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雀记》是苏童首次将笔触投入当下时代的转型之作,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展现了社会中的欲望和迷惘。小说延续了“香椿树系列”凄迷隐幽的南方叙事,以多重隐喻连缀起整部作品。其流畅清丽的语言流露出颓废美学的体验,从中拷问生存的意义和宿命的存在。
关键词:小人物 隐喻 南方叙事 时代性 命运
一、小人物形象中体现的时代特征
苏童之前的作品如《妻妾成群》、《红粉》、《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碧奴》直到《河岸》,都与历史书写紧密相连,帝王宫闱的诡谲,久远神话的悲凉,民国金粉的妖娆,个体生命潜沉在历史长河中,营造出一种苍凉幽深又魅惑的氛围。到了《黄雀记》,他却笔锋一转,将故事背景定位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的时光,显示出对当下社会人生的关照。作品中的人物也不再是帝王将相或是豪门大亨,抛弃了宏大叙事和史诗性描写后,从香椿树街走出来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折射出时代的光影。
祖父这个形象是串联全篇的线索人物,故事的发端就是从祖父的“丢魂”开始。作者解释祖父“丢魂”的原因是他两次放弃了自杀,因而只能留下肉身却保不住灵魂。这个说法并不能完全阐释“丢魂”的外因和内涵。与《妻妾成群》中的飞浦和《罂粟之家》中的刘沉草相比,祖父延续了这种苍白病态的特质,然而失却了其中耽美魅惑的成分,呈现出一种彻底的懦弱可悲性。他对于生始终是混沌和迷茫的,随意的自杀和放弃,浑噩的为偷来的岁月窃喜,无所谓生和死的意义,最大的动力便是每年拍一次“遗照”。当生命只剩下生物性一般的苟活的时候,祖父的“丢魂”就成为了必然。他在“寻魂”的过程中,实际是想摆脱迷茫混沌的自我,找寻的是生命动力和自我认同。隐在祖父这个形象背后的是传统的父权家长制的衰败。父辈们掌控子孙的集权能力在这里被全部粉碎,祖父挂在客堂上的照片被保润父亲用水果刀轻松地刮下,保润妈直呼祖父为“老疯子”,孙子保润更是将他用绳子捆绑起来。父权的强大控制力被消解,原有的秩序被打破,父辈们不再是子孙们敬畏的对象,也不再能够给予子孙指引未来的能力,整个世界恍若失去了前行的路标。在一次次从医院出逃的“寻魂”历程中,祖父企图寻回曾经的自我和控制力,最终却只能在失忆与疯癫中聆听暗夜里先祖的叹息。
面对摇摇欲坠的父权,作为子孙辈代表的保润和柳生,并未展现出青年人的蓬勃希望,而是将青春挥霍在香椿树街上,依着荷尔蒙的冲动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纠葛。在西方文学中,“成长小说”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类型。如《大卫·科波菲尔》、《汤姆·索亚历险记》直至最近的《哈利·波特》系列等,都描述了主人公历经磨难后成长最终达到人格完善成熟的过程。然而在《黄雀记》中,三位主人公仿佛停留在某个时间点上,身体成熟心智仍旧如初。保润一直以来都按照母亲的安排生活,他的世界里没有自我认同带来的满足感。他自尊又自卑莽撞的个性给他和仙女的罗曼史画上了暴力的结尾:保润用自己最擅长的捆人技术将仙女捆了起来。讽刺的是,当原有的父权秩序逐渐崩塌的时候,保润却又用暴力完成对父辈们的凌驾,这岂非走上了循环的老路?十年后的保润并没有学会稳重和成长,选择了在柳生的新婚之夜杀了他。保润最后的复仇绝非哈姆雷特式的陷于感性和理性中的挣扎,仅仅是纯粹的被感性牵引。他是一头徒劳冲撞的困兽,却始终未能找到前方的出口。作者巧妙展现保润莽撞木讷性格内的一抹柔软,面对怀孕的仙女,“他沉默了几秒”,“乌黑的手里抓着一朵莲花”。 [1]287
