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生物活性炭短流程工艺应对高氨氮的控制研究

来源 :城镇供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meKin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短流程工艺对高氨氮原水的响应以及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突然增加至3.0mg/L左右时,臭氧-生物活性炭短流程工艺出水浓度随时间逐渐减低,在27h后出水浓度达到国标限值0.5mg/L以下.当进水浓度增至4.0mg/L和4.5mg/L时,分别运行9h和3h后出水浓度显著减低至国标限值0.5mg/L以下.在运行周期内炭滤池均对高氨氮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随着炭层深度的增加,出水氨氮浓度逐渐减低,即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加.0~110cm的炭层对氨氮去除发挥着63.0%~79.6%的作用,110cm~200cm的炭层也对氨氮有一定的去除,但去除效果不显著.臭氧-生物活性炭短流程工艺保持对高氨氮有较好去除效果的同时,也能对TOC、CODMn、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2.5%、23.4%、41.2%和86.2%,出水浊度低于0.2NTU.
其他文献
地下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环状管网的空间位置越来越复杂.发生管网爆管事故时,如何能快速的做出抢修决策,降低影响范围和程度,保障居民用水,一直是水务行业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供水管网的物联网实时数据,采用实时计算感知管网运行状况.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建立空间网络模型,采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并结合阀门实际的开关状态,快速形成爆管点的关阀方案,记录并通知因关阀受影响的用户.本系统在实际的场景中得到应用,为用户准确高效地管理庞大复杂的城市管网提供便利.
本文以某沿海城市二次供水泵房运维要求为基准,对人工运维、监控辅助人工运维、主动式运维平台辅助人工运维三种运维策略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并且将成本效益通过运维年份时间维度进行了预测性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小体量的二次供水泵房运维管理成本,对三种运维策略并不敏感;而随着体量和运维年份的增加,二次供水泵房运维管理的成本优势显示出明显优势.由于全国范围内各地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基础条件等情况不一,本文分析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