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它强调了教师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因素仅占20%,而情商因素占80%。情感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影响甚远。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问题。新课程强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强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交互式学习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一、走向生活,诱发积极情感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小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作为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课应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给他们自由的活动时空,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我们学校远离都市,但人文、自然风物较多。我设计了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秋游,让同学们到田野,到养殖场,以同伴合作的学习方式自由结合,在管理区属地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秋游资料,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外。学生很活泼,也很主动,他们围绕教师确定的主题,自由选择调查的方式,自主确定调查的地点、调查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了,活动灵活了,参与意识强了。从班级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获得的资料、信息看,他们采用的方式不同,选择的地点不同,调查的对象有别,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而这些收获,就是他们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体教学方式,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学生仅能凭借书本所呈现的材料来进行活动,那将是单一的、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激发,积极的情感也无法获得。在一次活动过程中,学生有那么多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仅靠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二、突破教材限制,增强积极情感
学生生活在自然中,每天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突破教材的束缚,打破隔离学生与现实世界的阻碍,那么学生就会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学会数学,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发生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事件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的收入,市场蔬菜价格的变化,每一天自己的零花钱的使用,都是身边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开发社会领域、自然领域的课程资源,将教材中的抽象化的符号、公式等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素材,让学生亲自去挖掘、实验和探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学习有关统计知识时,我结合生活中白色污染现象,让学生亲自调查收集方便袋的一周使用情况,并学会用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整理。通过这一活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方便袋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学习的角度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这样的学习效果是课本所提供的单一的学习内容所无法达到的。
三、改变评价方式,调动积极情感
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地热情,如何使这一热情在活动中保持并继续下去,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以及他们创造性的表现。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要给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切忌一刀切,要保护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改变教师只注重评价学习结果而忽视评价学习过程的做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对学习过程中具有标新立异的做法要及时肯定,把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作为评价小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方面,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综合评价。
评价的主体要开放,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评定,形成一种群体性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评价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除常用的口试、笔试外,还应增加学生观察、实践活动等形式,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全部体验作为评价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能力,还能与其他人共同分享自我探索的成果,享受进步的喜悦。多元化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块情感的沃土,充满着无限生机。这项活动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需要学生的深切体验和情感投入。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时时激起學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小学生的情感一旦和教师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他们便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活动之中。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问题。新课程强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强调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它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交互式学习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一、走向生活,诱发积极情感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小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作为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课应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给他们自由的活动时空,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我们学校远离都市,但人文、自然风物较多。我设计了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秋游,让同学们到田野,到养殖场,以同伴合作的学习方式自由结合,在管理区属地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秋游资料,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外。学生很活泼,也很主动,他们围绕教师确定的主题,自由选择调查的方式,自主确定调查的地点、调查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了,活动灵活了,参与意识强了。从班级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获得的资料、信息看,他们采用的方式不同,选择的地点不同,调查的对象有别,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而这些收获,就是他们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体教学方式,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学生仅能凭借书本所呈现的材料来进行活动,那将是单一的、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激发,积极的情感也无法获得。在一次活动过程中,学生有那么多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仅靠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二、突破教材限制,增强积极情感
学生生活在自然中,每天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突破教材的束缚,打破隔离学生与现实世界的阻碍,那么学生就会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学会数学,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发生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事件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的收入,市场蔬菜价格的变化,每一天自己的零花钱的使用,都是身边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开发社会领域、自然领域的课程资源,将教材中的抽象化的符号、公式等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素材,让学生亲自去挖掘、实验和探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学习有关统计知识时,我结合生活中白色污染现象,让学生亲自调查收集方便袋的一周使用情况,并学会用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整理。通过这一活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方便袋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学习的角度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这样的学习效果是课本所提供的单一的学习内容所无法达到的。
三、改变评价方式,调动积极情感
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地热情,如何使这一热情在活动中保持并继续下去,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以及他们创造性的表现。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要给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切忌一刀切,要保护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改变教师只注重评价学习结果而忽视评价学习过程的做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对学习过程中具有标新立异的做法要及时肯定,把评价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作为评价小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方面,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综合评价。
评价的主体要开放,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评定,形成一种群体性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评价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除常用的口试、笔试外,还应增加学生观察、实践活动等形式,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全部体验作为评价的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能力,还能与其他人共同分享自我探索的成果,享受进步的喜悦。多元化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块情感的沃土,充满着无限生机。这项活动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需要学生的深切体验和情感投入。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时时激起學生积极愉快的情感。小学生的情感一旦和教师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他们便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活动之中。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