文中的另一位男主人公柳生出生在富裕之家,旱冰、电影、跳小拉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最终铸成了强奸的大错。家人用钱使保润做了替死鬼之后,柳生看似改邪归正,学会小心谨慎的生活。实则他的内心一直陷在年少的这段记忆里。开着面包车四处“投资”,照顾保润爷爷的举动使他自以为获得了平静。但在保润和以“白小姐”身份归来的仙女重新出现在他生命里时,他在找寻青春的动力与求得现在的安稳中还是怯懦地选择了后者。柳生可谓是当下很典型的一类人,恣意妄为没有目标,渴望掌控人生却又缺乏承担。如同王德威所说,苏童笔下这些引人注目的倦怠男人,“从未真正成熟,根本就像张爱玲所谓‘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 [2]118
《黄雀记》中的女性角色呈现出怯弱病态的形象,而作为作品中唯一的女主角仙女又如何呢?与《妻妾成群》中心机深沉的颂莲不同,仙女看似掌控着文中两个男主角的命运,实则自己的一生就像浮萍般漂浮不定,十年前被柳生强暴,十年后怀了不爱的人的孩子被逼跳河。幼年成为孤儿的经历使她不再信任他人,仗着姣好的容貌乖戾张扬,在本可以救赎自己的时候选择追逐金钱和权力,最终万劫不复。这个只有小聪明而缺乏真正智慧的女主角,渴望得到幸福然而从未抵达幸福之路。仙女这个角色延续了苏童一贯的“红粉”形象,通过其凄艳的命运和最后走向毁损的结局,流露出一种悲凉的“颓废”之美。
《黄雀记》中营造了一个充斥着“庸众”形象的环境,“看”与“被看”模式依然存在,只是这里不再有启蒙者的存在,如无物之阵的宿命轻易地击倒了每一个人。然而这些小人物却显得更为悲凉与真实,更为贴近尘世。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太多的喧嚣引诱人追逐,最终陷入了自我迷失的混沌。海德格尔曾有过“被抛在世“的观点,当自己无法回答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的时候,是选择“过客”式的反抗绝望还是保润们的走入迷惘?启蒙者已死,留下一众小人物在市井里挣扎。“小说透过叙述的故事、人物,触及的是那个时代的伦理、欲望、物质和精神失落与惆怅的存在境况” [3]84,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保润,是柳生,抑或仙女。
二、多重隐喻构筑的苍凉宿命
作者通过对意象与隐喻的精心设计和运用,使一环扣一环的多重隐喻构成了一个精妙的结构,将文中的每个人都陷在“宿命”这个巨大的阴影里挣脱不出。祖父的“失魂”是第一个隐喻,“魂”象征着他的自我和对家庭的掌控。随着祖父被送进井亭医院,他被拆解的红木大床则是第二个隐喻。大床被肢解和变卖,父权遭到了子孙们的挑战,曾经的“君臣父子”只幻化为祖先哀泣的叹息夜夜飘浮在香樟树街上。木床的每个构件仿佛都寄托着一个祖宗的魂灵:“祖宗们的幽魂从木缝里崩溃四散,不同的祖先有不同的心胸,有的宽容后代,默默地走上迁徙之路,有的心胸狭窄,绝不宽容不肖子孙。”[1]22保润研发出十几种绳结的系法将疯癫的祖父捆绑起来,由此引出了第三个隐喻,即对既有权威的反抗。“民主结”、“法制结”的名称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反讽。纠缠三位主角的水塔是一个笼子,三个人在这里拥有了共同的秘密,也因此沦为挣脱不出的兔子,十年过去还是回到了原点。柳生为重逢后的仙女追债得来的马则为作品增添了一抹玄幻的色彩。马是成功的象征,柳生得到马却又被迫放弃使成功的幻影终于破灭。白马在清晨的香樟树街上奔跑的意象成为一个道具,作者借此“实现对现实的变形,带我们到一个既实又虚的世界里去”。[4]故事的最后,仙女生下了红脸蓝眸的“怒婴”,“红脸”象征着久违的生机与活力,“湛蓝”则象征着纯净无垢的新开端。
