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溯源三则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ianwang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目成诵”溯源
  “过目成诵”这个成语的出处与东汉名人王充有关。
  王充,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他少年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后到京城太学学习,师从大史学家班彪。因无钱买书,王充经常到街头的书铺上翻阅,一本书从头到尾只看一遍,就能熟记于心。就这样,博通了诸子百家。他只做了几年州郡小官,便辞官回家,一面教授众生,一面潜心著述。他历时30年,著《论衡》85篇、20余万字。这是一部充满朴素唯物主义的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充的“一见辄诵忆”,就是“过目成诵”的出处。他的“过目成诵”,一是和天赋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刻苦学习和训练。
  后来,人们就用“过目成诵”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记忆力特别强。
  “乔迁之喜”的由来
  搬家是件吉庆事。中国人历来有“择吉搬迁”的习惯,并把搬家誉为“乔迁”。“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高大的树木。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就是说从阴暗狭窄的山谷之底,忽然跃升到大树之顶,得以饱览明媚宽敞的天地。这的确是令人心花怒放的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祝贺。
  后人遂以“乔迁”或“迁乔”贺人迁居,或官职上升,并称为“乔迁之喜”。唐朝诗人张籍《赠殷山人》诗曰:“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圈阅”一词的来历
  “圈阅”是指领导人审阅文件后,在自己的名字处画圈,表示已经看过。这个词在我国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从三国时起,我国就有在文书和契约上签写署名的習俗,以表示某人的身份,史书上称为“押”。唐宋时期,臣僚们在进呈公文或传阅书牍时,改变了过去署全名的做法,只书写上自己的字,表示“阅过”之意。
  1069年,王安石被任为宋朝参知政事,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呈文。按照惯例,每次阅读过文牍,王安石都要写上一个“石”字。由于文牍太多,他又是急性子,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因此,这个“石”字在写了一横一撇以后,下面的“口”字干脆画成圆圈。据史书记载:“他作圈多不圆,往往窝扁,又多带过”,因此,给别人造成诸多麻烦。有时候,给他阅读过的文牍,因别人误会往往辗转了回来。为了方便和明显,有一次议政会上,王安石声明自己“阅毕”文牍的符号,即一横一撇后加一个圆圈。事隔不久,他又索性去掉了横、撇,仅仅保留了那个圆圈。时间一长,其他同僚竟纷纷效仿,久而久之,画圈便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从此也就有了“圈阅”这个词了。
其他文献
选取康定雅加埂、折多山以及丹巴天堂谷—党岭地区共10个居群143个单株为实验材料,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揭示鹅黄灯台报春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及亲缘关系,为
[原题呈现]rn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n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
期刊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习惯像这样静静地坐在床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仿佛,一坐就能坐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才不管什么精读泛读、代数几何、分子
期刊
本论文从定额的产生和发展出发,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和我国公路绿化工程预算定额的发展过程,通过资料收集,采用设计资料分析法、现场调查法、计时实测法、访谈问卷法、工
《千与千寻》是我看了40多遍依旧想看的影片,至今我也不能确定我是否看懂了宫崎骏的爱.rn什么是爱?让我这个年轻人苦恼不已,妈妈对我的爱,正如《自私的基因》里告诉我的那样,
期刊
本试验通过对14个引进的美国杨树无性系一年生苗木的苗期生长和能源性状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初步评价了引进杨树无性系作为木质能源的适宜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
一起意外的镁光照明弹爆炸事故,导致年近18岁的小伙子丹·艾瑞里全身70%的皮肤三度烧伤,雪上加霜的是,手术输血又让他染上了肝炎,以致住院治疗长达三年之久。  出院后的恢复期,为了打发无聊的寂寞,艾瑞里买了一只漂亮的亚马孙鹦鹉。这只鹦鹉很会吸引人与它玩耍,所以,他与它相处得很愉快,经常与它“对话”,还专门买了几种玩具供它玩。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与它做个游戏。他先将天天给它喂食的小碗里放上食物,
期刊
本文通过对徐淮平原农林复合系统杨粮间作和农田林网内小气候的定点观测,探讨了系统内小气候在不同物候期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作物生理、产量和质量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张开东(1702—1781)字宾阳,别名白莼,号青梅居士、海岳游人,茅山张家人,著名的书画家、旅游家、文学家、诗人.他一生慷慨好义,打抱不平,是一位乾隆年间的传奇式人物,其传说故
期刊
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化”人和育人,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能提升个人的思想和观念,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赋予人奋发昂扬的正能量.先进的文化能帮助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