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本身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数学学习的精神与品质、方法与策略、师生关系等多渠道和多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资源开发 原则 途径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随着这项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课程”与“教学”也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此同时,课程资源这一新概念也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日渐凸显其在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化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合理应用。
一、开发学生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1.学生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既包括课程物质资源,又包括课程人力资源。课程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开发学生资源的价值
课程物质资源对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当物质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即教学上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已基本实现甚至相当完备时,课程人力资源往往是决定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性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的原则和途径
1.学生资源开发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切合师生和客观现实的实际,必须有利于优化数学教学,必须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开发学生资源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性原则
当我们有了“学生资源”意识之后,不难发现,可供数学教学开发利用的“学生资源”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学生资源时,应从数学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合理选择和重点开发利用教学中所需要的学生资源中的某些方面,力求做到“重点”、“经济”,突出资源的“针对性”、“优先性”。
(2)适应性原则
学生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但作为一种资源,它又具有客体的一面。因此,开发学生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个性差异、知识结构和智能水平等,力求做到“合理”、“有效”,突出资源的“需要性”、“人本性”。
2.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资源的途径
(1)从数学学习的精神与品质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中学数学新课标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为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之一。
①以数学学习体验作文为媒介,交流学习感悟。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体验作文是语文教学与数学学习理想的结合点。
②建构数学学习共同体,营造互动氛围。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在年龄、经历、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的共性。
(2)从数学学习的方法策略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①捕捉利用学生思维的瞬间亮点。
民主开放的数学课堂,必然引发师生间思想的交锋,也必然促进学生灵感和智慧的产生。
②开辟学生数学学习的“自留地”。
数学学习园地是学生进行学习情感、方法、成果展示交流的理想平台,是延伸课堂、拓展学习时空的一种好方式。学生可以在这块“自留地”上随意“耕作”,尽情发挥。
③充分发挥“数学小老师”的作用。
“数学小老师”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有数学特长的学生。同一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认知方式、思维习惯等因素的相似性决定了来自同学间的学习方法、模式更容易迁移到同学身上。因此,学生间蕴藏着丰富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活资源。
④收集反馈源自学生的数学学习信息。
(3)从数学学习的师生关系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是被动的服从关系,而应是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自身良好的品行和精深的学识,以及与学生建立的融洽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的重要的教学资源。
①多形式建立师生交流的绿色通道。
教师是学科学习的过来人,他们中蕴藏着丰富的体会、经验、成果。
②转变传统角色,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作者。教师的师德、品行、人格、精神、学识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学生学习资源。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观和数学学习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必然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烙印。教师要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同时,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一面镜子、一盏指路灯;教师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亲、可敬、可说心里话的朋友。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资源开发 原则 途径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随着这项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课程”与“教学”也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此同时,课程资源这一新概念也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日渐凸显其在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化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合理应用。
一、开发学生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1.学生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既包括课程物质资源,又包括课程人力资源。课程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开发学生资源的价值
课程物质资源对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当物质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即教学上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已基本实现甚至相当完备时,课程人力资源往往是决定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性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的原则和途径
1.学生资源开发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切合师生和客观现实的实际,必须有利于优化数学教学,必须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开发学生资源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性原则
当我们有了“学生资源”意识之后,不难发现,可供数学教学开发利用的“学生资源”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学生资源时,应从数学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合理选择和重点开发利用教学中所需要的学生资源中的某些方面,力求做到“重点”、“经济”,突出资源的“针对性”、“优先性”。
(2)适应性原则
学生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但作为一种资源,它又具有客体的一面。因此,开发学生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个性差异、知识结构和智能水平等,力求做到“合理”、“有效”,突出资源的“需要性”、“人本性”。
2.数学教学中开发学生资源的途径
(1)从数学学习的精神与品质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中学数学新课标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为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之一。
①以数学学习体验作文为媒介,交流学习感悟。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体验作文是语文教学与数学学习理想的结合点。
②建构数学学习共同体,营造互动氛围。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在年龄、经历、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的共性。
(2)从数学学习的方法策略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①捕捉利用学生思维的瞬间亮点。
民主开放的数学课堂,必然引发师生间思想的交锋,也必然促进学生灵感和智慧的产生。
②开辟学生数学学习的“自留地”。
数学学习园地是学生进行学习情感、方法、成果展示交流的理想平台,是延伸课堂、拓展学习时空的一种好方式。学生可以在这块“自留地”上随意“耕作”,尽情发挥。
③充分发挥“数学小老师”的作用。
“数学小老师”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有数学特长的学生。同一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认知方式、思维习惯等因素的相似性决定了来自同学间的学习方法、模式更容易迁移到同学身上。因此,学生间蕴藏着丰富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活资源。
④收集反馈源自学生的数学学习信息。
(3)从数学学习的师生关系层面开发学生资源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是被动的服从关系,而应是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自身良好的品行和精深的学识,以及与学生建立的融洽师生关系,是一种隐性的重要的教学资源。
①多形式建立师生交流的绿色通道。
教师是学科学习的过来人,他们中蕴藏着丰富的体会、经验、成果。
②转变传统角色,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作者。教师的师德、品行、人格、精神、学识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学生学习资源。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观和数学学习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必然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烙印。教师要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同时,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一面镜子、一盏指路灯;教师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亲、可敬、可说心里话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