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对于处在新课程改革的数学教师,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培养与提升呢?
一、培养专业精神
目前,由于社会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在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缺乏专业精神的情况,如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工作的性质及内容缺乏认识,表现在工作中对学生缺乏教育爱、缺乏对专业技能及修养的提高意识、对工作不是敷衍塞责,便是知难而退,通常在工作上没有创造实验、也缺乏研究进修的兴趣,无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意愿。此类人就像坐在摇椅上,看来虽有活动,却始终在原地没有前进。
培养专业精神是认识的问题,表现专业精神是行为的问题,使教师做到知行统一还需漫长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何培养或提升教师专业精神呢?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估及选择,通常根据其价值观。衡量一件工作的价值有很多种尺度,如名位、金钱、权势或工作本身对时代的使命、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服务等。正如兰德希尔所说:“价值的观念若不占据中心地位,价值哲学若不构成整个教学法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设想的”。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专业知能训练,强化教师的专业性。我国一向注意子女的教育,把教师视为崇高的职业,因为设立师范院校以培养教师。但有人主张只要有相当的学识便可担任教师,以为教师不需要专业修养。殊不知教师除须有相当的知识外,还须了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情形,熟悉各种教学方法,能运用适合学生需要及理解力的教材与教具及培养高尚的德行,才能当学生的模范。身为教师,若缺乏以上的专业技能和修养,便难以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3、注重人际关系,改善工作环境。教师的专业精神,只有在和谐、自由、积极、合作的环境和气氛中,才能自然产生,并继续提升。教育行政领导要采取鼓励、积极、民主的态度,支持教师改革的尝试,进而使之自愿贡献心力、共谋学校的进步。同事间的关注也很重要,如果教师之间相互协助、观摩、研讨,自然会造成团结合作、革新进步的工作环境,形成专业精神。
教师若能本着专业的精神,将教育的工作视为百年树人的崇高的事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那么他的工作一定能做得非常成功,这就应验了孟子所说的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提高知识水平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应付一帮小孩子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当今社会,小学生知识的接触面越来越广,有时提出的问题,也会让你感到“无处下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
首先,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新《纲要》的颁布,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与同事共同研究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探讨教育方法,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寻找有效的方法。同事之间互相点评,指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矫正方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不断地向周围的人学习中,会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明智的人总会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经常向周围的同事学习,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看一些教育活动实例,向他们学习组织活动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活动中。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少走了很多“弯路”,避免做“无用功”。
第四、利用外出参观学习和参加经验交流会的机会,认真学习名校和名师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消化吸收,为己所用。
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一名博学多识、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三、增强专业技能
教学中,教师应怎样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要运用到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技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位置,灵活驾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组织与驾驭活动的能力。如果过分地突出教师的主体性,严格地安排好活动程序,要求学生必须按时按程序进行活动,就会影响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剥夺了他们自由展示或思考的机会。一名专业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引导他们思考,使他们获取知识、经验。
2、注重差异,因人施教。
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反应快,有的反应慢;有的擅长动手操作,有的善于语言表达;因各种原因造成他们的发展水平不一致、获得的经验不同等等差异。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到这种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这需要教师在与学生活动、相处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活动中得到发展、学到知识。应避免无视学生的差异,搞“一刀切”,例如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动作慢,还没有完成任务,或正在思考,没有得出答案,这时教师便急于结束活动或公布答案,中止他们的活动或思考,就会挫伤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经常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干脆放弃活动或思考,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沉着冷静,相机而教。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活动注意力的不稳定性。在活动的进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事件,给你来段“小插曲”,往往会让你措手不及,难以招架。对这类事件的处理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训斥“肇事”学生,让他承认错误,杀一儆百;二是好言安抚搞“小插曲”的学生,让他遵守纪律,息事宁人;三是引导“滋事”学生,让他认识到错误,相机而教。无容置疑,第三种应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法。一位专业的教师,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认识到什么,受到哪一方面的教育。可以适当地调整活动目标,让学生针对这一事件展开讨论: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为什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做?通过这件事情,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做法,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当然,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实践,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自身素质培养,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培养专业精神
