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把握是教教材还是利用教材教的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
〔关键词〕 数学教学加强能力 培养
数学教学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的系统教育工程。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能力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结合这些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感受,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1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数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而教学效果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授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几即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好学、乐学的重要心理环境,是积极自主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爱护尊重学生的心态下,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互相关心,互相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使学生产生愿学、乐学、好学的积极心理意识,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乐其师,信其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由选择,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1.2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想学、愿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一般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数学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强、针对性强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1.3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关心学生的得失与成败,给学生以适度的鼓励和适时的方法指点和心理指导。在教学中,讲授少而精,注意运用启发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正如叶圣陶所说“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努力才会有收获,从而进步”学生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积极主动地展开自己的思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2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成熟的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是教教材还是利用教材教的问题。很显然,数学教学过程决不仅仅是将几本教材上的内容教完的问题,而是利用这几本教材上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要做到这一步,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2.1研透教材。数学教师应研透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对于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非常熟练,对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应烂熟于心。要理清知识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准确把握教材思路,把握作者的编写意图,藉以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2.2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况。很明显,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的思维能力都比学生高出一头,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赶上教师的思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研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既要避免把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看得过低,生怕学生跟不上而唠唠叨叨,给学生套上枷锁,阻碍思维能力的发挥,又要避免过高估计学生,简而言之,一笔带过,使学生听不懂,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脉搏力争作到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协调发展。
2.3运用正确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进行不同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史的内容,他的价值远远在内容之外,教师要善于收集和运用这些资料,适当的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严谨的求学态度,而且让他们领略到数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面对一节教学内容,教师从思路上把握教材以后,按知识内容设计出一条清晰的思维路径,然后根据教学的目的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立良好的问题情景,选择好要提问题,分层次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适当点拨,逐步引导学生走上思维路径,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推理、猜想类比等方式,使学生自己活动探索出应得到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奋其力摘到的果实,会感到由衷的惊喜,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习题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有目的的精心选题,尽可能设置一些程序习题。
3数学教学还应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过程,将深奥知识浅显化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丰富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活跃讲坛、树立声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支点。数学教师的语言若能规范准确、绘声绘色、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就能使学生产生历历在目、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顿生爱慕之情,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不仅如此,在板书表达方面,数学教师应力求规范、简洁,不拖沓,不罗嗦,这样学生也会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能力不断增强。
4数学教学还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国民的综合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又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去尝试,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美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学生们的所有创造欲望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总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数学课堂教学若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融入其中,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必将有利于中华名字、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骄傲,更应当以此为责任!
参考文献
1郝世富.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应用.中学数学
教学参考,2003.5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 数学教学加强能力 培养
数学教学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的系统教育工程。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能力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结合这些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感受,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1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数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而教学效果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授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几即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好学、乐学的重要心理环境,是积极自主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爱护尊重学生的心态下,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互相关心,互相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使学生产生愿学、乐学、好学的积极心理意识,数学教学更是如此。“乐其师,信其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由选择,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1.2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想学、愿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一般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数学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强、针对性强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1.3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关心学生的得失与成败,给学生以适度的鼓励和适时的方法指点和心理指导。在教学中,讲授少而精,注意运用启发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正如叶圣陶所说“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努力才会有收获,从而进步”学生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积极主动地展开自己的思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达到好的效果。
2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成熟的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是教教材还是利用教材教的问题。很显然,数学教学过程决不仅仅是将几本教材上的内容教完的问题,而是利用这几本教材上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问题。要做到这一步,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2.1研透教材。数学教师应研透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对于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非常熟练,对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应烂熟于心。要理清知识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准确把握教材思路,把握作者的编写意图,藉以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2.2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况。很明显,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的思维能力都比学生高出一头,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赶上教师的思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研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既要避免把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看得过低,生怕学生跟不上而唠唠叨叨,给学生套上枷锁,阻碍思维能力的发挥,又要避免过高估计学生,简而言之,一笔带过,使学生听不懂,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脉搏力争作到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协调发展。
2.3运用正确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进行不同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史的内容,他的价值远远在内容之外,教师要善于收集和运用这些资料,适当的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严谨的求学态度,而且让他们领略到数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面对一节教学内容,教师从思路上把握教材以后,按知识内容设计出一条清晰的思维路径,然后根据教学的目的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立良好的问题情景,选择好要提问题,分层次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适当点拨,逐步引导学生走上思维路径,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推理、猜想类比等方式,使学生自己活动探索出应得到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奋其力摘到的果实,会感到由衷的惊喜,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习题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有目的的精心选题,尽可能设置一些程序习题。
3数学教学还应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过程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过程,将深奥知识浅显化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丰富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活跃讲坛、树立声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支点。数学教师的语言若能规范准确、绘声绘色、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就能使学生产生历历在目、身临其境的效果,从而顿生爱慕之情,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不仅如此,在板书表达方面,数学教师应力求规范、简洁,不拖沓,不罗嗦,这样学生也会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能力不断增强。
4数学教学还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国民的综合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又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去尝试,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美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学生们的所有创造欲望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总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数学课堂教学若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融入其中,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必将有利于中华名字、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骄傲,更应当以此为责任!
参考文献
1郝世富.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的认识及应用.中学数学
教学参考,2003.5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