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初步探讨中国老年颅脑创伤(TBI)患者的基本特征,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欧洲颅脑创伤疗效比较研究(CENTER-TBI)中国注册中心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集的全国22个省市56家单位共13 627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其中≥60岁的3 694例TBI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措施、转归、损伤原因及损伤地点等信息。采用美国麻醉协会患者体质分级标准(ASA-PS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 200127;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 200127;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中国老年颅脑创伤(TBI)患者的基本特征,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欧洲颅脑创伤疗效比较研究(CENTER-TBI)中国注册中心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集的全国22个省市56家单位共13 627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其中≥60岁的3 694例TBI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措施、转归、损伤原因及损伤地点等信息。采用美国麻醉协会患者体质分级标准(ASA-PS)对患者进行伤前健康状况评估,采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患者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年龄≥60岁的老年TBI患者占CENTER-TBI中国注册中心全部TBI患者的27.1%(3 694/13 627);其中60~74岁的患者占74.7%(2 760/3 694);67.1%(2 478/3 694)为男性患者。伤前ASA-PS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占89.6%(3 309/3 694)。ISS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6(10,24)分;轻型(GCS 13~15分)患者占57.4%(2 120/3 694)。其中21.1%(779/3 694)的患者行手术治疗,11.1%(409/3 694)的患者行颅内压监测。92.7%(3 426/3 694)的患者好转出院,7.3%(268/3 694)的患者死亡。损伤原因中,交通伤占46.7%(1 726/3 694),平地跌落伤占27.2%(1 005/3 694),二者在不同年龄段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损伤地点中,交通道路占53.3%(1 970/3 694),居家场所占32.4%(1 196/3 694),二者在不同年龄段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中国老年TBI患者占比较高,以60~74岁的患者为主,男性患者多见,绝大部分患者的伤前健康状况良好,多数为轻型TBI患者。中国老年TBI患者的损伤原因及场所主要为交通伤和交通道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颈椎板复位术后颈半棘肌萎缩与颈椎前凸丢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颈椎椎管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0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根据术前与末次随访C2~7 Cobb角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前凸丢失组(差异>5°)和未丢失组(差异≤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颈半棘肌萎缩对C2~7椎体前凸
目的探讨TRIM52反义RNA1(TRIM52-AS1)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将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制备H/R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2组神经元TRIM52-AS1、微小RNA(miR)-28-5p的表达。(2)将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RIM52-AS1小干扰RNA(
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住院手术的289例≥60岁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289例患者肠梗阻的病因分别为肿瘤97例(33.6%)、腹外疝66例(22.8%)、粘连44例(15.2%)、扭转36例(12.5%)、腹内疝20例(6.9%)、套叠8例(2.8%)、其他病因18例(6.2%)。156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因分别为腹外疝51例(32.7%)、扭转3
目的探讨前足肌腱韧带的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20名健康志愿者(40侧足)、40例经手术/随访证实前足肌腱韧带损伤早期(损伤后1周内)患者(前足损伤患者)的前足MRI检查资料。20名健康志者中男性13名、女性7名,平均年龄36(22~58)岁;40例前足损伤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9(19~63
目的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的基因多态性(SNP)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间的联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50例无血缘关系的广西壮族CHD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血液标本,同时随机选取5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提取外周血DNA,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检测技术,对50例对照组儿童与50例CHD患儿的基因MEF-2开展全
目的探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前颅底及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额纹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切除62例前颅底及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诊断为前颅底或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49例(包括嗅沟脑膜瘤24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腺瘤5例。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偏向个
目的检测转移相关蛋白1(MTA1)在甲状腺癌细胞系和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介导了甲状腺癌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TA1在5个甲状腺癌细胞株和来自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3例甲状腺癌组织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应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抑制MTA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细胞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EMT信
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的4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作为实验组;并收集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组织当做对照组;并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数值大小、Gleason评分、患者有无远处转移对实验组再次进行分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了解青岛市及各区县基层医生对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简称基层版指南)的认知情况。方法2020年8月17—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青岛市8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59名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基本情况,基层医生使用指南的频率,对基层版指南的了解程度,基层版指南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调查医生对指南推广的态度,基层医生学习基层版指南的兴趣及途径。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5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