目前,由于社会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在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缺乏专业精神的情况,如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工作的性质及内容缺乏认识,表现在工作中对学生缺乏教育爱、缺乏对专业技能及修养的提高意识、对工作不是敷衍塞责,便是知难而退,通常在工作上没有创造实验、也缺乏研究进修的兴趣,无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意愿。此类人就像坐在摇椅上,看来虽有活动,却始终在原地没有前进。
培养专业精神是认识的问题,表现专业精神是行为的问题,使教师做到知行统一还需漫长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何培养或提升教师专业精神呢?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估及选择,通常根据其价值观。衡量一件工作的价值有很多种尺度,如名位、金钱、权势或工作本身对时代的使命、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服务等。正如兰德希尔所说:“价值的观念若不占据中心地位,价值哲学若不构成整个教学法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设想的”。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专业知能训练,强化教师的专业性。我国一向注意子女的教育,把教师视为崇高的职业,因为设立师范院校以培养教师。但有人主张只要有相当的学识便可担任教师,以为教师不需要专业修养。殊不知教师除须有相当的知识外,还须了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情形,熟悉各种教学方法,能运用适合学生需要及理解力的教材与教具及培养高尚的德行,才能当学生的模范。身为教师,若缺乏以上的专业技能和修养,便难以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3、注重人际关系,改善工作环境。教师的专业精神,只有在和谐、自由、积极、合作的环境和气氛中,才能自然产生,并继续提升。教育行政领导要采取鼓励、积极、民主的态度,支持教师改革的尝试,进而使之自愿贡献心力、共谋学校的进步。同事间的关注也很重要,如果教师之间相互协助、观摩、研讨,自然会造成团结合作、革新进步的工作环境,形成专业精神。
教师若能本着专业的精神,将教育的工作视为百年树人的崇高的事业,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那么他的工作一定能做得非常成功,这就应验了孟子所说的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提高知识水平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应付一帮小孩子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当今社会,小学生知识的接触面越来越广,有时提出的问题,也会让你感到“无处下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智者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
首先,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新《纲要》的颁布,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与同事共同研究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探讨教育方法,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寻找有效的方法。同事之间互相点评,指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矫正方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不断地向周围的人学习中,会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明智的人总会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经常向周围的同事学习,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看一些教育活动实例,向他们学习组织活动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活动中。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少走了很多“弯路”,避免做“无用功”。
第四、利用外出参观学习和参加经验交流会的机会,认真学习名校和名师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消化吸收,为己所用。
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一名博学多识、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三、增强专业技能
教学中,教师应怎样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要运用到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技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位置,灵活驾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组织与驾驭活动的能力。如果过分地突出教师的主体性,严格地安排好活动程序,要求学生必须按时按程序进行活动,就会影响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剥夺了他们自由展示或思考的机会。一名专业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引导他们思考,使他们获取知识、经验。
2、注重差异,因人施教。
学生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反应快,有的反应慢;有的擅长动手操作,有的善于语言表达;因各种原因造成他们的发展水平不一致、获得的经验不同等等差异。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到这种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这需要教师在与学生活动、相处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到每个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活动中得到发展、学到知识。应避免无视学生的差异,搞“一刀切”,例如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动作慢,还没有完成任务,或正在思考,没有得出答案,这时教师便急于结束活动或公布答案,中止他们的活动或思考,就会挫伤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经常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干脆放弃活动或思考,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沉着冷静,相机而教。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活动注意力的不稳定性。在活动的进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事件,给你来段“小插曲”,往往会让你措手不及,难以招架。对这类事件的处理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训斥“肇事”学生,让他承认错误,杀一儆百;二是好言安抚搞“小插曲”的学生,让他遵守纪律,息事宁人;三是引导“滋事”学生,让他认识到错误,相机而教。无容置疑,第三种应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法。一位专业的教师,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认识到什么,受到哪一方面的教育。可以适当地调整活动目标,让学生针对这一事件展开讨论: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为什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做?通过这件事情,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做法,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当然,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实践,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自身素质培养,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