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在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供电所是一个最基层的单位。供电所具有为广大用电户进行直接供电、服务用户的重要的工作职责任。伴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工业用电的增加,使得供电的负荷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供电的配网规模,日益彰显出供电所在供电工作当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全新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来有效的提升供电所的整体管理效率與管理质量,业已成为现今电力企业管理的一个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借助于有效的构建起供电所同业对标良好平台,使电力企业当中的各个供电所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的对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较好的促进供电所整体管理工作的提升,使当前的农村电力事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同业对标;供电所;管理
引言
供电所同业对标,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的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提升工作质量、效率为目标,以过程管理为重点,以建立常态机制为保障的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有效工作载体。供电所以指标对标为载体,按照“指标对标与加强管理并重”的原则,有序的推进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让供电所通过寻找在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不断的对工作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的提升供电所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1供电所同业对标
所谓供电所同业对标,就是供电所之间以国家电网公司现行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和经营标准为坐标,以先进供电所经营管理绩效为标杆,进行竞争性的相互对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相重新界定各自的管理水平,传递经营压力与动力,激励基层站所的一种指标管理体系。通过供电所之间相互对标,需要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网运行
农网经过改造后,电力资产产权归供电企业所有,因要求管理直接到户,供电所管辖配网范围增大,且属末端受电方,加上线路供电半径长、线径细、计量装置老化、线树矛盾突出等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同时由于供电所注重抄收不注重线路日常维护,往往是要在故障出现之后再来进行检修,使得涉及用电质量的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2.2经营管理
由于当前的供电所存在管理缺乏严谨性和有效性原因,许多供电所不注重电费回收工作,不能实现电费回收率100%,使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果难以实现;在线损管理方面,没有实现抄、核、收分离,缺乏线损管理意识,从而增大农网出现的损耗的情况,导致了供电企业的负担加重;在电价管理方面,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给予的压力,因此执行电价不到位,从而导致出现了权力电、人情电的诸多不良的现象,使供电所经营效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3安全生产
就目前情况而言,不少供电所管理为粗放式管理,其在管理方面缺乏严谨性和有效性。通常由1名所长带领10余名统管电工管辖多个配电台区.由于基层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加上上级部门督察纠察力度不够,在工作中习惯性违章,如违章指挥和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大量存在,导致在农网改造及日常安全工作中不安全现象频繁发生.
2.4营销服务
近年来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和,电力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是当前供电所的优质服务,依然未能实现规范化管理,不仅缺乏相关的硬件设施,同时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在出现故障时,不能安装规定的抢修时间完成任务、电费有差错等现象;由于没有业绩考核,导致了供电所对于开拓新市场缺乏工作热情。
3加强供电所同业对标的主要做法
3.1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可建立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可由分管领导来担任组长,营销部为具体的工作实施部门。在开展工作当中,必须真正的贯彻落实“逐层负责”的工作原则,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个员工当中,从而真正的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人”的责任管理。让所有的员工都明确自身的责任,一旦出现任何工作失誤,就必须严格依据相关的制度进行处罚。定期组织召开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例会,加强协调与沟通,在例会当中必须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来较好的推进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的有序开展。
3.2注重科学规划
将供电所同业对标列为全年农电工作重点,制定了《供电所同业对标实施方案》;在认真分析供电所工作实际和指标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电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等四大类同业对标体系,制定对标目标和指标提升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指标管理实际进行滚动修订;在对标过程中发现管理先进典型或指标先进单位,总结经验并树立标杆。并要充分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供电所同业对标实施方案。
3.3完善对标制度
一是建立供电所同业对标信息报送、信息发布和指标诊断分析等制度,定期在网站上发布月、季、年度供电所对标排名通报,对指标落后的供电所,要对其整体工作作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寻找出工作滞后的真正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二是狠抓关键指标的提升,对指标持续落后和综合排名靠后的供电所进行重点跟踪和强化管理,倒排整改时间计划表,落实整改责任人,严格落实整改。
