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一文,是一篇科普文,与学生学过的记叙文相比文体大不相同。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在说明文教学中容易走极端,要么,照本宣科,将本是生动有趣的知识讲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兴趣索然;要么放任自流,课本都讲得清清楚楚,何必多费口舌。其实,只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好说明文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高妙的说明技巧,选准说明文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课的重难点,分散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也学到说明的技巧。
《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总结。本文是介绍说明性文章,为了让读者有兴趣,写法生动,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很富有文采。因此,在教学之前我就认真地思考,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呢,还是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呢?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放在对天气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不能等同于地理生物或其他学科,而语文课中说明文教学,虽是以科普短文为文体,但教学的侧重点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即通过文本学习语言,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我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语言训练这一重点,力求删繁就简,避熟就新。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组织教学内容。没有按照说明文的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进行教学,那样使教着吃力,学者厌烦。
首先,不求知识的全面,抓住语言训练这一重点,去除细枝末节,对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做了一些探讨。
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学习这篇课文的语言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二是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秦牧先生曾说过:“美妙的譬喻真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本文精美的比喻惟妙惟肖,寓知识于生动精美的形象之中,可谓是一石二鸟之妙;精彩的拟人活灵活现,亲切易懂,情味盎然。在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时,以课本为篮本,引导学生通过感情,在朗读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知识,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让学生评价、模仿、加工、游戏、创造。学生对文本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并在对话中思考、分析、概括,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结论,而是进行知识的生成过程,符合“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发展的过程”的新要求。实践证明,这种语言训练是有效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同时,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特别强调要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这篇课文中的三道练习题,有一道是专门进行语言训练的,即模仿课文中的比喻句进行造句。这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前语文教学淡化学生的语言学习,搞大而化之的所谓整体感知和漫无边际的课外延伸,这是不可取的,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次,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写作借鉴的好材料。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大主题,它们可以相互浸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也许不少老师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有不少学生写作文爱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写作实用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实际上,实用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的语文生活中,这种能力比想象作文的能力更为重要,它更能考查一个学生的语言工夫和写作水平。《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课文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先概括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再分写云的光彩现象与天气的关系,最后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全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课文的这种写法对学生写说明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范例。要说明一件事,首先要求条理分明,而不是层次混乱,茫无头绪;其次,在说明时多一点生动形象的语言,少一点平淡枯燥的文字,可以起到更好的说明效果,青少年更乐于接受。从语言角度说,这篇文章用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写天上姿态万千的云,本身也是一种想象性的表达,不过这种想象是以事实为依据,需要以深入的观察为前提。可以说,这篇文章形象性和逻辑性俱佳,完全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文。
随着科技与人们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化,对说明性文字的需要也将日益增多,也许我们的学生将来不做科普工作,但谁能保证他们的工作不需要他们做产品推介及相关理论的说明呢?
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的教学活动亦应如此。《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蕴涵的天气文化是劳动人民祖祖辈辈积累并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的总结。文中那些生动形象、概括力强的天气谚语,既是生活的经验,又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化传承。文中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多种修辞对很难描摹的云彩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写的很美。教学本课力图体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以教材调动学生,使学生乐学。无论是对语言的品味,还是借鉴写作方法,都是由学生自主体验而发现,教师的作用变为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一文,是一篇科普文,与学生学过的记叙文相比文体大不相同。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在说明文教学中容易走极端,要么,照本宣科,将本是生动有趣的知识讲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兴趣索然;要么放任自流,课本都讲得清清楚楚,何必多费口舌。其实,只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好说明文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高妙的说明技巧,选准说明文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课的重难点,分散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也学到说明的技巧。
《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总结。本文是介绍说明性文章,为了让读者有兴趣,写法生动,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很富有文采。因此,在教学之前我就认真地思考,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呢,还是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呢?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放在对天气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不能等同于地理生物或其他学科,而语文课中说明文教学,虽是以科普短文为文体,但教学的侧重点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即通过文本学习语言,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我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语言训练这一重点,力求删繁就简,避熟就新。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组织教学内容。没有按照说明文的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进行教学,那样使教着吃力,学者厌烦。
首先,不求知识的全面,抓住语言训练这一重点,去除细枝末节,对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做了一些探讨。
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学习这篇课文的语言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二是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秦牧先生曾说过:“美妙的譬喻真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本文精美的比喻惟妙惟肖,寓知识于生动精美的形象之中,可谓是一石二鸟之妙;精彩的拟人活灵活现,亲切易懂,情味盎然。在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时,以课本为篮本,引导学生通过感情,在朗读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知识,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让学生评价、模仿、加工、游戏、创造。学生对文本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并在对话中思考、分析、概括,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结论,而是进行知识的生成过程,符合“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发展的过程”的新要求。实践证明,这种语言训练是有效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同时,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特别强调要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这篇课文中的三道练习题,有一道是专门进行语言训练的,即模仿课文中的比喻句进行造句。这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前语文教学淡化学生的语言学习,搞大而化之的所谓整体感知和漫无边际的课外延伸,这是不可取的,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次,这篇文章是学生学习写作借鉴的好材料。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大主题,它们可以相互浸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也许不少老师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有不少学生写作文爱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写作实用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实际上,实用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的语文生活中,这种能力比想象作文的能力更为重要,它更能考查一个学生的语言工夫和写作水平。《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课文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先概括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再分写云的光彩现象与天气的关系,最后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全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课文的这种写法对学生写说明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范例。要说明一件事,首先要求条理分明,而不是层次混乱,茫无头绪;其次,在说明时多一点生动形象的语言,少一点平淡枯燥的文字,可以起到更好的说明效果,青少年更乐于接受。从语言角度说,这篇文章用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写天上姿态万千的云,本身也是一种想象性的表达,不过这种想象是以事实为依据,需要以深入的观察为前提。可以说,这篇文章形象性和逻辑性俱佳,完全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文。
随着科技与人们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化,对说明性文字的需要也将日益增多,也许我们的学生将来不做科普工作,但谁能保证他们的工作不需要他们做产品推介及相关理论的说明呢?
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的教学活动亦应如此。《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蕴涵的天气文化是劳动人民祖祖辈辈积累并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的总结。文中那些生动形象、概括力强的天气谚语,既是生活的经验,又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化传承。文中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多种修辞对很难描摹的云彩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写的很美。教学本课力图体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以教材调动学生,使学生乐学。无论是对语言的品味,还是借鉴写作方法,都是由学生自主体验而发现,教师的作用变为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