关键词:小人物 隐喻 南方叙事 时代性 命运
一、小人物形象中体现的时代特征
苏童之前的作品如《妻妾成群》、《红粉》、《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碧奴》直到《河岸》,都与历史书写紧密相连,帝王宫闱的诡谲,久远神话的悲凉,民国金粉的妖娆,个体生命潜沉在历史长河中,营造出一种苍凉幽深又魅惑的氛围。到了《黄雀记》,他却笔锋一转,将故事背景定位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的时光,显示出对当下社会人生的关照。作品中的人物也不再是帝王将相或是豪门大亨,抛弃了宏大叙事和史诗性描写后,从香椿树街走出来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折射出时代的光影。
祖父这个形象是串联全篇的线索人物,故事的发端就是从祖父的“丢魂”开始。作者解释祖父“丢魂”的原因是他两次放弃了自杀,因而只能留下肉身却保不住灵魂。这个说法并不能完全阐释“丢魂”的外因和内涵。与《妻妾成群》中的飞浦和《罂粟之家》中的刘沉草相比,祖父延续了这种苍白病态的特质,然而失却了其中耽美魅惑的成分,呈现出一种彻底的懦弱可悲性。他对于生始终是混沌和迷茫的,随意的自杀和放弃,浑噩的为偷来的岁月窃喜,无所谓生和死的意义,最大的动力便是每年拍一次“遗照”。当生命只剩下生物性一般的苟活的时候,祖父的“丢魂”就成为了必然。他在“寻魂”的过程中,实际是想摆脱迷茫混沌的自我,找寻的是生命动力和自我认同。隐在祖父这个形象背后的是传统的父权家长制的衰败。父辈们掌控子孙的集权能力在这里被全部粉碎,祖父挂在客堂上的照片被保润父亲用水果刀轻松地刮下,保润妈直呼祖父为“老疯子”,孙子保润更是将他用绳子捆绑起来。父权的强大控制力被消解,原有的秩序被打破,父辈们不再是子孙们敬畏的对象,也不再能够给予子孙指引未来的能力,整个世界恍若失去了前行的路标。在一次次从医院出逃的“寻魂”历程中,祖父企图寻回曾经的自我和控制力,最终却只能在失忆与疯癫中聆听暗夜里先祖的叹息。
面对摇摇欲坠的父权,作为子孙辈代表的保润和柳生,并未展现出青年人的蓬勃希望,而是将青春挥霍在香椿树街上,依着荷尔蒙的冲动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纠葛。在西方文学中,“成长小说”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类型。如《大卫·科波菲尔》、《汤姆·索亚历险记》直至最近的《哈利·波特》系列等,都描述了主人公历经磨难后成长最终达到人格完善成熟的过程。然而在《黄雀记》中,三位主人公仿佛停留在某个时间点上,身体成熟心智仍旧如初。保润一直以来都按照母亲的安排生活,他的世界里没有自我认同带来的满足感。他自尊又自卑莽撞的个性给他和仙女的罗曼史画上了暴力的结尾:保润用自己最擅长的捆人技术将仙女捆了起来。讽刺的是,当原有的父权秩序逐渐崩塌的时候,保润却又用暴力完成对父辈们的凌驾,这岂非走上了循环的老路?十年后的保润并没有学会稳重和成长,选择了在柳生的新婚之夜杀了他。保润最后的复仇绝非哈姆雷特式的陷于感性和理性中的挣扎,仅仅是纯粹的被感性牵引。他是一头徒劳冲撞的困兽,却始终未能找到前方的出口。作者巧妙展现保润莽撞木讷性格内的一抹柔软,面对怀孕的仙女,“他沉默了几秒”,“乌黑的手里抓着一朵莲花”。 [1]287