3.4推行指标排名
每月6日之前完成对各供电所上一月度对标指标的评价考核,工作质量与考核得分取源于供电所同业对标指标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内容。专业部门对工作质量、分值数据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按期编制月度供电所同业对标简报及综合评价分析表,通报各供电所考核得分和排名序位情况,并发布最优指标与最高(最低)值,有效的引导供电所来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的管理方法,主动寻找存在的差距,并自我加压,努力实现最佳管理和最优业绩。 3.5量化对比分析
一是建立管理台账,客观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当前对标工作所体现出的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績,并主动与兄弟单位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完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电力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当中;二是召开每月工作例会,并将之制定为相关制度,供电所开展全员工作例会,借助于对工作业绩进行分析与研究,来寻找出影响工作绩效的本质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三是建立“四责”机制,借助于让全员明确责任,完成责任目标与具体任务、以及确立工作的问责制,对于在实际工作学中,未能尽职尽责因此导致工作业绩降低的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并要在会议当中详细说明为何会出现业绩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来效进行改进的措施;对取得较好工作业绩的相关部门与人员则应进行交流发言,可通过分享成功经验来进行借鉴与学习。从而推动供电所获得整体发展。
3.6坚持前引后推
每月公布一次评价结果,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名,对月度对标排名前三名的供电所,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公布年度评价结果,对标名列前三名的供电所,在供电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中分别加0.5分、0.3分、0.2分;在对标过程中连续2个月出现指标下滑的供电所,及时分析指导,采取的措施提交专项报告报同业对标办公室;对标过程中连续3个月排名下滑和排名均居后3位的供电所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结语
当前,供电所实施的同业对标达成了农电基层站所有效的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并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通过工作实践,来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改进与完善,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较好的促进了电力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主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艳红. 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探索[J]. 农电管理,2015,03:56-57.
[2]刘劲松. 加强同业对标 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J]. 农村电工,2015,08:14-15.
[3]梁波,高宁. 同业对标提升供电所综合管理水平[J]. 農电管理,2014,04:56-57.
[4]邱桂珍. 供电所管理中同业对标的实践与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155-156.
关键词: 同业对标;供电所;管理
引言
供电所同业对标,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的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提升工作质量、效率为目标,以过程管理为重点,以建立常态机制为保障的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有效工作载体。供电所以指标对标为载体,按照“指标对标与加强管理并重”的原则,有序的推进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让供电所通过寻找在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不断的对工作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的提升供电所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1供电所同业对标
所谓供电所同业对标,就是供电所之间以国家电网公司现行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和经营标准为坐标,以先进供电所经营管理绩效为标杆,进行竞争性的相互对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相重新界定各自的管理水平,传递经营压力与动力,激励基层站所的一种指标管理体系。通过供电所之间相互对标,需要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网运行
农网经过改造后,电力资产产权归供电企业所有,因要求管理直接到户,供电所管辖配网范围增大,且属末端受电方,加上线路供电半径长、线径细、计量装置老化、线树矛盾突出等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同时由于供电所注重抄收不注重线路日常维护,往往是要在故障出现之后再来进行检修,使得涉及用电质量的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2.2经营管理
由于当前的供电所存在管理缺乏严谨性和有效性原因,许多供电所不注重电费回收工作,不能实现电费回收率100%,使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果难以实现;在线损管理方面,没有实现抄、核、收分离,缺乏线损管理意识,从而增大农网出现的损耗的情况,导致了供电企业的负担加重;在电价管理方面,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给予的压力,因此执行电价不到位,从而导致出现了权力电、人情电的诸多不良的现象,使供电所经营效益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3安全生产
就目前情况而言,不少供电所管理为粗放式管理,其在管理方面缺乏严谨性和有效性。通常由1名所长带领10余名统管电工管辖多个配电台区.由于基层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加上上级部门督察纠察力度不够,在工作中习惯性违章,如违章指挥和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大量存在,导致在农网改造及日常安全工作中不安全现象频繁发生.
