南发送到体检单位,体检指南中包括体检时间、体检项目、科室分布、体检流程以及体检注意事项等。例如,受检者要穿宽松的衣服,不穿连衣裙、连裤袜等,体检前忌酒,少食油腻食物,有空腹检查项目体检前一晚10点之后不能进食等[3]。单位可以以此为指导做好体检动员工作,提高受检者的配合度。体检前1d医院要做好各个检查室的准备工作。为了缩短体检等候时间,应要求单位分梯次安排体检。
  1.2.3健康体检中的管理当受检者来到体检科后,团体体检护士要检索受检者的信息,按照体检项目指导受检者进行有序体检;个人体检有专职医生或护士根据受检者的要求,介绍体检项目,选择体检套餐,缴费,安排体检,同时发放体检流程表和磁卡,各诊室根据磁卡内信息进行体检。
  护士长要安排有经验的导医护士进行分诊,为了缓解拥堵,必须要对各体检科室的动向密切关注。彩超检查是健康体检的最大瓶颈,因为彩超检查部位多,又要医生当时确定诊断[4]。我们就将先登记的1-10号受检者安排先做彩超。其他受检者一般先进行空腹项目的检查,但是在受检者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全部受检者进行血液项目检查,势必会出现严重的拥堵,可通过排号系统进行合理的引导调整,先将部分患者安排到一般检查室进行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心电图、内科、外科、放射科、彩超等科室进行检查,当这部分检查结束之后,再进行血液检查,通过合理的分流不仅节约的时间,提高了体检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受检者的满意度。每个区域由导检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疏导分流,医务人员每做完一项检查之后需要在受检者流程表中做出标记,避免遗漏体检项目。如遇有年龄较大、糖尿病、异常高血压等优先照顾。部分受检者行动障碍,要为他们准备拐杖、轮椅等设施,保证体检的顺利进行[5]。
  在体检过程中对受检者出现的问题,医护人员要给予相关的讲解,向受检者传授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6]。例如,在血压监测中,如患者存在高血压,那么医护人员可以介绍检测血压的方法,同时给予科学的饮食指导。另外,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工作,保证微笑服务,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体检环境。
  当健康体检诊室出现异常的问题,仅靠单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无法解决问题时,应当建议专家进行会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听从专家的意见,便于进行后续的治疗。
  1.2.4进行信息反馈健康体检科通过调查、电话回访等方法,了解体检人员对医院的意见,与体检者加强交流沟通,熟悉体检者的需求,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方法。
  1.2.5优化体检结果对于体检的结果,由专人进行统计,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分析体检资料,成立健康体检专家小组,对于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派专家开展健康知识的讲座,对体检者进行针对性的体检资料管理。
  1.2.6制定规范对于体检科各项的工作需要制定规范,建立考评的制度,加强对科室人员的培训,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实行奖惩制度。
  1.3统计学分析对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应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进行质量管理前,体检人员对体检流程的知晓率是73.2%,体检的总时间是(168±28)min,综合满意度是74.0%;进行质量管理后,体检者对体检流程的知晓率为90.0%,体检的总时间为(129±25)min,综合满意度是92.0%,对质量管理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健康体检能够对早期的病变及时发现,从而防患于未然。医院是健康体检的重要场所,保证健康体检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健康体检管理工作,注重细节管理,为受检者提供优质的健康体检服务。健康体检目的是为了了解受检者的身体状况,观察身体有无异常,同时对异常体征、结果进行分析。健康体检对于早期疾病预防和治疗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及早发现疾病,而且能尽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本次研究显示,对健康体检科进行质量管理,体检的时间缩短,人们对体检加深了认识,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增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亚军.持续质量改进在健康体检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5):5-5.
  [2]李莉.医院健康体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x):431.
  [3]宋岜.实施健康管理对健康体检人群干预效果的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3):244.
  [4]钟强,郑智,杨光,等.医院内心脏骤停31例抢救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86-187.
  [5]胡安梅.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80.
  [6]黄守清.精细化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11(12):61-63.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提高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医患共同努力以获得更加长久和持续的病毒学应答。方法2011年9月—2012年5月将78例参加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干扰素变异体(PEG-IFN-SA)临床试验的慢性丙型肝炎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研究方案要求正常回访。观察组在给药后4,8,12,24周给予90项症状清单(SCL-90)问卷测试,了解每个患者在治疗
地图舌(Geographic tongue)又名游走性舌炎(Migratory glossi tis),是儿童常见的舌粘膜疾病。rn 一、流行病学rn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有地图舌患病率的报道[1~8]。虽有不少报道
目的:分析藏医辩证疗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以患者的就诊时间作参考进行分组,其中
背景:研究证明,三七皂苷治疗脑缺血损伤有着广泛的药理基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也已广泛开展,但二者联用鲜有报道。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联合骨髓
目的了解广东省艾滋病(AIDS)高危地区静脉吸毒者(IDUs)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为进一步的HIV/AIDS预防干预研究提供建议.方法于2002年8月至2004年3月,对200名戒毒所内的静脉吸
目的:关节镜下切除与开放后路切除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我院收治的腘窝囊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实施关节镜治疗得30例患者为观察组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粘接银汞合金充填修复的方法, 在防止边缘微渗漏方面,优于常规银汞合金充填[1~2]。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粘结银汞合金充填后牙牙合面龋的临床疗
2004~2008年我们采用“2×4”技术矫治的方法治疗31例混合牙列反(牙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提高对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VLCAD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并综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1岁6个月,表现为呕吐、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年第32期发表的《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唇腭裂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一文,第五作者姓名为杨悦。特此更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