文中的另一位男主人公柳生出生在富裕之家,旱冰、电影、跳小拉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最终铸成了强奸的大错。家人用钱使保润做了替死鬼之后,柳生看似改邪归正,学会小心谨慎的生活。实则他的内心一直陷在年少的这段记忆里。开着面包车四处“投资”,照顾保润爷爷的举动使他自以为获得了平静。但在保润和以“白小姐”身份归来的仙女重新出现在他生命里时,他在找寻青春的动力与求得现在的安稳中还是怯懦地选择了后者。柳生可谓是当下很典型的一类人,恣意妄为没有目标,渴望掌控人生却又缺乏承担。如同王德威所说,苏童笔下这些引人注目的倦怠男人,“从未真正成熟,根本就像张爱玲所谓‘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 [2]118
《黄雀记》中的女性角色呈现出怯弱病态的形象,而作为作品中唯一的女主角仙女又如何呢?与《妻妾成群》中心机深沉的颂莲不同,仙女看似掌控着文中两个男主角的命运,实则自己的一生就像浮萍般漂浮不定,十年前被柳生强暴,十年后怀了不爱的人的孩子被逼跳河。幼年成为孤儿的经历使她不再信任他人,仗着姣好的容貌乖戾张扬,在本可以救赎自己的时候选择追逐金钱和权力,最终万劫不复。这个只有小聪明而缺乏真正智慧的女主角,渴望得到幸福然而从未抵达幸福之路。仙女这个角色延续了苏童一贯的“红粉”形象,通过其凄艳的命运和最后走向毁损的结局,流露出一种悲凉的“颓废”之美。
《黄雀记》中营造了一个充斥着“庸众”形象的环境,“看”与“被看”模式依然存在,只是这里不再有启蒙者的存在,如无物之阵的宿命轻易地击倒了每一个人。然而这些小人物却显得更为悲凉与真实,更为贴近尘世。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太多的喧嚣引诱人追逐,最终陷入了自我迷失的混沌。海德格尔曾有过“被抛在世“的观点,当自己无法回答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的时候,是选择“过客”式的反抗绝望还是保润们的走入迷惘?启蒙者已死,留下一众小人物在市井里挣扎。“小说透过叙述的故事、人物,触及的是那个时代的伦理、欲望、物质和精神失落与惆怅的存在境况” [3]84,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保润,是柳生,抑或仙女。
二、多重隐喻构筑的苍凉宿命
作者通过对意象与隐喻的精心设计和运用,使一环扣一环的多重隐喻构成了一个精妙的结构,将文中的每个人都陷在“宿命”这个巨大的阴影里挣脱不出。祖父的“失魂”是第一个隐喻,“魂”象征着他的自我和对家庭的掌控。随着祖父被送进井亭医院,他被拆解的红木大床则是第二个隐喻。大床被肢解和变卖,父权遭到了子孙们的挑战,曾经的“君臣父子”只幻化为祖先哀泣的叹息夜夜飘浮在香樟树街上。木床的每个构件仿佛都寄托着一个祖宗的魂灵:“祖宗们的幽魂从木缝里崩溃四散,不同的祖先有不同的心胸,有的宽容后代,默默地走上迁徙之路,有的心胸狭窄,绝不宽容不肖子孙。”[1]22保润研发出十几种绳结的系法将疯癫的祖父捆绑起来,由此引出了第三个隐喻,即对既有权威的反抗。“民主结”、“法制结”的名称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反讽。纠缠三位主角的水塔是一个笼子,三个人在这里拥有了共同的秘密,也因此沦为挣脱不出的兔子,十年过去还是回到了原点。柳生为重逢后的仙女追债得来的马则为作品增添了一抹玄幻的色彩。马是成功的象征,柳生得到马却又被迫放弃使成功的幻影终于破灭。白马在清晨的香樟树街上奔跑的意象成为一个道具,作者借此“实现对现实的变形,带我们到一个既实又虚的世界里去”。[4]故事的最后,仙女生下了红脸蓝眸的“怒婴”,“红脸”象征着久违的生机与活力,“湛蓝”则象征着纯净无垢的新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