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无愧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国时期,上海开明书局厅堂里挂有一副字:“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 当年的开明书局人把它奉为座右铭。
  “俯仰两无愧”,即俯不怍人,仰不愧天。北宋初年,有人弹劾节度使符彦卿多行不法。宋太祖接报后,为了办掉符彦卿,了却一块心头病,他立刻把兵部侍郎王佑召来,命他查办符彦卿的案子,并向他面授机宜:“只要你能把符彦卿的罪名坐实,就提拔你当宰相。”王佑到了大名府,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地里却派人全力侦破符彦卿案。不久,案情大白,原是其属下牙校刘思遇等二人,打着领导旗号,贪赃枉法,而符彦卿并不知情。王佑审判很麻利也很公平,只将两人流放,符彦卿等人没有受到牵连。王佑回京汇报案情后,赵匡胤怒不可遏,当即贬王佑为华州司马。临行前,友人为他饯行,不无惋惜地说:“自古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倘若王公你稍微活泛些,说不定那宰相就是你的了。”王佑笑着说:“人要为人善良、正直,要刚正不阿,秉公办案。不能为一己之私利,而胡作非为。这样,即使自己不能高升,后代也会兴旺发达。”王佑的确是善良之人、正直之士。他的优良行为,对得起天地良心,说他做到了“俯仰两无愧”,一点也不为过。善良必定福及子孙,果不其然,其子王旦为相长达十余年,王佑家族兴旺达千年之久。
  曾在北京和鲁迅同住一院的俞芳回忆说:“大先生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处处为别人着想。在经济上,大先生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从不计较,他出门有时坐人力车,车费总是多给一些,所以人力车工人喜欢拉他上班。他常说,人家辛辛苦苦换来一点工钱,要养家糊口的,在有限的工资上和他们斤斤计较,是不道德的。”众所周知,鲁迅除对底层普通劳动者有仁爱、体贴的一面外,还有对“上”金刚怒目的一面,那就是讲理、求理,为人民伸张正义。毫无疑义,鲁迅名副其实地做到了“俯仰两无愧”。
  有一年春节前,歌唱家关牧村去天津看望自己的师父。她看到师父家生活困难,居住环境也不佳,师父还在狭小的空间里生煤炉取暖。关牧村见了于心不忍。于是,她就把身上带的大部分钱掏出来留给师父。接着,她又去街上买了两个电暖器,让师父用电器取暖。她又怕师父缴不起电费,又给师父留下了电费。关牧村这样做,说白了,是为了求得“问心无愧”啊!正如她自己所说:“向上向善便是福。”古人说:“受恩不忘。”关牧村报答师恩,幸福感自然就有了。
  “俯仰两无愧”是一种极佳的做人心态,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个人有良心,有善念,不做亏心事,尽为人民做好事,他就俯仰无愧了。一个人能俯仰无愧,就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一个人能俯仰无愧,就能淡泊名利,心灵就不再受名利的羁绊。这样,他就感到快乐了,身心自由了,也自在了。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迈克尔是来自瑞典的一个运动团队的领队,他带领团队参加了一个野外徒步比赛,而现在他们正要穿越厄瓜多尔危险的热带雨林。这段路足足有692公里长,其间充满了各种想象不到的艰辛和困难,甚至还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  傍晚,迈克尔和队友们坐在帐篷外吃饭。当迈克尔打开一罐罐头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流浪狗,这只流浪狗看起来饿了很多天了,它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盯着迈克尔手里的罐头。迈克尔觉得它很可怜,就随手丢给了它
享年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却留下后人受益无穷的精神财富。在送给年轻人的话中,先生说道:“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成功从来都是送给吃苦人的礼物。  歌中唱道:“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
1914年秋,苏步青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时,对数学并未热望,甚至十分轻视这门学科。他认为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根本没必要去钻研。然而,一位温州籍青年教师的一节课,改变了他最初做个儒雅文人的理想,进而影响他一生的道路。  多年以后,苏步青还清楚地记得那堂课的情景。一位身材瘦高、穿着白色西装,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的年轻人往讲台上一站,然后说:“同学们,我姓杨,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得发表点个人看法。当今世界
喜剧大师卓别林不仅是一个幽默的人,也是一个很富有智慧的人,他曾经设计过一种别致的火柴。  1940年初,是卓别林在他主演的电影《大独裁者》即将上映的时候,他忽然来了兴致,就自己动手设计了一种富有情趣的火柴。这种火柴的盒子是扁平的,用钉书机装订了起来。火柴盒的一面印着《大独裁者》主人公兴格尔(其实是指希特勒)抱着地球仪玩弄的情景,显示出一副贪婪的模样。火柴盒的另一面是英文字母的《大独裁者》的电影片名
言传还需身教  西晋的左思出身于书香门第。起初,父亲要他学习书法,尽管他很努力,但始终没有长进。无奈之下,父亲让他改学弹琴,同样没有起色。左思对父亲有些怨气。后来,父亲发现儿子的兴趣在读书写作上,觉得儿子文中的思想与文笔都不错,有发展前途,是可造之才。于是,他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我看你有文学天赋,你就专心读书写作吧。”在父亲的教诲下,左思便在读书写作上狠下功夫,进步很快。左思因此很感激父亲。左思
1913年,34岁的爱因斯坦从捷克共和国返回德国,担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的所长。  当时,研究所里有一个名叫弗瑞德的研究员,他非常不喜欢爱因斯坦是个犹太人的身份,更不愿意待在爱因斯坦的手下做事,弗瑞德对同事们说了很多关于爱因斯坦的坏话,并在爱因斯坦上任的第三天就辞职离开了。可是弗瑞德在离开研究所以后,半年下来都没有找到工作,为了维持生活,弗瑞德的妻子让他去求爱因斯坦,重新进入研究所工作,但是弗
1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说,当官不如务农,一辈子不做官也不要紧。自己耕种,衣食无忧,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没有什么遗憾。切记,千万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做坏事。除了这条家训外,他还殷切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注重道德层面的修养,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错必改,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志向高
一个说粗口、看谁都不顺眼,最后不得不退学的少年,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坏学生,一个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的叛逆者。他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  霍尔顿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考试不及格,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玩世不恭的少年形象?为何要将他搬到文学的殿堂?在我看来,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就应该写一个青年如何去厌恶一些学科,例如历史,然后去发奋努力地学习英语,最后如何在老师、家长的不看好下完成学业
1905年秋,14岁的陶行知进入安徽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就在宿舍墙上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话语,本着这种志向,他原本想去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三年后,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然而,他一进校就发现,这所信奉基督教的学校非常歧视未入教的学生。他觉得连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平等都达不到,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很难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是不可能济世为民的。入学第三天
当夜幕笼罩大地,远处灯光依稀,我的心灵也随之渐渐超脱于喧嚣的世俗,回归沉寂。无论白天的事物多么纷繁难解,它们都会沉积,铺在瓦尔登湖底。  每个人心底都可以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瓦尔登湖》带给我的是这种心境,一种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思考方式,以及将实物升入精神的思想境界。《瓦尔登湖》不是小说,没有故事情节,有的是自然的事实和深沉的思考。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凝结了作者的感悟与思想,描摹出生活