2.4营销服务
近年来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和,电力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是当前供电所的优质服务,依然未能实现规范化管理,不仅缺乏相关的硬件设施,同时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在出现故障时,不能安装规定的抢修时间完成任务、电费有差错等现象;由于没有业绩考核,导致了供电所对于开拓新市场缺乏工作热情。
3加强供电所同业对标的主要做法
3.1加强组织领导
首先可建立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可由分管领导来担任组长,营销部为具体的工作实施部门。在开展工作当中,必须真正的贯彻落实“逐层负责”的工作原则,将具体的责任划分到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个员工当中,从而真正的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人”的责任管理。让所有的员工都明确自身的责任,一旦出现任何工作失誤,就必须严格依据相关的制度进行处罚。定期组织召开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例会,加强协调与沟通,在例会当中必须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来较好的推进供电所同业对标工作的有序开展。
3.2注重科学规划
将供电所同业对标列为全年农电工作重点,制定了《供电所同业对标实施方案》;在认真分析供电所工作实际和指标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电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管理等四大类同业对标体系,制定对标目标和指标提升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指标管理实际进行滚动修订;在对标过程中发现管理先进典型或指标先进单位,总结经验并树立标杆。并要充分立足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供电所同业对标实施方案。
3.3完善对标制度
一是建立供电所同业对标信息报送、信息发布和指标诊断分析等制度,定期在网站上发布月、季、年度供电所对标排名通报,对指标落后的供电所,要对其整体工作作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寻找出工作滞后的真正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二是狠抓关键指标的提升,对指标持续落后和综合排名靠后的供电所进行重点跟踪和强化管理,倒排整改时间计划表,落实整改责任人,严格落实整改。
3.4推行指标排名
每月6日之前完成对各供电所上一月度对标指标的评价考核,工作质量与考核得分取源于供电所同业对标指标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内容。专业部门对工作质量、分值数据等指标进行分析,并按期编制月度供电所同业对标简报及综合评价分析表,通报各供电所考核得分和排名序位情况,并发布最优指标与最高(最低)值,有效的引导供电所来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的管理方法,主动寻找存在的差距,并自我加压,努力实现最佳管理和最优业绩。 3.5量化对比分析
一是建立管理台账,客观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当前对标工作所体现出的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績,并主动与兄弟单位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完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电力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当中;二是召开每月工作例会,并将之制定为相关制度,供电所开展全员工作例会,借助于对工作业绩进行分析与研究,来寻找出影响工作绩效的本质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三是建立“四责”机制,借助于让全员明确责任,完成责任目标与具体任务、以及确立工作的问责制,对于在实际工作学中,未能尽职尽责因此导致工作业绩降低的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并要在会议当中详细说明为何会出现业绩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来效进行改进的措施;对取得较好工作业绩的相关部门与人员则应进行交流发言,可通过分享成功经验来进行借鉴与学习。从而推动供电所获得整体发展。
3.6坚持前引后推
每月公布一次评价结果,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名,对月度对标排名前三名的供电所,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公布年度评价结果,对标名列前三名的供电所,在供电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中分别加0.5分、0.3分、0.2分;在对标过程中连续2个月出现指标下滑的供电所,及时分析指导,采取的措施提交专项报告报同业对标办公室;对标过程中连续3个月排名下滑和排名均居后3位的供电所领导进行诫勉谈话。
结语
当前,供电所实施的同业对标达成了农电基层站所有效的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并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通过工作实践,来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改进与完善,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较好的促进了电力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主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艳红. 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探索[J]. 农电管理,2015,03:56-57.
[2]刘劲松. 加强同业对标 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J]. 农村电工,2015,08:14-15.
[3]梁波,高宁. 同业对标提升供电所综合管理水平[J]. 農电管理,2014,04:56-57.
[4]邱桂珍. 供电所管理中同业对标的实践与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